一篇 樱花国的征服者
纯白的粉妆、华美的和服,艺伎之美有如樱花一般浓烈绚丽。
她们精于两性的游戏,在臣服于男权社会的同时,
也在以她们的温顺、优雅展开秘而不宣的征服。
自江户时代以来,日本出现了一个美丽而又神秘的职业群体,那就是艺伎,她们既没有高贵的出身,也没有显赫的财富,但却籍着独特的魅力成为日本艺术领域的一枝独秀,令所有日本、甚至整个世界的男性为之倾倒。
源自传统的美
如蝴蝶般翩翩起舞的艺伎与手持绢伞的艺伎,同样体现了日本最具传统韵味的女性之美。
动人的脖颈
雪白而优雅的脖颈被日本男人视为最具美感的女性性征之一,因此,艺伎们在穿和服的时候,总是特意把领口拉低,露出脖颈和一小部分背部。
艺伎——日本的象征
艺伎,自17世纪便已在日本初露端倪,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传统。她们身上所传承的日本文化精髓,即使与那些古老的寺庙、巍峨的宫殿相比,也丝毫不显逊色。
日本艺伎的着装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于注重表现古典艺术,她们的服饰也沿袭着传统的式样,迄今仍基本维持江户时代的模样。绝大多数的人会对艺伎脸上那层厚厚的、几乎完全遮盖了皮肤本色的白粉留有深刻的印象。艺伎每次在表演前都会在脸上涂抹白妆,据说这种化妆方式是模仿自日本古典能剧中演员所戴的面具。
能剧面具
日本的能剧源于12世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的面具表情似笑非笑,带三分哀愁,可以使观众把注意力放在演员的身手动作上,不必注视脸部。艺伎在脸部涂上厚重的白粉,也是为了在客人面前掩饰内心情绪,保持矜持神秘的女性形象。
京都艺伎
(上)两名艺伎在街头自如地谈笑。
(下)京都祗园街头的艺伎不经意地回头瞥望着,头上插着的麦穗花饰正随风摇动。在她的和服上,可以看到极为精密繁复的花纹图饰,即使在经济发达的今天,这种高级和服也不是普通人家所能负担的。
雍容华贵的和服
喜多川歌麿《青楼十二时之申时》 局部
精巧可爱的樱花与牡丹图案,既长且宽的衣袖与衣摆,艺伎所穿着的和服尽情展现着这些妩媚女子高贵与奢华的气质。
艺伎所穿的和服也有其与众不同之处,首先是料子讲究,大都是绫罗绸缎,上面印有绚丽的花纹。由于日本人素来重视四季的变化更迁,在不同季节艺伎还会选用不同图案的和服,如早春时节穿水仙花图案的和服,仲春时节穿樱花图案,晚春时则穿用紫藤花纹等。在特别重要的场合,艺伎和服的双肩、双袖和背部还要缀上标志艺伎所属艺馆的家纹。另外,在式样上,艺伎的和服袖子特别宽大,衣襟很长,特别是舞伎,衣襟拖在身后,显得身材修长。和服后领也不像普通妇女所使用的和服那样,把脖颈遮盖得严严实实,而是将脖领开得很大,并且有意向后倾斜,完全展现出优雅而白皙的颈部。
日本著名影星渡边谦在影片《最后的武士》中的武士造型。
男性审美极致——武士
歌川国芳 19世纪30年代中期
武士的美德代表着日本民族的另一个审美极致。好勇、坚忍,同时为了报答情义于万一,甘愿奉献出自己的生命,国芳所描绘的、公元6世纪打虎英雄巴提便的形象从侧面表现了日本人对男性美的评判标准。
温柔乡
艺伎,与远方的骑士遥相凝视着。这幅油画虽然采用了与浮世绘完全不同的手法,但体现的却是同一种浪漫的主题。过去,日本男子的人生志向、婚姻都完全服务于整个家族的利益。只有艺伎才能令他们找到平时不敢想像的、轻松浪漫的爱情。
泷川
喜多川歌麿约 1794年 390×260 毫米
泷川是18世纪日本江户最富盛名的扇屋茶社旗下的知名艺伎,她头上插满华贵的发簪,双手抓着一卷读物,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黑色和服外袍上缀着的樱花、枫叶和水纹图案更凸显出她的高雅气质。
