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古朝鲜与西汉王朝的封贡关系
“古朝鲜”,是指西周初年建立的箕侯国及其后裔改称的朝鲜,以及取代箕氏而建国的卫氏朝鲜。西周时期的箕侯国,为东迁的商朝贵族箕子所建。武王伐纣前后,箕子逃往辽西,其后势力范围达到朝鲜半岛北部。
一 箕氏朝鲜与周秦的封贡关系
《史记·宋微子世家》云:“箕子者,纣亲戚也”;“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集解》曰:“箕,国名也;子,爵也。”箕子受封之初国号曰“箕”,而非“朝鲜”。张博泉先生根据《管子》、《山海经》、《战国策》皆称箕氏政权为“朝鲜”,推测箕国改名为朝鲜大约在西周后期到春秋初年。[1]受封之后,箕子曾入朝周天子,“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2]古朝鲜的地望曾经有过几次变化。张博泉先生根据辽宁西部出土的有箕侯铭文的青铜器,主张它起初在辽宁西部。[3]根据《管子·轻重篇》“燕有辽东之煮”、《战国策》苏秦说“燕东有朝鲜、辽东”,认为箕子之后朝鲜侯后来迁至辽东。《旧唐书·高丽传》“辽东之地,周为箕子之国”,《宋史》称辽阳府即古朝鲜国,可作为旁证。战国中期遭到燕国的攻击,箕氏朝鲜的地域才全部撤退到大同江流域。[4]金毓黻先生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郡有朝鲜县,民国时期今朝鲜平壤出土了乐浪太守朝鲜右尉封泥,而且平壤有箕子陵,认为,箕子初封之地就在平壤周围,以后古朝鲜的中心区还是如此。李健才先生也持此说。[5]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处于乱世,朝鲜国仍与中原保持着一定的联系。《魏略》曰:“昔箕子之后朝鲜侯,见周衰,燕自尊为王,欲东略地,朝鲜侯亦自称为王,欲兴兵逆击燕以尊周室。其大夫礼谏之,乃止。使礼西说燕,燕止之,不攻。”[6]可见,直到战国时期,箕子的后继者仍然认为自己是周朝的诸侯,而且按照周朝的惯例,对于天子的贰臣,要兴兵讨伐。然朝鲜侯的想法并没有实施,由于大臣的进谏,这场冲突暂时得到化解。其后,随着雄才大略的燕昭王的经营,燕国的国力蒸蒸日上,“燕乃遣将秦开攻其西方,取地二千余里,至满番汗(清川江)为界,朝鲜遂弱”。[7]据张博泉先生考证,此次战争发生在公元前300年前后。[8]《史记·朝鲜列传》云:“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障塞。”经过这次战争,朝鲜被迫向燕国称臣。
此外,先秦时期东北南部乃至朝鲜半岛北部的民族已对中原王朝进行朝贡,见于《逸周书·王会解》记载有:“良夷在子。”“在子”为野兽之名。孔晁《集注》云:“良夷,乐狼之夷也。”卢文弨校:狼为浪。[9]说明先秦时期朝鲜半岛北部居民良夷已向中原进贡当地方物。
《史记·朝鲜列传》记载:“秦灭燕,属辽东外徼。”[10]关于“辽东外徼”,张博泉先生认为它是燕国的障塞,是燕和秦所属辽东郡的外部边墙。外徼是郡县和蛮夷之间的亚开拓地带,是中原政权边防的外延,也是华夏和夷人的分隔带。[11]王成国认为辽东边界以外到大同江一带,燕国到秦朝都没有设郡县,但又属于秦朝领地,所以叫辽东外徼。[12]“及秦并天下,使蒙恬筑长城,到辽东。时朝鲜王否立,畏秦袭之,略服属秦,不肯朝会。否死,其子准立。”[13]由于朝鲜王不肯朝会,它和秦朝的隶属关系并不紧密。“二十余年陈、项起,天下乱,燕、齐、赵民愁苦,稍稍亡往准,准乃置之于西方。”[14]秦朝末年,朝鲜成为中原人民躲避战乱的地方。
二 古朝鲜与西汉王朝的封贡关系
