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主要结论

本章基于各发达国家1850—2004年的历史数据,详细分析了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各碳排放的变动趋势,同时进一步考察了各国碳排放量与工业化程度之间的规律性特点,主要结论有:

第一,从历史的角度看,衡量碳排放量的三个主要指标:碳强度、人均碳排放、碳排放总量,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依次出现3个倒U形曲线规律。其中碳强度指标最先达到峰值,人均碳排放其次,碳排放总量稍后或与人均碳排放量同时达到峰值。依此将整个碳排放周期分为积累期、转型期、高峰期和回落期。积累期大致需要90年,转型期则约为40年。

第二,不同国家碳排放过程存在明显差异性,除各国各阶段发展水平不一致外,各指标高峰期的工业化水平和人均GDP均存在较大的不同。在碳强度高峰期时,高碳排放国家的人均GDP在2796—5552美元不等,工业产值比重在26.5%—36.4%;低耗能国家则为8599—15641美元不等,工业产值比重在37.0%—38.9%。在人均碳排放或总碳排放量高峰期时,高碳排放国家的人均GDP在10942—16689美元,工业产值比重在32.0%—38.0%;低耗能国家则为20616—22652美元不等,工业产值比重在37.6%—43.4%。

第三,历史上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的碳排放趋势可大致分为两类模式:高排放模式和低排放模式。前者包括英、美、德等国,其工业化进行得较早,碳排放周期长,能源使用和碳排放大,用较高的环境代价完成了工业化。而后者包括法国、澳大利亚、日本、西班牙、荷兰等国,其工业化开始较晚,学习模仿先发展国的经验技术,碳排放周期短,在经济增长同时,以较低的碳排放同样完成了工业化。

第四,工业产值比重在碳排放周期的前两个阶段(碳强度达到峰值之前)和碳排放指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人均碳排放和工业产值比重有一个较为稳定的对应关系,而碳强度在工业化前期随工业比重较为平缓上升而在工业化后期随工业比重的下降较为迅速地下降。

第五,发达国家中工业化程度与碳排放量存在长期稳定的趋势,平均1%的碳排放量上升约对应着0.3%的工业化水平上升。但工业化的推进并不是碳排放量增加的格兰杰原因,而是碳排放增长的结果。

第六,中国碳排放历程则呈一个独特的双峰曲线的特征,周期短、强度高,经济发展模式与各发达国家有所不同,但仍遵循3个倒U形的基本规律,目前已经成功跨越碳强度峰值,正处在碳排放转型期,有着很大的减排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