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杭州市萧山区大汤坞村 大汤坞印纹陶

茅湾里印纹陶窑在大汤坞村与席家村之间。经考古挖掘,有两个浙江省最大的古窑址群:新江岭窑址群和茅湾里窑址群。关于这两个窑址群的由来,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相传,进化镇曾经是一片汪洋,因瘟疫传播,人们为寻找治疗瘟疫的药草而得仙人指点,发现从水泊中长出一座青化山。瘟疫治愈,仙人在驾鹤离去之时,见青化山一带的人们虽已治愈了瘟疫,但因为粮食缺乏,总是吃一些鱼虾荤腥,难免再度传染。故而特意留下一个白面馒头,这个馒头就在今天的新江岭一带。后来,那个馒头变成了现在的馒头山,四周还出现了一些高高低低的山丘和平地。馒头山上的白泥质地细腻柔软,吸引了众多村民。每当有人家造新房,就会用这种白泥粉刷墙壁,房子就变得更加亮堂簇新;有人家垒灶,就用白泥砌架敷面,灶面就变得更加整洁清爽。白泥在村民的生活中应用得越来越多。

一次偶然的机会,孙姓人家的一位小媳妇在灶膛里生火做饭时,不小心用烧柴棍把灶膛里的一块白泥给戳了下来。小媳妇生怕被家人责骂,悄悄将白泥块藏在灰堆里,等家人出门以后,自己再将白泥糊上。可是左糊右糊就是糊不牢。因为新鲜的白泥又黏又软,可是在灶膛里的白泥被火烧过后,却硬得像石头。小媳妇计上心来,便偷偷用白泥做了一个小盆,趁烧火做饭的时候放在灶膛用火烧,果然就烧成了一件质地坚硬方便好用的器具。小媳妇顿时喜出望外,便将这个事告诉了丈夫。丈夫是个脑筋活络的木匠师傅,听说后,顿觉有趣,不禁开始琢磨制作各种器皿的模具。

各种准备就绪,夫妻俩便请人在馒头山脚下搭建了一个窑,窑炉沿山坡而建,远望去,细细长长的,俨然一条巨龙,故称之为“龙窑”。夫妻两个用白泥日夜赶制了一些最简单的器皿,诸如锅碗瓢盆之类,用以烧制,烧制出来后,颜色洁白细腻,质地坚硬,不仅美观而且好用。这就是白陶。为了把这些器皿做得更精致,让品种更丰富,聪明的丈夫在模具里雕刻上花纹,心灵手巧的小媳妇在器皿的内外涂上各种颜色,甚至还绘上一些花草鱼虫等图案,做出来的物件果然是件件颜色艳丽,纹路多样,精巧美观。

随着生产的扩大,夫妻俩招收了很多徒弟和帮工,把自己琢磨出来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

第一,备土。常选用可塑性和操作性较好的黏土或以黏土、长石、石英等为主的混合物,经过淘洗和沉滤后成为较纯较细的原料。

第二,制坯。制陶坯的方法,有捏塑法、贴敷法、泥条盘筑法、陶车轮制成型法。制陶坯最初大多是手制。小型器皿是直接捏塑而成的;较大的陶器,其体部坯子,一般采用车轮制成型法,然后通过木槌来完成,如水缸的制作就是通过这两步制成。

第三,施釉。釉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磨成粉末,加水调制而成。将陶坯晾干后放入调好的釉缸中,让它披上一层均匀的釉彩。

最后一步,烧窑。陶窑主要有竖穴窑、横穴窑和龙窑。在这里主要是龙窑。

烧窑时又分几步:

首先,把陶坯装在窑炕上,从炕面一直撂到窑顶。其次,把干松枝放进窑炕里,点完火之后马上封紧窑门。接着再添火时,就打开窑门上的小门往里边扔木材。

烧窑时,人们站在窑外就能看得出坯烧得怎么样。一开始,烟囱冒的是黑烟,再后来,火大时,烟囱里就往外蹿红火,等到变成了酒火,即像酒点着时那种绿莹莹的小火苗,窑就烧好了。

这些徒弟和帮工学到技术后,也纷纷跟着在四周选择合适的位置,自起炉灶。没过几年,这里就是烟囱林立的窑群了。时间长了,出产的陶器名气也越来越大。

但是,大家渐渐发现,用于作原料的白泥似乎越来越少,而平原上的黑泥在烧制工艺上又有很大差别。这样一来可难坏了当时的窑主们。

在夫妻俩的徒弟中,有一个汤姓青年特别睿智,老早便有先见之明。所以他未雨绸缪,平时就有意尝试用黑胶泥、黄胶泥做泥胚,虽然样品难看,但在不断失败后,终于独辟蹊径找到了新的方法。