汉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朝鲜还没有被其纳入统治范围,“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水(大同江)为界,属燕”。[15]金毓黻先生认为:“汉人视朝鲜如辽东之徼,故尝与燕并言。”[16]此时朝鲜仅仅作为诸侯国燕国的邻国而存在。燕王卢绾叛逃匈奴的时候,卢绾部下卫满逃入朝鲜,“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及故燕齐亡命者王之,都王险”。赶走了朝鲜王准,建立了卫氏朝鲜。“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辽东太守即约满为外臣,保塞外蛮夷,无使盗边;诸蛮夷君长欲入见天子,勿得禁止。以闻,上许之。”[17]可见在卫氏朝鲜建立之后,汉孝惠、高后时朝鲜和中原王朝的封贡关系又重新建立。卫满能够成为汉朝的外臣,辽东郡太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能卫氏朝鲜并不直接隶属于中原,它对中原的臣属关系是通过辽东郡代管实现的。作为汉朝的臣子卫氏朝鲜的义务,一是“保塞外蛮夷”,对辽东塞外的少数民族实施管辖;二是帮助汉朝守卫边疆,防止蛮夷侵扰边境;三是“诸蛮夷君长欲入见天子,勿得禁止”,保障东北和朝鲜半岛通往中原政权的贡道畅通。张博泉先生认为,这三条约定都是从汉朝统治的要求出发的,而最后一条的规定有利于汉朝和东北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往。[18]对于卫满来说,他得到了统御塞外蛮夷的合法地位。根据《史记·朝鲜列传》的记载,“上(汉惠帝)许之,以故满得兵威财物侵降其旁小邑,真番、临屯皆来服属,方数千里”。可见,汉朝在军事上声援了卫氏朝鲜,又在财政上支持了卫氏朝鲜的对外扩张。在汉朝的支持下卫氏朝鲜成为方圆数千里的政权。
汉武帝时期,朝鲜“传子至孙右渠,所诱汉亡人滋多,又未尝入见;真番旁众国欲上书见天子,又拥阏不通”。汉朝派使臣责令其悔改,卫右渠“终不肯奉诏”。不仅如此,右渠还发兵袭击汉辽东郡,杀死了辽东东部都尉涉何。此事引发了汉朝与朝鲜的军事冲突。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先后派遣楼船将军杨仆、左将军荀彘、故济南太守公孙遂等领兵攻击朝鲜,起初作战不利,汉派使者卫山劝降。卫右渠一方面表态:“愿降,恐两将诈杀臣;今见信节,请服降。”另一方面“遣太子入谢,献马五千匹,及馈军粮。”然而由于双方互相猜疑,没有成行。在强大的外部压力面前,朝鲜上层发生了内乱。朝鲜相路人、韩阴、将军王唊等先后投降了汉朝。“元封三年(前108)夏,尼谿参乃使人杀朝鲜王右渠来降。”于是朝鲜余部被各个击破。[19]卫氏朝鲜国灭亡,汉朝在朝鲜故地设置了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20]古朝鲜和中原的封贡关系就此结束。
三 对古朝鲜与中原王朝封贡关系的认知
中外史学界如何认识古朝鲜与中原王朝、诸侯国的关系?中国和朝韩学界存在着严重分歧。根据刘丹的梳理,韩国学界对古朝鲜历史的认识大致有四种看法:一是古朝鲜包括檀君朝鲜、卫满朝鲜、汉四郡。李基白《韩国史新论》、边太燮的《韩国史通论》持这种看法。二是古朝鲜包括朝鲜、卫满朝鲜、乐浪郡的朝鲜县等。韩国史学会编《韩国史讲义》、李钟旭《古朝鲜史研究》、卢泰敦《韩国史特讲》等持这种看法。三是古朝鲜只指箕子朝鲜。千宽宇的《古朝鲜史·三韩史研究》持这种看法。四是古朝鲜就是檀君朝鲜。尹乃铉的《古朝鲜研究》持这种看法。其中第二、三种看法与中国学界相似。但近年来,认为檀君朝鲜具有正统性的观点在朝鲜与韩国史学界居主流地位。他们宣称古朝鲜的建立者是檀君王俭,时间是公元前2311年。[21]檀君事迹的记录最早见于《三国遗事》和《桓檀古记》,前者成书于13世纪,后者早已亡佚,成书年代无法知道。