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中国经济外交迈入新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融入到全球经济体系当中,并不断学习与消化吸收既有的国际经济规则体系。伴随着中国与其他各国经济相互依赖不断加深,中国深度参与全球和区域经济治理、扩大对外经济合作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中国经济外交因此迅速兴起,并逐渐成为中国整体外交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2008年之后,中国在国际经济外交中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受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影响,美国和欧盟在全球经济事务中的领导地位受到冲击,而中国在全球体系中的经济实力地位不断提升,并于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处理国际经济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这促使中国从国际经济外交舞台上的普通参与者和跟随者转变为舞台中央的“弄潮儿”和引领者。

2013年之后,中国的经济外交活动更加奋发有为,新一届政府上台之后在经济外交方面亮点频出,在多个领域都取得重要进展。首先,中国开展了积极有为的贸易外交,包括推动WTO框架下的全球多边谈判不断艰难向前,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中韩和中澳自贸区谈判,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谈判进程,倡议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进而打造以中国为中心的自贸区网络。其次,中国推动了一系列货币和金融外交活动,包括加强在二十国集团(G20)和金砖机制框架下的全球金融治理,力推“清迈倡议”多边化,领导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促成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签订一系列货币互换协议等。不仅如此,中国还提出并开始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同沿线国家加强了发展战略的对接,全面深化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产能等领域的合作,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领域取得重要成就,使其成为中国经济外交的一面旗帜。

2017年,中国经济外交可谓迈入新时代,经济外交在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全球层面,在逆全球化和经济民族主义浪潮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中国积极为维护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体系、促进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中国方案。从年初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呼吁联手打造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到5月北京举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吸引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收获270多项成果,再到9月厦门金砖峰会成为金砖机制发展新起点,中国持续不断地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区域层面,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东亚系列峰会、中国—中东欧“16+1合作”等机制下与各个伙伴国开展经济往来,在发展战略对接、产能合作、应对金融风险、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双边层面,中国与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积极开展双边经济合作,管控经贸分歧和矛盾,寻求经济合作的新增长点;同时,中国还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签订了涉及贸易投资、能源资源、基础设施、经济技术、气候变化、医疗器械等领域的诸多双边合作文件,打造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

总之,中国经济外交秉持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为愿景,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共同目标,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对外经济交往保驾护航,还为打造新型大国经济关系、改革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注入了强劲动力。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和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巍及其研究团队,不断加强对中国经济外交的学术研究和政策追踪,近年来,他们在该领域出版了两部重要学术专著,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政策报告和媒体评论,其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强影响,而且得到了国家主要领导人的重要批示,并正在转化为实际政策。

目前,国内对经济外交概念的使用还有些混乱,为了明确研究的对象和边界,李巍团队对“经济外交”进行了清晰而严格的界定,认为经济外交是一国中央政府及其所属具体职能部门围绕经济事务,针对他国政府、国际组织或跨国公司而对外开展的官方交往活动。在依据这一定义的基础上,从2017年开始,李巍团队对中国国家主要领导人,以及外交部、商务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包括能源局)、科技部、农业部、工信部、环保部等政府部门的经济外交活动,进行了追踪分析。他们每月举行一次会议,对当月的经济外交重要事件进行细致梳理和深入评估。经过一年的积累,他们最终成就了这本《中国经济外交蓝皮书(2018)——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外交引领者》。

该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年度总报告,对2017年全年中国经济外交的进展和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第二部分为月度报告,针对各月重要事件进行详细介绍和深度评论;第三部分为“重要事件”,全景式梳理国家领导人和上述部委所开展的经济外交活动;第四部分为“相关事件”,关注中国企业、民间组织及个人等开展的并不属于经济外交范畴但也相对重要的对外经济活动;第五部分为文献整理,梳理了体现中国经济外交思想、原则和政策的领导人讲话、署名文章以及经济外交相关的官方协议和文件。第六部分为数据汇集,将能够反映中国经济外交走向的诸多关键性数据加以摘编和整理,并对主要的数据进行了年度对比。该书一方面提供了关于中国经济外交的大量事实性细节,另一方面又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评论性的分析,可谓一本研究中国经济外交的年度“大百科全书”。

随着今后中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愈发重要,经济外交在中国外交体系中的地位也必然会进一步提高。我们不仅需要加强中国经济外交的政策分析,也有必要加强经济外交的学科建设。作为一个三级分支学科,经济外交与国际政治经济学(IPE)、世界经济、外交学这三个二级学科关系密切,而作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重镇,中国人民大学的相关院系在上述三个学科领域均具有较强的研究实力。基于此,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将为该团队的研究成果提供大力支持,鼓励《中国经济外交蓝皮书》编写的连续性和机制化,希望借此提升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在中国经济外交领域的政策研究水平,同时推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外交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

刘元春

2018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