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坚定理论自信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了苏东剧变的大事。苏共从其前身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898年成立算起,到1991年瓦解,建党已93年,执政74年,其先亡党后亡国,教训十分深刻。导致苏共亡党亡国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苏共取消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导致了指导思想上的极大混乱。苏共先是不再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导地位,把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降低为多元文化中的一元,鼓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最后干脆取消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而把“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写到党的旗帜上。苏共在思想理论上的崩盘,导致了苏共在组织上、政治上的彻底瓦解。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着实践。科学的理论对实践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否则就会阻碍实践的发展。1824年,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欧文卖掉了在英国的产业,带领着4个儿子和一些忠实的追随者来到了美国,花巨款购买了印第安纳州3万英亩土地,建立了新和谐共产主义公社。新和谐公社的建立,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人们从各地纷纷赶来,热情地参加公社的建设。但是,公社并不是与世隔绝的,它处在整个资本主义的重重包围之中,参加的人形形色色,怀有各种想法,抱有各种目的,在如何办好公社的问题上总是不能统一意见。领导成员的私心也日益严重,光想指挥社员,不愿共同劳动。所以,社员之间不久就产生了各种矛盾,变得不像预想的那么“和谐”了,工厂、作坊经常停产关门,农田收成微薄。这种情况持久下去,连欧文自己也没有钱来贴补亏损了。4年以后,公社宣告破产。实践证明,脱离实际的理论是没有生命力的,其结果只能是一厢情愿的“乌托邦”。

马克思主义政党十分重视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列宁曾经说过,没有理论,党“就会失去生存的权利,而且不可避免地迟早注定要在政治上遭到破产”。我们党作为用科学理论孕育催生、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始终高度重视理论建设,重视发挥科学理论对事业发展强有力的指导作用。经过90多年的奋斗、创造、积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艰辛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党的十八大通过的新党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指导党和人民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关键在于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航向奋勇前进。

坚定理论自信,要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理论的价值全在于指导实践。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真理光芒辉映中国大地,更在于它对实践所彰显的科学指导意义,对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仰所迸发的巨大精神能量。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运用科学理论研究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切实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把党的政治理想、政治路线、政治主张内化为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陶冶道德情操的自觉行动。

坚定理论自信,要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出理性的思考、客观的分析、科学的总结,进一步研究和把握规律,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根本保证。在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发展提供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不竭的源头活水。

坚定理论自信,要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的根本之道在于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并不断正确地回答时代提出的崭新课题。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我们正在从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前无古人的历史伟业,要求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过程中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不断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理论支撑。

十八大新闻中心举办主题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的集体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