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心里始终装着群众

长安街新华门内影壁上镌刻着五个镶金大字——“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曾经被毛泽东同志多次书写,并且还作为他1944年9月为悼念张思德同志而作著名讲演的标题。这五个大字诠释着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彰显着我们党的价值导向,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心系群众、服务人民。长期以来,我们党在执政理念上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执政实践上坚持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在执政效果上,坚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唯一衡量标准。这也是我们党始终赢得群众支持、团结带领群众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根本所在。

我国古代曾先后出现过各种各样朴素的“民本”思想。《尚书》里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意思是说,人民的欲望,上天一定要顺从,实际上是要求统治者顺从民意。后来又逐步演变成为“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孟子总结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后来荀子又提出著名的“君舟民水”论,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据说,朱元璋看了《孟子》非常生气,因为《孟子》里面有很多都是讲“民本”的,相对来说把“君”放在更次要的位置,最典型的就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朱元璋大怒之下,找一个大臣把《孟子》里面的这段话删去了,重新编排了一本《孟子节文》,但没传多久就无人问津了。他本来还想把孟子的牌位请出孔庙,因满朝大臣反对而作罢。可见,“以民为本”思想有很深的历史根源并且深得人心。这些思想,对中国后世统治者的政治道德有着深远影响。

古代的“民本”思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人民的要求,但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维护剥削阶级统治秩序,与马克思主义政党所提倡的“以人为本”有着本质的区别。无产阶级政党第一次以党纲的形式正式确定党的根本宗旨,源自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起决定作用,而在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劳动人民。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站在绝大多数人民群众一边,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这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党的宗旨的理论依据。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不论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党都注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群众建立密切联系,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从毛泽东同志的“人民万岁”、邓小平同志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江泽民同志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到习近平同志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无不道出党与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和对人民群众的赤子情怀。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这样的情怀,党才能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可以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历史。

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党的宗旨。焦裕禄同志担任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期间,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虽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雷锋同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直到付出他一生22个年华春秋。孔繁森同志不顾家庭困难重重,两赴西藏、勤政为民,把省下的钱大部分花在藏族群众身上。他还收养西藏孤儿并3次卖血为孩子付学杂费,最后因公殉职。郭明义同志20年无偿献血29次,捐献血小板49次,16年间为希望工程等捐款近20万元,先后资助了300多名特困生,被人们誉为“当代雷锋”。他们不管是干部,还是普通党员,都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党的宗旨、兑现着入党时的庄严承诺。

2008年5月,四川发生了“5· 12”汶川大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灾难,党中央、国务院迅速反应、高度重视,要求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度时艰。一批批满怀爱心的物品、一笔笔带着体温的捐款、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首首催人泪下的诗篇,记录着这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地震无情,人间有爱。“共产党好”、“解放军好”,这些流传在抗震救灾第一线老百姓中的肺腑之言,成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口碑”。我们党在伟大的抗震救灾中以自身出色的表现,赢得了人民满意、人民赞成、人民高兴、人民拥护的崇高赞誉。

汶川地震灾区重伤员被运送到各地接受救治

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心中没有群众,对群众安危冷暖漠不关心,说话办事惹人争议。近年来,以“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为代表的官员“雷人雷语”不断曝光,引起民众的强烈反响。比如,2010年5月,某市环保局一位局长的目标责任制奖与职工相差三倍,有的同志认为不公平,向纪检部门反映,该局长在全局大会上发泄说:“领导就得骑马坐轿,老百姓想要公平?臭不要脸!”2010年12月,某市交警一位副中队长到体育场执勤,与现场的一名司机理论时说:“我是为领导服务的,是领导重要还是你们这些人重要?!”这些话虽然可能是情急之下脱口而出,但也的确与我们有些领导干部群众观念淡薄不无关系。

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矛盾冲突易发多发。比如,征地拆迁,在一些地方已酿成暴力事件;国企改制,出现了一些损害工人群众利益的情况;食品安全,出现了防腐剂、甜味剂、着色剂、明胶、甲醛、三聚氰胺等,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有人戏谑说:看《舌尖上的中国》,觉得各种美食各种美好,看当下新闻,觉得各种食品各种剧毒,于是,舌尖上只剩下元素周期表的味道了。特别是近几年贵州瓮安、云南孟连、甘肃陇南等地发生的一系列群体性事件,折射出一些领导干部不仅心里没有装着群众,而且直接侵犯群众利益,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因而群众不高兴、不满意、不答应。孟连县县委书记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曾经说:“说到底,还是我们的群众工作出了严重问题,群众最关注的利益诉求,没有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好。出了这么多问题,从感情上来讲,应该是我们欠下群众的。”对此,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引以为戒,牢牢记取。

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必须牢固树立和自觉实践群众观点,解决好“三个弄清楚”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相信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换位考虑群众感受,对群众多一些耐心细致、少一些简单粗暴;多一些宽容理解,少一些冷漠无情;多一些说服疏导,少一些强制措施。其次要弄清楚依靠谁,始终把群众当老师,自觉摆正与群众的位置、端正与群众的态度,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再次要弄清楚为了谁,始终牢记领导就是服务、干部就是公仆,绝不能把权力变成谋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做到民有所想、我有所谋,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忧、我有所解,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广大人民群众检验的业绩。

云南省孟连县今日富裕起来的人家建盖新式傣家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