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目的

由于制度、法律、政策和操作等方面的不完善,目前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债务风险。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面临的债务风险,前提是要正确评估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

梳理目前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认识,学术界尚处于初步的、笼统的阶段,缺乏系统的、完整的研究体系。比如,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规模,到底呈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很少有学者论及。在总体规模不能摸清的情况下,泛泛地讨论其中存在的风险,只会让已经混乱的观念更加模糊。即使有的学者给出了一个数据,深究其文,也会发现这个数据是凭空估计的,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撑和方法指导。有的研究者提出的解决方案,缺乏针对性,脱离中国的语境,无法落到实处。总体来看,当前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存在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空间。

本书将在风险管理理论和政府融资理论的指导下,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问题进行研究,在讨论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发生机理和传导路径后,重点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治理等层面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从而为防范和治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提供决策参考。

具体来说,本书希望通过研究回答如下问题:(1)如何站在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高度,梳理清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史,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发生机理和传导路径;(2)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现有规模和发展趋势如何,如何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做出判断;(3)如何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进行有效评估;(4)怎样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预警体系,在债务风险发生之前进行预警;(5)结合我国现实,提出一套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治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二 研究意义

中国的政府债务问题主要集中在地方,而地方债务问题当前又主要集中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因此,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构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管理体系,对于防范和治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至关重要。

第一,有助于全面认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问题。本书基于财政体制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视角,深入分析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历程和财政逻辑,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进行了全面梳理,并讨论了债务风险的发生机理和传导路径,对于正确认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问题,尤其是从根本上理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来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有助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创新发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债务风险也在不断累积,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书在风险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深入剖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过程中的债务风险,分别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警和风险治理等角度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进行研究,对构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防范和治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问题,有着重要推动作用。

第三,有助于系统地反思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规范发展的未来思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出现,源于地方政府持续增长的融资需求。在规范发展前提下发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将极大缓解地方政府在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资金压力。本书在政府融资理论指导下,通过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及其债务风险进行客观分析,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进行思考,分别针对融资平台、地方政府和国家制度,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以化解和防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并推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