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企业新媒体传播的突围

企业新媒体在传播层面如何突围?从内容、社交关系链、场景三个角度分析,有以下几点可供读者借鉴。

2.2.1 内容

企业在内容方面想占得先机,应先理解以下两个趋势。

2.2.1.1 IP化

在内容方面,找一个能让企业脱颖而出的点,即打造IP。这里的IP不是互联网连接协议地址,而是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

比如热播剧《盗墓笔记》《鬼吹灯》系列,就是热门的IP,也是优质的头部内容。打造IP的核心在于讲故事的能力,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提出了一个观点:“智人在演化中偶然获得的讲故事(即描述虚构事物)的能力,是他们称霸世界的关键。”

IP对传播的影响越来越大,2005年,湖南卫视打造了《超级女声》这档选秀节目,成就了一个IP。而头部视频网站,比如腾讯、爱奇艺和优酷,纷纷引进电视台优秀的综艺节目,如《奔跑吧,兄弟》《演员的诞生》等。它们也在发力打造IP,比如优酷推出了街舞节目《这就是街舞》,爱奇艺也推出了与之类似的综艺节目《热血街舞团》。

可以预见打造IP会越来越有价值。同时IP也支持多元化的变现,比如游戏等周边产业。此前的热播剧《花千骨》,其同名手游在该剧播出期间多次登上热门游戏榜单。

2.2.1.2 个性化

随着信息革命的出现、运算能力的提升和沟通成本的降低,工业革命“大量、集中、无差异生产”内容的概念被颠覆。人们越来越多地追求“对口”的信息。

在《数字化生存》中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描述了一个后信息时代,“在后信息时代,传播的受众往往只是单独一人。所有商品都可以订购,信息变得极端个人化。”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是“我”,而不是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子集”(subset)。

如今所有这些行为的根据,都是把你当成“个人”,而不是把你当成可能购买某种品牌浴液或牙膏的群体中的一分子。目前,还没有办法做到完全的个性化,但是借助大数据及协同过滤等算法,给每个用户打上各类标签,以推荐他们可能感兴趣的信息,在这方面今日头条等应用已经可以做到。

2.2.2 社交关系链

在社交关系链的维系中,企业在传播方面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2.2.2.1 1对1的关系维护

1对1的场景分为“企业和用户1对1”“用户间1对1”,维护好1对1的关系可以增强用户参与感。

对于“企业和用户1对1”的关系维护,可以参考这个案例:日本女团AKB48采用了一种火爆的互动方式,即粉丝可以购买“握手券”和自己喜爱的偶像握手,买一张券大概能获得一次和偶像说5秒钟话的机会。

“用户间1对1”的关系维护,可以通过产品机制的设计实现。情感类账号“新世相”推出过一系列“48小时交换”活动,例如,2018年春节后它发起“交换开工第一天”活动——用户回复关键词“开工”即可参与活动,可以随机匹配另一个用户,交换开工第一天感受。

图2-10 新世相“48小时交换”活动

2.2.2.2 1对多的关系维护

在1对多的关系中,重点是找到社交货币及KOL进行传播。

2.2.2.3 多对多的关系维护

在多对多的圈层传播中,除了找到本圈层的KOL,还需要找到可跨圈层的KOL。

2.2.3 场景

企业是否可以在场景中占得先机取决于以下三个要素。

2.2.3.1 匹配

企业的动作需要和用户的场景匹配,简单而言,就是在正确的时间点接触用户。

很多鸡汤及情感类账号选择晚上9点以后发文,比如“胡辛束”选择每晚22 : 22发。其中就考虑了场景因素,因为人们白天将重心放在工作上,晚上才会静下心关注情感方面的诉求。

再举一个例子,我上大学时,有一家化妆品企业在我的母校做地推,但是活动效果很差,该企业负责人找我帮忙。我通过分析发现,这家企业每次做地推的时间,都是上午9 : 00~10 : 00,那时学生们都赶着上课,行色匆匆,根本无暇顾及该企业的活动。我建议他们把活动时间改为中午,后来效果好了很多。

2.2.3.2 触发频次

场景的触发频次,就是用户可能在该场景出现的次数。

健身房用户可能一星期只去一次,属于低频场景。共享单车的上班族用户通常早晚上下班时骑车,一天两次触发,周末除外,则在一星期内有5天骑行、10次触发。而微信用户一天可能要刷五六次,一次看10条信息,这样一个月可能要看1 500条信息。高频场景意味着接触频次高,存在更多传播的可能性。

2.2.3.3 沉浸

还有一个要素是沉浸,用户在某场景停留的时间越长,接收的信息就越多或者更深入,其商业价值的想象空间也越大。

我们对比以下几个典型场景的沉浸感:朋友面对面的聊天>电影院>手机>电脑>分众广告牌>户外广告牌。

比起刷刷手机、吃吃东西、想想事情,你跟朋友面对面聊天时,更不容易分心,所以聊天的时候沉浸感更强,信息浸润的程度更大。同样看广告,上班族在电梯上看到广告牌的沉浸感,比看户外广告牌的沉浸感更强烈。因为电梯属于封闭空间,相比户外,人们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2.2.4 新媒体传播案例分析

根据以上几个新媒体传播规则,我们通过一个具体案例予以分析。

网易云音乐是网易于2013年推出的一款音乐社区App,截至2017年12月,用户数超过4亿。在当时音乐市场的一片红海中,网易云音乐凭借社区及音乐推荐等功能成功实现了突围。

2017年,网易云音乐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围绕品牌的营销传播活动,其中3月在杭州地铁站推出乐评专列活动(如图2-11所示),马上引发了大量用户的围观讨论。

从内容、社交关系链、场景这三个角度,我们分析这个案例。

图2-11 网易云音乐地铁乐评活动

2.2.4.1 内容:UGC乐评

网易云音乐的 UGC 内容乐评质量一直很高,很多人因此养成了“边听歌边看评论”的习惯。这次活动的85条评论是从4亿条评论中筛选出来的,属于标准的UGC内容(部分评论如图2-12所示)。

图2-12 网易云音乐“音乐专列”部分评论

这些UGC内容以短句为主、一语中的,即使脱离了歌曲环境也能让人看懂和引起共鸣。当然,红白相间的设计,更能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2.2.4.2 社交关系链:孤独感

通过“音乐专列”的这些歌曲评论我们发现,很多短评都跟缓解大家的孤独感有关。比如“理想就是离乡”讲述的可能是“北漂”们的生活状态,“多少人以朋友的名义默默地爱着”写的是一种暗恋状态。

网易云音乐在活动期间推送了一篇文章,这是他们的第一篇10W+文章。

很多网友自发讨论或转发了这篇文章,转发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社交货币中“表达想法”的因素,音乐短评帮助用户缓解了心中的孤独感。

网易云音乐充分利用了恰当的场景,再加上UGC内容完成了在社交网络上的引爆。

2.2.4.3 场景:地铁

这次的场景选择了地铁。一方面,因为网易云音乐的很多用户是白领群体,上下班通常坐地铁,场景很匹配。地铁作为城市化的产物,通常是一座城市人流量最大的地方之一,能满足传播需要的引爆力。此外,地铁是最主要的通勤工具之一,保证了接触的频次。

另一方面,地铁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人们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沉浸感强,情绪传染也会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