学满出师,汤姓青年就回到自己村——大汤坞村。他在村对面叫茅湾里的一个山坳里,筑造了窑址,在师父的技艺上更加潜心研究,专心研制新品种。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将新品种研制了出来,这个新品种就是印纹陶。

因为用黑胶泥、黄胶泥的缘故,不能像白胶泥那样做成薄胎,他便索性做成厚胎,反而使陶器更加坚固耐用;在颜色上不能像白胶泥那样天然素净,他索性就用釉色调制颜色深浓,胎色呈赭褐色、深黄色、深灰色,反而使陶器显得更加古朴粗犷。

印纹陶坚硬耐用,上面的纹饰又是花样繁多,更加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历史上江南百越人有一个众人皆知的习俗,那就是断发文身。而这些印纹陶上的纹饰想必也是吸收了当时百姓生活的习俗,将文身的样式应用于印纹陶之上,故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纹饰,主要有米字纹、网格纹、方格纹、云雷纹、曲折纹、菱形纹、波浪纹、夔纹和回纹等。这样的纹饰系拍印而成,用泥条盘筑或是捏塑敷贴等方法,然后将其拍捏成型并用陶车慢轮修整,待到陶土半干再用陶拍按印,这样陶器上就有了各种的纹饰。现在通过对陶器的仔细观察,依然能够找到大多数陶器的印纹周边有着纹饰交叠的现象,便可以遥想当年的人们在陶器上拍印纹饰的场景了。

印纹陶的质地坚硬,叩之作金石之声,其音铿锵有力,且有的印纹陶表面还有着透明的釉状体。由于制作印纹陶所用的原料中含有三氧化二铁,其含铁量就比较高,因此烧成的陶器大多呈现出紫褐色、红褐色、黄褐色和灰褐色。

印纹陶的器具更是各种各样,主要有罐、墰、鼎、釜、碗、盘、杯、盅、鼎、盉等,绝大多数是储盛器,用来储存各式各样的物品。其中鼎的口微敛,是卷沿、浅腹、略故、圜底,并且是三锥状足的。釜则多分为两种,一是敛口、深腹、圆鼓、平底的釜,一是直口、卷沿、浅腹、圜底的釜。陶鼎和陶釜两种器具极具地方特色。这些器具之中,食器主要有碗、盘和杯。盘又分两种,分别是大口、折沿的平底盘和大口、圜底的加圈足盘。盛储器主要有瓮、盆、罐等。瓮为小口、卷沿、短颈、深腹、圆鼓、平底的。盆为侈口、卷沿、圆腹的或者折腹、平底的。而罐则为小口、卷沿、短颈、扁圆腹、小平底的,其中部分肩部还带有双鼻,且另有大口器和带着握手器的盖。

印纹陶的烧成温度在1100—1200℃,而白陶的烧成温度在1000℃,烧制印纹陶比原来的技术要求高上许多。有的印纹陶甚至已经烧结,其胎质原料根据现在的化学组成来分析的话,和原始青瓷的化学组成基本接近,故说印纹硬陶是陶与瓷的连接点,或者说是印纹硬陶的产生和兴盛孕育了之后的中国瓷器。故后世便把茅湾里窑址称为浙江印纹硬陶的发源地。

印纹陶发展的兴盛时期是西周。古诗有云:周朝天子八百年,座座山头冒青烟。这说的就是印纹陶。青烟是当时烧陶过程的标志,而这句话形象生动又恰到好处地描述在先秦时期就已臻繁荣的制陶业,以及印纹陶的缘起。

捧起一件印纹陶器,摩挲着它表面上拍印而成的纹饰,指节轻叩,便有宛若金石碎玉的声音。印纹陶虽然历史悠久,可并没有从现在的生活中消失,迄今为止的一些器具仍然保留着印纹陶的制作方式,诸如一些盛储器,像水缸、瓮之类,不仅留存着印纹陶工艺的痕迹,有一些器物上面的纹饰甚至都还保留着印纹陶纹饰拍印的传统。这些都显示了印纹陶技艺在千百年之中,随着历史的深厚积淀,已经成为代代传承的文化精神。

(萧山区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