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一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是经济理论最基本的范畴,是一切社会形态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经济基础。人们对经济增长问题可以追溯到很久远的年代,随着古典经济学的形成和成熟,人们开始了对经济增长较为系统的研究。

(一)重商主义与重农主义关于经济增长的认识

重商主义是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它产生和发展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反映了这个时期商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它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最初的理论考察。重农主义把研究对象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法国重农学派的布阿吉尔贝尔只把研究领域局限于农业生产领域,认为只有农业部门才是唯一创造财富的生产部门。虽然重农学派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上取得了成就,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和其他一些重要的经济观点,但由于其研究领域的局限性和缺乏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因而没有确立真正独立的政治经济学。

早在古典经济学产生以前,人们就开始探讨经济增长的原因。重商主义者认为,经济增长的本质是货币财富的积累,因此认为要增加财富就要加大对外贸易中的出口份额,依靠贸易的出超不断增加贵金属的存量;而重农主义者则认为,只有农业才是生产。因此,一国的经济增长以农业收成的多寡而定,只有大力发展农业才能增加社会财富。

(二)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理论

对于国民财富的看法,重农学派认为纯农产品是重要的财富,重商主义者认为贵金属是国家财富的象征,而斯密指出:贵金属的高价值可能并不是任何特殊国家贫困或富裕的证明,它仅仅证明向商业世界提供贵金属时期所发现的金矿的贫瘠。对斯密来说,国民财富不是用贵金属的价值来衡量的,而是“用一国土地和劳动年生产物的可交换价值来衡量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中所用的GDP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可见,斯密对国民财富的定义和GDP概念的含义很接近。经济增长理论也是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进行讨论的。斯密是最早在理论上系统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经济学家,其划时代的著作《国富论》全面论述了经济增长的性质、因素和如何为经济增长创造有利条件。斯密认为,经济增长是人均产出的增加,或劳动产品即社会纯收入的增加。斯密将经济增长因素归结为五个方面:劳动、资本、土地、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制度环境。

(三)大卫·李嘉图的经济增长理论

大卫·李嘉图从考察经济增长问题转向收入分配问题,着重分析地租、工资、利润等收入的变化规律,以及分配比重如何通过影响资本积累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李嘉图认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资本家将其净收入中除消费外的剩余部分追加投入生产中所形成的资本积累。经济剩余多,用于再生产上的资源就越多,生产能力扩大就快,生产增长率也快。同时,他还认为土地、劳动、资本的边际产量均递减。由于边际收益递减,生活资料价格上升,则工资的自然价格提高,地租率提高,利润率必然下降,利润在收入分配中的比率相应下降,资本积累因而趋于萎缩,经济增长放慢。因此,任何促进边际生产率提高的措施都会提高利润,从而提高资本形成率,加快经济增长。

(四)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

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指的是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

马克思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和法国古典经济学有关理论遗产的成果,也是批判斯密教条的成果。马克思着重研究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即社会总产品一方面在实物形式上如何补偿,另一方面在价值形式上如何补偿的问题。

马克思创立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时,首先科学地建立了两个基本前提。这两个基本前提曾经是长期困扰英国和法国古典经济学家的难题。一是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个部分构成;二是在实物形式上由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和生产消费品的第二部类两个部分构成。[5]

二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一)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1.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假设与逻辑

哈罗德从一个只生产一种产品,使用劳动L和资本K两种生产要素的封闭经济系统开始分析。在这个经济系统中,储蓄S与国民收入Y存在某种简单的固定比重关系,即s=S/Ys表示边际储蓄倾向,也表示储蓄率;单位产出增加所需的资本量不变,也就是说规模报酬不变(或者说资本—产出比不变);劳动力L的增长率是外生变量。他进一步假定资本和劳动之间不能相互替代,也就是说,不存在技术进步;不存在政府干预和国际贸易。在这些假定条件下,哈罗德从充分就业的初始状态着手分析经济增长现象。

哈罗德提出了实际经济增长率、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三个概念。根据凯恩斯经济学的总量模型,即总投资等于总储蓄,得出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社会上众多独立生产者分散活动的结果而产生的有效需求,决定实际增长率;如果把人口和技术等因素的变化考虑进来,就是自然增长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要实现理想的长期增长,就必须保证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相等。

2.哈罗德模型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哈罗德把实际增长率定义为G=s/vG表示国民收入的增长率ΔY/Y;把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定义为Gw=Sd/VdSd表示人们的意愿储蓄率,Vd表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满意的资本—产出率;自然增长率是指潜在的最大的经济增长率,是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适应劳动力增长、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等的最大增长率,即Gn=n+a。哈罗德认为,假定经济一开始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要保持长期充分就业,就必须保证G=Gn;要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且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就必须保证G=GW。如果实际增长率大于有保证的增长率,投资就会超过储蓄,引发通货膨胀;反之,投资就会小于储蓄,引起失业。如果自然增长率大于有保证的增长率,经济增长就不会受到劳动力和技术的限制,经济出现长期繁荣的趋势;相反,经济增长就会受到劳动力和技术的限制,经济则出现长期停滞。这样一来,哈罗德提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保持充分就业的稳定经济增长的实现条件,即G=Gw=Gn

哈罗德的理论集中在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上。他指出,由于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的共同作用,一旦GGnGGw,就无法调整到均衡状态,而且两者之间的背离会越来越大,任何高于均衡经济增长的实际增长速度都会不断增加,任何低于均衡经济增长的实际增长速度都会不断减少,结果是经济停滞或长期通货膨胀。因此,经济增长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6]