明治年间之艺伎妇宇曾久
月岗芳年 1888年
妇宇曾久头上插着漂亮的头簪,和服的衣料轻薄而不失华贵之感,很适合在夏季穿用。向后敞开的衣领明白地点出了她的身份。她刚刚捉往一只萤火虫,用嘴叨着团扇,双手紧合,生怕它飞走,神情十分娇媚。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艺伎们在妆容、衣饰等各个方面都在不遗余力地诱惑着男性,但她们和普通的妓女还是有所不同的,区别并不仅仅是因为艺伎善艺,而是在于艺伎所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为了满足异性的精神欲望,而不是简单的肉欲需求。一家介绍日本艺伎的网站中有一句话可谓是将艺伎职业的宗旨概括得入木三分:所谓艺伎,也就是和顾客进行一场模拟的精神恋爱。
山下白雨
葛饰北斋 出自《富岳三十六景》 约1830年至1831年 259×382毫米
富士山在日本有“圣山”之名,方圆100公里之内,人们抬头就能望见它那有如倒置扇面的优雅形体。它是大和民族性格与审美的集中体现,沉寂时静默祥和,爆发时却又是遮天蔽日般惨烈。山下白雨是葛饰北斋的名作之一,构图虽然简单,却极为准确地把握住了富士山的万千气象。
男权的社会
约翰·劳诺斯 摄影 1960年
一名日本男子在出门之前,接受家中妇女们的致意。柔顺、服从和善于取悦男性,一直是日本评判女性之美的首要标准。而艺伎,作为日本男性心目中完美女性,在其一生之中也始终将这一标准视为无上的信条。
在世界上千姿百态的民族文化体系之中,日本文化具有非常独特的个性,婉约细致,同时又带有极端的倾向。这种自身带有深刻矛盾冲突的文明的形成,与日本自身为一狭小岛国,长期受外来文明影响,难以获得独立发展的历史不无关系。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其著作《菊与刀》中不惜以长篇累牍的文字,剖析展示这种充满着矛盾,在令人困惑的同时又引人入胜的民族文化,从而表达出一个主题:日本民族崇尚各得其所,各安其份的思想。他们不厌其烦地将人类生活明确界定为一个个不同的世界,每个世界或领域都有其独特的道德和伦理标准,每进入一个领域,他们都能毫无障碍地调整自己的道德标准以适应这个领域。
梅花庙供
按照日本人讲求细节的性格,即使是送到庙里的小点心,也要制作成格外清新别致的式样。
充满想像的异性梦想
荒木经惟
温柔,美艳,优雅,亦或是狂野而残暴,日本的艺伎们构筑了一个男性梦想中的世界。它由金钱奠基,远离令人无可奈何的现实世界,就像一个被保护在玻璃盒子里的美梦,充满变化,同时也十分容易碎裂。荒木经惟是日本现代最著名的摄影师,运用写实的手法拍摄了大量与女性题材相关的图片。
订婚前的“偶遇”
鸟居清长 18世纪80年代中期
日本人对婚姻是十分看重的,但并不意味着丈夫一定会对妻子怀着深厚的感情,绝大多数婚姻都是出于传宗接代的目的和家族利益的需要。为了彼此间能有更多的了解,双方家长特意为这对青年男女安排了一次“偶遇”,两家都派出了庞大的陪同队伍,足见其郑重其事的态度。
日本人对待女人及性的态度同样适用于这一结论,他们不象中国人那样忌谈性的享乐,也不像西方人那样认为婚外情是不道德和猥亵的。他们一方面将性的享乐当作艺术一样加以培养和推向极致,津津乐道地品尝个中趣味,另一方面又仅仅把“性”放在人生微不足道的位置上,杜绝纵情沉溺。
