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区域发展均衡理论
一 大推进理论
英国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N.Rosenstein-Rodan)是大推进理论的主要代表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外部经济效应,也就是说,通过对互补行业或部门的同步投资,一方面可以相互创造市场,解决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提高储蓄率,进一步扩大投资。罗森斯坦—罗丹认为,发展中国家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落后问题,关键在于实现工业化,而工业化的主要障碍是资本形成不足。在资本的形成过程中,由于资本供给、储蓄和市场需求具有不可分性,小规模的、个别部门或产业的投资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全面发展工业的过程中,必须对各个产业部门按相同比重进行大规模投资,实行“大推进”式的发展战略,才能保证产品的生产和需求达到均衡,实现工业化目标。大推进理论是建立在三个令人信赖的不可分性理论基础之上。
(一)资本供给(尤其是社会分摊资本供给)的不可分性
罗森斯坦—罗丹认为,凡是投资项目,尤其是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都是不能无限细分的。所以,对社会分摊资本项目的投资,只能对各个部门全面地进行大量投资,才能形成生产能力,实现工业的大发展。
(二)需求的不可分性
投资成功与否同市场需求密切相关,由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面临市场规模小、收入水平低的现实,在没有充分的可供选择的国外市场存在的情况下,需求具有不可分性。为避免只对一个产业或部门投资造成的需求不足的情况,就必须适应需求的不可分性,在各个部门和各个行业同时进行必要的投资,形成彼此联系的广大国内市场。
(三)储蓄的不可分性
经济发展过程中,投资主要来源于储蓄,由于储蓄的增长不是随收入的增长同比重增长的,只有收入的增长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储蓄才会快速增加,如果储蓄不足,与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之间将会形成储蓄缺口。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打破这个“储蓄缺口”的唯一方法是必须保证边际储蓄率高于平均储蓄率,让吸纳的宝贵资金投向基础设施。
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该理论过分依赖于计划和国家干预,忽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过分注重物质资本投资,忽视人力资本和制度变革的作用。“二战”后,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率很高,却并未实现经济上的起飞;有的增长率很高,但有增长而无发展。[15]
二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英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纳克斯(R.Nurkse)于1953年在其代表作《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长期贫困,并不是由于国内资源不足,而是因为经济中存在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恶性循环系列”,其中主要是贫困恶性循环。纳克斯指出,发展中国家的贫穷是人均收入太低导致供给方面储蓄水平太低,需求方面市场容量太小,投资引诱不足,从而造成了贫困恶性循环。要打破这一困境,必须同时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进行大量投资,使经济增长率达到一定高度,人均收入增长突破一定限度,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广大的市场,产生足够的投资刺激,为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条件,从而突破低收入造成的贫困恶性循环“瓶颈”,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他特别强调了市场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提出只有全面地在消费品生产、资本品生产和基础设施等各部门进行投资,使各行业间能够相互支持,才能大幅度扩大市场规模,产生强大的投资刺激,从而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快速增长、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
尽管他认为国民经济的各部门、行业必须进行同时且全面的投资和发展,但是,纳克斯并不主张各部门之间按照相同的比重发展,而是主张按不同的比重对各产业进行投资和发展。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提出,一方面受到来自不同学派的学者的批评;另一方面受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决策层的重视,并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过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