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说:“如果未来的历史学家回顾今天,他们会记得今天最大的改革并不是技术或网络的革新,而是人类将拥有选择。”为什么他会这么说呢?如果我们回顾从工业社会到今天互联网社会中发生的一系列变革,我们会注意到过去在工业社会里很少有人能接触到信息,只有少数大权在握或有钱的人才能够拥有信息。但是现在通过互联网,人人都可以获得信息。
在工业社会里,人们是靠劳力赚钱的,而在互联网的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靠脑力赚钱;工业社会里大部分工作是制造,即重复性地制造,而在互联网社会里,工作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创造;工业社会是不平等的,人们不能平等地接触信息,而在互联网社会,每个人都享有均等的机会;工业社会的管理大多是从上到下的控制,职员完全听命于老板,而在互联网社会,管理是放权式的,即每个员工都可以凭借自己的思想去大胆创新。所以,这个改变并不只是说明互联网把世界的PC串起来了,也不仅仅说明在个人电脑上能找到多好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说明每个人都能平等地接触大量信息,并通过这个信息创造新的价值,而社会和公司也会逐渐放权给每一个人,使每一个人都能够更积极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过去在工业社会,消极被动的人总是等着机会的来临、命运的安排,遇上不如意的事情会说是命运造成的,但是在一个互联网社会里,这个借口不再成立,人们能够接触所有的信息,可以用自己的双手选择、掌握自己的命运,使更多人对自己感觉到了责任感。所以,在工业社会中,人们常常认为大家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只不过作为一个小零件协助整体的运转;而在互联网社会中,每个人的脑力、机会、创造能力、接触信息的能力都有所差别,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每个人都面临着选择。信息,是选择的基础;脑力,可以帮你作出选择。而中国的青年学生则出生在一个更特殊的时代。回顾中国近百年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当代中国青年学生百年以来第一次享受到先进的教育,不必担心生活、安全和温饱的问题而放心地接受教育,尤其是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取世界先进信息,毕业后有诸多可以由自己主动选择的就业机会。这是一个特殊的机会,是一个自由选择的时代,我也希望同学们能够把握这个机会积极地选择。
今天的青年是非常幸运的,但是通过我写给大学生的四封信以及创建“开复学生网”,我看到很多学生在这个大环境中虽然拥有选择的权利,但仍然感到很迷茫。有的同学悲观地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拥有选择的权利。“开复学生网”里有学生用这样的句子:“世界不公平”、“命运注定的”、“遇到这样的状况只能接受”、“我不认为我有选择”等等,我的回答是:世界也许并不完全公平,但你总是有选择的。比如,如果父亲患有糖尿病,一个悲观的人可能会说:世界对我是不公平的,父亲有糖尿病,所以我也一定会患病,我会很早离开这个世界。而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可能会说:世界虽然不公平,但我可以选择好好度过一生,可以通过运动和调理饮食来控制病情的发作。所以说即使世界不公平,然而每个人还是拥有很多选择的。
也有人说没有时间选择,对此我的回答是:时间由自己控制,并非你没有时间,而是你选择了不用时间。事情是分轻重缓急的,有些事情虽然很急迫,但你必须搁置它,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因此每件事情都是有时间去做的,关键在于你是否选择在这件事情上花费时间。
还有一些学生说,他们面对的困境让他们无从选择。其实不然,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你依然有选择自己态度的权利。中国科大的校长朱清时年轻时曾到青海的某工厂当工人,当时他周围的人们都很消极,认为自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虽然也有人很想读书,但认为这一辈子都肯定没有机会,于是他们整日喝酒、打牌;而朱校长却选择积极的态度,刻苦学习英语、物理。五六年后,有一个在青海创建实验室的机会,他就被顺利地选拔出来。试想如果他当时没有积极的选择,肯定不能为自己创造这样一个机会。人生是一串困难的选择,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有风雨,也有阳光。当我们走过人生的路程时,留下来的是选择的结果。如果选择的好,我们感到快乐、成功、对世界有正面的影响。
在学生网上有很多关于选择的问题,比如:“我被老师批评了,但我觉得无辜,那么我应该用自信的态度为自己辩解,还是用自省的态度坦然接受?开复老师,你帮我做选择。”“我想改变现状,但又力不从心,我应该鼓起勇气冲破险阻,还是放宽胸怀承认现实?开复老师,你帮我做选择。”“我遭受了失败的打击,应该用毅力坚持下去,还是用自省的态度放弃它?开复老师,你帮我做选择。”“我想讲一些话,但可能招来非议,我应该积极表达想法,还是照统领性的原则多听少讲?开复老师,你帮我做选择。”对这些问题,我的回答是:“我能帮你做的不是帮你选择,因为你自身的问题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的未来只有自己最在乎。我能做的只是传授给你选择的智慧,帮你找到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