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 研究的目的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至今,教育实践层面发生了很多丰富的、可喜的变化,也遇到了很多阻力与困难,这些困难与变化,既有观念层面的,也有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的。教师关于课程的知识与观念是本次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对教育决策部门、教育理论研究者以及课程实施者提出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从观念层面和实践层面研究西北地区中小学教师的课程取向,首先可以回答新课程理念是否得到了西北地区中小学教师的了解与认同,其次可以了解西北地区中小学校新课程实施的过程及成效、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对客观、准确地认识我国西北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教师课程取向的研究对促进课程理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对进一步深化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期望达到以下目的。

(一)了解西北地区中小学教师的课程取向及其特点

本书将主要从认知过程取向、科技发展取向、人文主义取向、社会重建取向和学术理性取向五种课程取向类型,了解西北地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具有怎样的课程取向,并分初中和小学两个学段、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两个部分,对数据进行不同性别、学科、学历、教龄等方面的差异性检验,在了解西北地区中小学教师整体上具有怎样的课程取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西北地区中小学教师课程取向的特点,以更好地理解西北地区中小学教师所持有的课程价值取向。

(二)分析西北地区中小学教师课程取向与新课程理念之间的关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态度体验以及具有怎样的价值观,学生是否获得了终身学习的能力与方法,新课程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提倡在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密切联系社会与学生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既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又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兴趣与能力,新课程也具有显著的社会发展取向。因此,本书将在了解西北地区中小学教师具有怎样的课程取向的基础上,探讨教师的课程取向与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之间的关系,具体地说明西北地区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了解与认可程度。

(三)探讨教师课程取向与教师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终要落实在学校层面,落实在教师的教学中,落实到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方面。对西北地区中小学教师课程取向的研究,不仅需要了解教师在观念层面的课程信念,也应当落实到教师的实践层面,即教师的教育教学层面,教师在实践中所认同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组织、采用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通过分析教师课程取向与课程实施之间的关系,探讨影响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因素,解释教师课程取向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影响。

(四)重新理解教师课程取向的内涵及分类

取向是有关人的观念、思想方面的概念,课程取向是人们对课程的认识与理解,而教师的课程取向反映的应当是学校层面教师对课程的认识与理解,但对教师课程取向的考察,如果仅仅停留在观念的层面,就显得太简单和单一了,教师的课程取向只有落实到其教育教学行为中,才具有实际的意义。

在课程取向的分类框架中,学术理性取向、认知过程取向、人文主义取向、社会重建取向和科技发展取向是最被广泛采用的分类模式,每一取向又分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五个维度,这一分类模式在西北地区中小学里是否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中小学教师对课程的普遍理解与现有的理论框架之间是否一致,都成为本书关于课程取向理论发展需要探讨的问题。

二 研究的意义

本书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具有如下意义。

(一)理论意义

本书以教师课程取向为核心主题,重点研究教师具有怎样的课程取向,以及教师课程取向在实践层面的具体表现。通过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检验教师课程取向理论在实践中的适用性和科学性,进一步梳理教师课程取向的内涵及分类,从理论上更好地理解教师课程取向,并发展出相关的理论架构及其含义,对丰富相关的课程理论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实践意义

本书不仅从观念层面和实践层面探讨教师课程取向问题,还分析了西北地区中小学教师课程取向与新课程理念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教师课程实施行为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深化新课程理念的对策建议,期望能提高学校、教师对课程取向的重视程度,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2]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3]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4] 汪东、谢飞:《建国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的回顾与反思》,http://www.sne.snnu.edu.cn/xsjt/jsjy/jxhd/lunwen/se062/062-11.htm。

[5]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6] 马云鹏:《国外关于课程取向的研究及对我们的启示》,《外国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

[7] 钟启泉、张华主编:《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 王嘉毅、常宝宁、王慧:《西北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9] 张维忠:《西北贫困地区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研究》,《教育研究》2001年第9期。

[10] 陈富:《新课程在西北地区适应性之调查研究》,《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年第12期。

[11] 王嘉毅、王利:《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2] 王鉴:《从“应试教育校园文化”到“素质教育文化校园”——论当前学校文化的特点与转型》,《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3期。

[13] 宋晓平:《西北地区新数学课程实验跟踪调查研究》,《数学教育学报》2003年第3期。

[14] 靳玉乐、张丽:《教师参与课程发展:问题与对策》,《教师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

[15] 李茂森:《课堂教学中教师课程意识觉醒的价值诉求》,《江苏教育研究》(理论版)2008年第1期。

[16] 赵炳辉、熊梅:《教师课程意识与专业成长》,《外国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