因此,艺伎在日本社会中虽然身份低微,但并不为人们所讳言。事实上,日本大多数的男子都不时与艺伎或妓女玩乐,妻子并无权利干涉。接受过严格训练,模仿上流社会贵族妇女优雅温顺的仪态、礼仪的艺伎,同时还精通三味线、击鼓、舞蹈、谣曲等多种传统才艺,在男人们的眼里,她们所代表的就是一个雅致高洁、远离世俗烦恼的玻璃世界,在这里可以摆脱平日里的诸多限制,恣意尽情地放纵自己。为了保持这种超脱尘世的神秘美感,艺伎平时很少出门,只在夜晚的欢宴中才在客人们面前展示自己盛装艳服、温婉可人的一面。
超短裙——瓶装饮料促销术
世界上恐怕再没有一个国家会如日本一样,以游戏的态度对待性的话题。性,在日本男人的眼中并不值得严肃对待,他们可以公然在男同伴之间谈论自己的性爱,自然也并不避讳把它当作商业噱头堂而皇之地推出。
欢场的游戏
喜多川歌麿
与艺伎一起游乐宴饮,对日本男人而言,这里只有美酒佳肴、笙歌曼舞和善解人意的美妙佳人。艺伎的世界,使他们可以忘记生活中的种种纷扰,暂时陶醉在一个虚幻的桃花源内。
雪国
旅馆、小径、树木,一切都被掩埋地皑皑的白雪之下,这样一个空寂、凄凉的背景空间,正适合发生川端康成笔下岛村与驹子那样哀婉朦胧的爱情故事,同时也符合驹子追求美好生活,但又困惑于现实生活羁绊的复杂心理。
日本明治年间曾获诺贝尔文学奖并以描写“传统美”闻名的作者川端康成,在其小说《雪国》中描写了一个热情、充满困惑,同时又对生活饱含希望的艺伎形象——驹子。小说的主人公岛村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多雪的上越温泉旅馆遇到了年方19岁的驹子。岛村追求驹子的美貌,而驹子欣赏岛村的大度和学识,两人之间互相产生了爱慕。川端康成在这一部空灵惟美的长篇小说中,将一个有血有肉的、具有真实情感的艺伎呈现在人们眼前。驹子虽然并不是众人注目的知名艺伎,但是透过她的影子,人们却看到了从日本人的角度审视的纯美而温柔的艺伎形象。
川端康成与“驹子”
继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子》、《古都》等作品相继被拍成电影,《雪国》的拍摄也被提上日程。日本著名的演技派女演员岩下志麻被选中饰演艺伎驹子。图为岩下志麻与川端康成在《雪国》的拍摄现场。
相观
喜多川歌麿 出自《妇人相十品》约1792年至1793年
同川端康成一样,歌麿也十分擅长拿捏如何展现日本艺伎之美。女子清雅的面容、柔美的仪态,都如一杯温润清凉的清酒般使人感到安慰,但她手中的烟斗,嘴边的烟雾以及敞开的衣襟,又表现了她成熟老练的另一面,两种气质看似矛盾却又十分和谐地结合在同一人物身上。
对于其他民族的男性而言,艺伎之美或许一开始很被难理解。英国首任驻日本公使阿礼国曾说:“她们一化妆,就把脸涂抹得如显灵日女王一样煞白,牙齿涂成黑色,还要拔去所有眉毛。在人为的弄丑方面,在世界的所有女性之中,日本女性可谓是出类拔萃。”中国清朝末年赴日的王韬在其《扶桑游记》中也提到日本的艺伎“装束殊可骇人,唇涂朱,项傅粉,赤者太赤,白者太白”,又说“歌多咿哑之音,声呜呜然,有类于哭”,显然也并不能欣赏其歌艺的韵味。但是时间一久,这些男子就很容易被艺伎身上所聚集的日本女性之美——忠贞、优雅、顺从和娇美所折服,态度由迷惑转变为极度的推崇。19世纪法国人皮埃尔·洛蒂因其海军军官的经历而写下众多异国风情小说,其中以他在日本的生活蓝本的小说《菊子夫人》被意大利剧作家普蒂尼改编成著名歌剧《蝴蝶夫人》,使最具女性柔美气质的日本艺伎名声最终远播四海,蜚声世界。
受日本和服影响的时装
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娇兰香水广告
尽管西方人最初很为日本艺伎表情僵硬而惨白的脸孔感到惊骇,但他们很快就学会了接受并陶醉其中,更将其视为一种“含蓄之美”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