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由于使用的语言不同,人们看世界的角度和观点也有很大差异(Whorf,et al.,1956)。[1]极端研究者甚至认为,“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洪堡特,1997),[2]认为使用不同语言的人的世界观完全不一样。正是由于语言的多样性,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

遗憾的是,近些年伴随着全球化的汹涌大潮,语言求同或语言趋同已成为世界语言生活的主旋律。一些弱势语言正逐渐走向濒危,汉语、西班牙语、英语等少数几种语言的使用人数逐渐增加,似乎人类又要走向巴别塔倒塌前的同语世界。据世界少数民族语文研究院(SIL International)2009年统计,全球约有6909种语言,其中51%的使用人数不足10000人,22%的使用人数不足1000人(Lewis,2009)。[3]该机构2014年最新统计结果显示,全球语言数量变为7106种,在这些仍被使用的语言中,有1537种(占21.6%)使用人数不足千人;3515种(占49.5%)不足万人;而汉语(11.97亿)、西班牙语(4.14亿)、英语(3.35亿)、印地语(2.60亿)、阿拉伯语(2.37亿)、葡萄牙语(2.03亿)、孟加拉语(1.93亿)、俄语(1.67亿)、日语(1.22亿)九种语言被全世界49.7%的人口作为第一语言习得(Lewis,Simons & Fennig,2014)。[4]虽然两次统计的结果并不完全相同,但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世界语言趋同的趋势。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篇文章更是指出,语言消亡速度比物种消亡速度快千倍,估计50%—90%的人类语言将在未来的100年间消失(Gorenflo,et al.,2012)。[5]如果作为人类精神家园的语言逐渐消失,部分人将失去自己的母语和文化,他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暗淡。为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保护世界语言的多样性,从2000年开始,联合国将每年的2月21日定为“国际母语日”(International Mother Language Day),以唤起人们保护语言文字多样性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