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匾额保护与文化传承论文集
- 曹彦生
- 1255字
- 2024-11-03 00:00:35
重彰匾额华彩 再续中华文脉
姚远利
一 以牌易匾 割断文脉
匾额,是中华文脉的重要标识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一道,匾额文化也受到了很大冲击。新中国成立之初,视匾额为封建文化的代表,国家机关的标名形式断然弃匾额而不用,以挂牌替代。表面上看,“以牌易匾”看似简单形式变异,实则剔除了匾额中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以牌易匾”之举,导致了两千多年积聚而成的官方和民间两大匾额体系的中断。匾额缺失,文脉断裂,巨大的社会教化作用不复存在。由此,传统文化失去了一个可以依托的重要载体,进而加速了走向断裂和枯萎的进程。
二 匾额载道 治国重器
匾额,是中国礼法礼仪制度的标志和准绳。匾额历史悠久,其雏形现于春秋战国。秦始皇以先秦“名学”“名正言顺”思想为基础所形成的“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治国理念,规范和统一了六国形制不一的标名形式,使匾额开始成为治国重器。其“世降制,隆繁匾署而嘉以名,治忽于时著焉”的作用,令百代千年沿用不废,奉为治国重宝;辽金元清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也未曾弃之不用或变其型制,由此,形成了庞大的官方匾额体系。匾额,悬规植矩是“礼”的化身,随“礼”而“无处不匾、无室不匾”引领着世风,规范着社会道德行为,成为社会相对自由表达信仰、表达“修齐治平”理想的重要平台。匾额载道,对社会治乱、国家兴衰有着巨大影响。“匾额兴,则文化兴;匾额不兴,则文脉难续”,这是已被近千年历史所证明的规律。
三 巨匾高悬 引领风华
匾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旗帜。面向社会,昭示万众,彰显国家意志和治国理念是其最典型的文化特征。复兴文化再续文脉,解铃还须系铃人,国家应规范公共建筑标识,设立制度,改变“国徽高高挂,不知是谁家”、“仰头看国徽,地上找标识”的尴尬局面,用传统形式彰显政府文化形象。笔者认为,如在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等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上高悬巨匾,昭示万众,面向世界,宣重国威,必然对中国文化传统植根社会人心、振奋民族精神产生巨大影响,既还中轴线历史文化线的完整,也表达了国家复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决心。
四 匾额为学 熔古铸今
匾额,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最高境界与艺术智慧最完美的结合体,是“道器合一”的经典,对中国历史和现实都曾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新中国成立后,匾额文化未纳入专家学者的视野,匾额失落与文化断层、与信仰缺失道德溃败之间的关联未被关注,中国文史学界诸多学科几乎无人研究匾额,这是文史学界在学术上的一个重大疏漏。如果能理论先行,倡导匾额学的研究,对弘扬、继承和复兴传统文化将大有裨益。据说韩国正准备将匾额作为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向联合国提出申请,不论其成功与否,都将对我们的民族情感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发表于2014年12月9日人民网理论频道)
匾额赞
姚远利
秦皇一统政新颁,
横空出世两千年。
大美榜书标名号,
巨匾高举梁柱间。
悬规植矩励良善,
旌表孝义美俗传。
重彰匾额昭文脉,
不待吾辈再扬鞭。
(2016年3月28日作者参加中宣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调研座谈会”后有感而发,赋诗一首。)
作者简介
姚远利:民间收藏家,北京励志堂科举匾额博物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