(二)索洛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哈罗德—多马虽然承认资本—劳动比和资本—产出比实际上是变化的,但是他们在分析中却假定它们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说假定生产技术固定不变。这一假定排除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把经济增长的解释变量限定为资本积累和人口增长。这一点受到许多经济学家的批评。20世纪50年代,索洛修正了这一假定,以总量生产函数为基础,提出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1.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假设以及主要内容

索洛认为,除资本—产出比不变,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其他所有前提假设都可以采纳。索洛采用的基本方法是:把因技术变化而导致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因人均资本变化而导致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分离开来。他以完全竞争为前提,劳动、资本和商品市场处于竞争均衡状态,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等于其边际成本,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存在某种正的且平滑的替代弹性。索洛通过总量生产函数,把产出同资本和劳动的投入联系起来了。具体地说,他假定:资本与劳动存在替代关系,因而资本—劳动比率可变;产出的增长主要由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所推动,资本和劳动的产出遵循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价格机制起着主要的调节作用,资本和劳动可以通过市场竞争实现替代;存在技术进步,但是,技术进步系数是一个有着固定趋势的常数,也就是说,技术进步属于“哈罗德中性”,技术的变化不影响资本—产出比,因而,规模收益保持不变。

2.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结论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体系的增长源于储蓄率、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等外生因素,没有这些因素,经济将无法实现持续增长。发达国家或地区资本充裕,资本的边际生产力较低,而比较落后的国家或地区的资本稀缺,资本的边际生产力较高,资本将从发达国家或地区流向比较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这样,随着经济发展,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将出现趋同的趋势,各个国家或地区政府的政策对经济的长期增长没有影响。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使总量生产函数和储蓄率不变的假定相结合,构建了一个简单的经济增长的一般均衡模型,换个角度说,它是从供给方面分析经济增长,这是它与哈罗德—多马模型的主要区别。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与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另外一个主要区别是它允许资本和劳动之间的相互替代。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把经济增长研究的重点明确地转到技术进步上来,强调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作用。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主要特征是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因此,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长期的人均经济增长率趋于零。也就是说,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只能用外生的技术进步来解释。[7]

(三)新经济增长理论

新经济增长理论又称为内生增长理论,是由经济系统内部因素引起经济增长的模型框架,实际上就是把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下外生的技术进步内生化。准确地说,新经济增长理论是由一些持有相同或相似观点的众多增长模型组成的松散集合,它不像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那样有一个基本的模型框架。

1.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逻辑

新经济增长理论仍然假设经济增长只依靠资本积累来驱动,这里的资本包括物质资本(机器设备)、人力资本(技能)和知识资本(技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被称为外生经济增长模型,是因为它关注的是物质资本的积累。但物质资本受到规模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当资本和劳动比率达到一种稳定状态时,人均资本就停留在某一水平,经济处于稳定状态。当经济处于稳定状态以后,经济增长只有通过外生变量(如外生的技术进步)才能驱动。要把长期增长率内生化,就必须抛弃资本积累的规模收益递减规律。

2.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

新经济增长理论大体上是沿着两个方向发展的:一是把知识积累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二是把资本作为增长的关键,这里的资本既包括物质资本,也包括人力资本。第一种发展方向基本上是沿着阿罗的干中学模型进行发展的,代表人物有保罗·罗默、格罗斯曼等。第二种发展方向则是对舒尔茨等早期构建的人力资本模型的扩展,代表人物有卢卡斯、曼昆等。

阿罗把技术进步视为资本积累的副产品,实物资本存量增加的同时知识水平也会提高。在完全竞争的假设前提下,厂商可以通过积累生产经验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同时,其他厂商可以通过学习该厂商的经验而提高生产率。因此,投资能够产生溢出效应。在阿罗的模型中,整个经济系统是按规模收益递增原则运行的,这种收益递增对单个企业来说则是外在的,这决定了竞争均衡的存在。但是,持续的人均增长必须用外生的人口增长来解释。

保罗·罗默对阿罗的干中学模型做出重大修正和改进,于1986年提出了知识溢出模型。在罗默的基础模型中,知识是生产函数中的一个独立变量。罗默认为,作为经济增长源泉的技术进步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由于外部性的存在,物质产品的生产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特点。但是,知识的私人边际产出低于社会最优的边际产出。因此,竞争均衡下的经济增长率低于社会最优的增长率。

另一种重要的内生增长理论模型是人力资本溢出模型。20世纪60年代,宇泽弘文根据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构建了一个两部门模型,强调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他假定经济体中存在一个生产人力资本的教育部门,从而把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都纳入模型中去,但是,这两种资本投资的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仅仅取决于这两种资本存量的比率。尽管该模型不存在收益递增和外部性,但是,他假定教育部门的生产函数是规模收益不变的线性形式,即使经济系统中不存在任何固定的生产要素,也能实现平衡增长。

卢卡斯吸收了宇泽弘文的建模思想,但是放弃了两部门结构,把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和索洛模型相结合,构建了人力资本溢出模型。他把人力资本看作是索洛模型中技术进步的另一种形式,整个经济系统的外部性是由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所导致的。

3.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结论

新经济增长理论是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一次重大修正。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相比,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第一,经济增长是经济系统中内生因素作用的结果,在存在外部性或垄断因素的条件下,经济可以实现持续的均衡增长,但是,这种动态均衡是一种次优增长,只有通过政府的干预,消除市场机制造成的资源配置扭曲,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第二,技术进步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进行投资的结果,这种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技术(或知识)、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是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不可或缺的条件;第三,经济政策(如税收政策、贸易政策、产业政策等)能够影响经济的长期增长率,通常情况下,政府为研发、教育和培训等提供补贴有助于促进经济长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