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以及选题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自1967年时任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dolemark)第一次提出“新媒体”的概念以来,新媒体在接下来的将近半个世纪里经历了发展繁荣阶段,尤其是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新媒体发展历程的步伐,至此新媒体总是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密切关联。新媒体加深了世界的沟通,使整个世界形成一个整体网络体系,进入了全新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显性或潜移默化的影响。现阶段新媒体主要以博客(Blog)、搜索引擎、电子邮箱、网站、移动多媒体(手机短信、手机飞信、手机游戏、手机电视、直播卫星电视、移动电视、网络电视、网上即时通讯群组)等为主要表现形式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生活在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新媒体,新媒体理所当然地成为高校大学生获取、传递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和平台,并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日常行为规范,新媒体也日益成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重要工具。新媒体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了新的机遇,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是培养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进行需要借助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技术,新媒体所提供的信息和技术支持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进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新媒体传递的信息不乏消极部分,也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更需要我们全面地分析和掌握新媒体时代的内涵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实践依据、目标、原则及基本内容,深刻认识到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遵循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寻求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的改革创新,趋利避害,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最终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目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据2014年1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5.8%。从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可见新媒体时代信息的更新速度之快和发展规模之大,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也是巨大的。10年来党中央对此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2004年,中共中央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强调“要加强网络新媒体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在2010年国家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和主导权,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加强校园网络管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因此必须要重视高校对新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运用。现阶段高校的网络校园文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全国高校基本上完成了校园网的铺设,使整个教学科研进入了信息化、多媒体化时代。

新媒体时代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这种必要性表现在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要求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时代改变了高校发展的环境,同时也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新媒体所表现出来的便捷性、及时性的特点冲击着高校各个层面,使得各种因素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这其中必须通过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提升其思想、道德、政治素养,使其能够应对复杂条件下社会的发展与变化。这种迫切性表现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信息鱼龙混杂,加之大学生群体缺乏“社会性”善恶的判断能力,所以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是新媒体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同样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具备的宝贵品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时代接轨,保持其自身的“先进性”,只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够为高校发展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所需人才。新媒体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在传统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不注重学科之间的互动性,新媒体时代改变了这一状况,借助网络技术,可以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网上交流,并以此带动高校学科建设,促进高校整体发展。

与此同时,借助新媒体技术,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彼此交织在一起,使得信息的真假性一时难辨。加之大学生缺乏信息识别能力,所以应该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纯洁网络信息环境。

新媒体时代带给高校一个新的课题:那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开放性特征的巨大冲击和挑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相对削弱,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日益成熟,各种信息大多借助其道而得以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在数量巨大的网络信息面前便显得微不足道,这样便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学生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网络社交上面,这样便会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在时间上得以保障。自然而然,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新生事物是理性实践的结果。要想在新时代取得“先声夺人”的胜利,应该也必须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的与时俱进,同时还应该争取任何手段不断完善自身,必须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二 选题意义

高校作为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就显得必要且日益紧迫了。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科学理论的进一步推广,是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研究的过程。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已经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方式和效果带来巨大的变化。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各类新媒体技术和设备在高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流行。新媒体正逐渐地延伸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和道德观的形成和发展,对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全面地了解新媒体时代对高校大学生的双重影响,才能有针对性地引导积极方面继续发挥作用,并纠正消极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透彻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才能在遵循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视野,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更快地培养出符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因此,研究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既具实践意义,又有理论意义。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意义表现在诸多方面:一是多媒体时代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面临的形势复杂而又多变。多媒体能够及时传播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商贸、人文、宗教等等方面的各种信息,在信息国际化的交流中大学生是最活跃的群体,网络技术发展与普及,从知识的获取上改变了过去传统模式,大大提高了效率,而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同时展现。当代大学的普及教育,使更多的年轻人有了深造的机会,择业与就业的社会竞争大环境对大学生形成了现实的压力,产生了更多的困惑与困扰,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更为迫切。二是新媒体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依赖对大学生的书籍教育、课堂教育,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资源和手段,尤其是新媒体涉及的内容很广泛,包括科学技术、人文、道德、社会等诸多领域,而且所涉及的内容都与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和交流空间。通过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突破时空界限,把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地传递到接受教育的群体,扩大思想教育工作的影响力,新媒体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新平台,开拓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三是在新媒体时代,利用微信群、QQ群等形式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克服了面对面交流的局限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避开了面对面的心理障碍,缩小了师生之间交往的心理距离,有利于塑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多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多元的文化氛围,新媒体的出现,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主体。四是利用网络视频和多媒体技术便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新媒体便于思政教育工作者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各方面动向,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和管理,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大学生能够更好和更真实地通过新媒体手段表达自身的诉求和主张,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使得两者的主体地位都不受威胁,得到了互相尊重。新媒体的出现和利用从根本上打破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方式,交流过程中的个人隐私都可以被掩盖,提高了个人的心理安全感,减少了不必要的心理防范,缩小了人际交往的距离。通过新媒体可以尽情地把自身的不满、迷茫倾诉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想法,及时有效地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解决好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与此同时,新媒体又是一把双刃剑,新媒体的负面效应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冲击,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视频、微支付、微传播等已构成现今的微时代,这种新媒体传播的信息量大、辐射面广,主流的和杂乱的文化价值理念都充斥其中,内容繁杂。新媒体不需要附注真实身份,一切都是在虚拟状态下完成,甚至有时候会大肆渲染部分虚假信息,把新媒体的虚拟性发挥到极致。新媒体中的娱乐和虚拟功能使大学生沉溺其中,又因为青年时期的大学生本身社会经历少阅历浅,获得的知识和信息都是以间接经验为主,很少有自己的亲身感知与经历,而新媒体所传播的不良信息尽管脱离真实性和时效性,长此以往沉溺其中就很难摆脱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有些大学生表现的浮躁而又懒惰,遇到问题便会依赖搜索引擎搜寻相关信息,寻找方法,寻求答案,缺乏主动思考与判断,不能勇于面对在现实世界中的困境与难题。多媒体过多的通俗化、娱乐化、快餐化的“有求必应”会对理性和逻辑思维产生抵制,使大学生的思维简单化、平面化。格式化。新媒体中一些封建残余文化和西方腐朽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正在逐步侵蚀大学生的思想,这些不良信息使部分大学生很难真正认识自我价值,有的面对是非选择时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有的面对困惑不解时逃避现实生活和学习,有的把新媒体作为自己宣泄情绪和压力的平台,不能很好地把控情绪,更有甚者不加约束地把自己放纵在网络世界里,人性弱点任其滋生滋长,忘记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忘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真正角色,丧失了正确的人生方向,走上了网络犯罪。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轻视,这些不良信息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与灵魂,严重影响着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造成冲击,导致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发生偏离甚至瓦解。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其理论意义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是理论创新意义,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新媒体在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的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要求更加多元的学科内容相融合,更加需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多样化,更加需要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建设的成果。另一方面,新媒体自身的特点要求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及创新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再次促使思政经验理论化、系统化和科学化。

总之,新媒体的发展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了新途径。加强高校网络载体建设、建立主题宣传教育网站、建立新媒体资源的监督管理体制,加强网络专业队伍培养、提高大学生媒体素养、丰富校园网络文化生活、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堂、拓宽师生信息交流渠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政治任务,时不我待,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