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交流,促进中法语言文化共同发展


张浩明
中国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


摘  要:  加强中法语言及语言政策交流是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框架内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语言文字工作的基本理念是,把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长期重要任务,把“构建和谐语言生活”作为工作目标,把增进语言文化交流、促进跨文化理解作为语言政策重要目标。近年来,中法两国以互办“语言年”为平台,语言及语言政策的双边交流与合作持续深入,取得丰硕成果。

关键词:  中法人文交流;跨文化理解;语言政策;语言年


2014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生访问法国期间,与法国领导人共同宣布建立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把两国现有的人文交流项目和活动推上更高的水平并纳入统一的规划与平台,为丰富交往渠道、拓宽交流领域、深化合作内涵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为发展稳定、可持续的中法关系进而促进中欧关系健康深入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这其中,加强中法语言及语言政策交流是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框架内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我们知道,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文明世代传承的载体,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政府根据当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确立了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三大任务,奠定了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语言文字工作不断适应新情况、新任务,语言文字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当前,我们的语言政策秉承务实有效、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精神,将努力保障语言及语言文字事业在促进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也致力于语言文字的纽带桥梁作用,促进世界文明包容、和谐共生。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多方言的国家,中国在推进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实践中,逐步明确了语言文字工作的理念。

一是坚持把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长期的重要任务。针对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复杂、拥有100多种语言和30多种文字的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多方言的语言国情,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将有利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的顺畅交流与交往,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国家统一,是我们长期的、重要的任务。

二是明确了“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工作目标。不同的语言和方言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语言文化,使得她色彩斑斓、丰富多彩,我们始终将它们视作不可再生的国家资源而倍加珍惜。我们认为多样性和包容性相伴相生,中华语言文化因此而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中国哲学家朱熹说“和而不同,执两用中”,我们的语言政策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辩证”的哲学思想,遵循语言文字发展规律,把握语言的主体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把依法和妥善处理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国家通用语与外语、普通话和方言、简化字和繁体字的关系,以及各种语言的学习和使用等问题作为语言规划的重要内容。

三是把增进语言文化交流、促进跨文化理解作为语言政策的重要目标。中华文明历来强调沟通和交融,主张“以和为贵”,崇尚“兼收并蓄”“有容乃大”。我们鼓励发挥语言文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加强语言文化交流。作为其中一项重要举措,2014年6月,中国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苏州联合召开以“语言能力与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为主题的世界语言大会,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00位代表出席,大会发布的《苏州共识》倡议世界各国重视和加强语言文化教育、积极推进语言文字的国际合作,产生了广泛影响。我们鼓励国民学习外语,并通过外语学习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目前在中国有3亿多国民学习外语,涉及65个语种;我们将完善外语服务、提升语言服务能力纳入政策内容,并将为此培养和储备不同语种的语言人才。这其中,法语将是对中国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语种。我们也热诚地欢迎包括法国人民在内的各国人民学习中国的语言。

2014年初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生在访欧期间曾指出,“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掌握一种语言就是掌握了通往一国文化的钥匙。学会不同语言,才能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性,进而客观理性看待世界,包容友善相处”。如今,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村,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不同语言的异彩纷呈,折射出人类文明既有多样性、也有共通性,构成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搭起语言之桥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重要而紧迫,更需要加强语言交流,从而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推动理解,消弭冲突。

近年来,中法两国以互办“语言年”为平台,语言及语言政策的双边交流与合作持续深入,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和法国都是有着独特文明的国度,两国文明都曾对世界文明产生过重要影响,两国语言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丰富、最优美和最具生命力的语言之一。两国国民都对本国语言抱有深厚的感情,“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等诗句在中国千古传唱,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在法国尽人皆知。两国特色鲜明的语言文化也深深吸引着对方人民,两国间的语言文化交流正在不断扩大。中法两国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在语言政策方面的交流是其中的亮点之一,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比如,在2012年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中法语言政策与规划国际研讨会”上,中法双方在语言规划、语言政策、语言保护、语言传播、语言教育等各个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强化了共识,为进一步促进双方在语言文字领域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4年,第二届“中法语言政策与规划国际研讨会”再次隆重召开。在尊重各自语言文字特色和优势的前提下,中法学者可以在更多方面交流探讨、加深认识、寻求共识,一同促进两国语言文字工作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享人类语言文化的成果。

总之,中法两国语言政策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共同的观点,有广泛的合作前景。通过不断强化语言交流和学术合作、研讨各自国家和人类共同面临的语言问题、大力发展各自的语言文化,一定能够在两国语言文字专家学者之间、管理部门之间乃至两国民众之间建立语言沟通之桥,更好地加强相互理解,为促进中法人文交流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