从《三国遗事》记载看檀君的事迹属于神话传说,不能作为信史。朝韩史学界的部分学者出于民族主义的立场,无视有确凿史料记载的箕氏朝鲜和卫氏朝鲜,意在否认古代中国王朝对朝鲜半岛北部的政治统治和文化影响。显然,这有悖于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早在20世纪40年代,我国学者金毓黻先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吾谓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以开拓东北之疆土,一如太公之封于齐,召公之封于燕,盖当时之一藩国也……近人不察,多视箕氏朝鲜,为东夷之一,与后来之王氏高丽、李氏朝鲜等,此实大误。箕氏朝鲜为汉族所建之藩国,实占汉族开拓东北史上重要之地位”。[22]他认为古朝鲜的历史是古代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其后,张博泉先生亦主张箕国及其后代朝鲜国在东北不是一个独立于古代中国“天下”之外的国家,认为箕国的创始人箕子胥余是商朝贵族,从辽西出土的箕侯青铜器铭文看,箕国服属于西周的燕国。箕子的“八条之教”是商文化在东北夷人地区的发展。箕子后代建立的朝鲜国,“尊周室”,说明它是周朝东北的诸侯列国。朝鲜和燕国的争端,是周朝分裂之后两个政权的斗争。箕氏朝鲜臣服于秦朝,则标志着它重新成为中原王朝所属的地方政权。卫氏朝鲜与中原的一体关系较前代有所加强。第一,从社会结构来看,其王族卫氏为中原的汉人,其下最有势力的大族王姓、韩姓都是汉人。秦汉之间,燕、齐、赵人逃往朝鲜者数万余口,卫满就是凭借这支力量夺取了政权,所以汉人是其政权支柱。第二,从文化来看,《后汉书·东夷传》说卫氏朝鲜“杂华浇本”,可见它输入了很多中原文化。其官制有相、将军、博士等,表明它学习了中原的三公九卿制度。而扬雄《方言》把朝鲜和燕划为一个方言区,说明当地通用语言是汉语。[23]正由于社会结构和文化面貌非常接近,在汉朝征服朝鲜的战争中能够得到朝鲜上层和百姓的主动归附,最后变王国为郡县。
秦汉大一统王朝建立后,汉高祖时期国家千疮百孔,自顾不暇,因此无力管理朝鲜。汉惠帝、吕后时期国家已经稳固,开始招抚朝鲜,外臣与宗主国的关系得以确立。程妮娜师认为汉朝与古朝鲜的封贡关系是汉朝经营的东北亚封贡体系的一部分。这种封贡体系在汉朝初年开始经营,汉武帝时期初步成形。古朝鲜与汉朝的封贡关系属于东北亚封贡体系中最紧密的层次,孝惠高后时得到汉朝册封的卫氏朝鲜,如《史记·朝鲜列传》所言,“(卫)满得兵威,财物,侵降其旁小邑,真番、临屯皆来服属,方数千里”。
汉武帝时期国力空前强大,为了体现汉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汉朝要求封贡体制下的成员们服从中央的命令,为汉朝守卫疆土,按时朝贡和朝见皇帝,不许阻碍其他属国和部族的朝贡活动。然卫氏朝鲜为发展自己的势力,“诱汉亡人滋多”,“真番旁众国欲上书见天子,又拥阏不通”,而且朝鲜王又“未尝入见”。[24]由于朝鲜严重违反封贡体系的基本规则,汉武帝为了维护东北亚的封贡体制,消除对汉朝郡县地区构成威胁的潜在因素,出兵灭掉了卫氏朝鲜,以其地设置郡县。卫氏朝鲜的灭亡,不仅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原政权的直辖领地,而且有效地维护了整个东北亚的政治秩序。[25]
综上所述,古朝鲜从箕子建国开始,一直到卫氏朝鲜,或紧密或疏远地与中原王朝存在着封贡关系,不论政权隶属关系还是文化上的相似性,它都属于中原王朝之下的地方政权,汉朝灭掉古朝鲜以后,该地成为汉帝国管辖的郡县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