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农村人口结构变动趋势

人口自然结构既是人口再生产的必然结果,又是人口再生产的基础和起点,对人口发展规模和速度有重要的制约作用,进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对人口自然结构起制约作用。[11]人口自然结构包括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在全体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依据它可以确定人口再生产以及社会再生产的潜能和极限。人口性别结构是一定时点、一定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反映了对两性人口数量平衡与否的重视程度,也是决定劳动分工的关键。

(一)农村人口年龄结构

本章农村人口年龄结构按照国际标准,把0—14岁人口称为少儿人口,15—64岁人口称为劳动年龄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称为老年人口。随着人口转变过程的持续进行以及人口再生产过程受到外在因素的强力干预,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进入了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高、老少被抚养人口所占比例低、人口负担系数小的人口红利期,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较高的储蓄率对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大量研究表明,中国总抚养比每降低1个百分点,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提高0.115个百分点,人口因素对改革以来人均GDP的贡献率超过25%。[12]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82年中国总人口抚养比为62.6%,此后一直处于下降趋势,2010年中国总人口抚养比达到最低点34.2%,2011年总人口抚养比为34.4%,出现上升趋势。2013年成为中国红利消失的标志性年份,劳动年龄人口停止增长。[13]在农村随着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和流动,农村人口年龄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本章研究表明,农村人口年龄结构总体上表现为少儿人口比重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少儿人口抚养负担呈现逐年下降、老年人口抚养负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总人口抚养负担逐年增加﹙见图2—3﹚。在农村,老龄化和劳动力内部老化严重,少子化现象值得重视,农村劳动力和少年儿童成为农村稀缺的人口资源,这种人口结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的态势和产业政策的调整。

img

图2—3 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趋势(单位:%)

首先,农村0—14岁人口比例下降和少儿抚养比出现下降,“少子化”现象初现端倪。“少子化”一词源于日本,指出生人口数量减少,年轻人口特别是孩子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孩子数量减少等几个方面。[14]“六普”公布的少儿人口比例极低,只有16.6%,表明我国人口的少子化程度十分严重,远超以往预期水平。[15]本章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农村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6.95%,2013年比重继续下降为24.48%,占总人口的比重和总数量都有所减少。0—14岁人口是未来劳动力人口、国防人力资源以及老年照料人力的供给基础,这一比重下滑必然导致人力供应减少,少子化现象将会对社会结构和经济模式产生重大影响。显然,在农村总和生育率低于1.8,保持在更替水平以下,农村少儿比重的下降和数量的减少,使农村少年儿童成为稀缺的人口资源,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其次,农村15—64岁人口比重低于全国水平,且表现为下降趋势,农村劳动力内部老化严重,并且劳动力出现断层,供给不稳定。国家统计局2011年数据显示:全国15—64岁人口比重从1982年以来一直持续上升,2010年达到一个峰值74.5%,2011年出现下降为74.4%;15—64岁年龄人口绝对数量从1982年以来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12年开始下降,达到9.37亿,即全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已经停止增长。本章研究结果显示,2007年农村15—64岁人口比重为65.64%,2013年下降为61.98%,农村劳动力资源比较稀缺,同时农村劳动年龄人口抚养负担则持续上升。总之,农村劳动力不只是比重有所下降,而且随着农村总人口的减少,绝对数也在减少,这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乃至未来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了进一步分析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内部结构的动态变化,本章对农村劳动年龄人口结构进行细分发现:在农村,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已经下降,考虑15—19岁人口劳动参与率低以及扣除外出劳动力,在农村劳动力比重远低于全国水平;劳动年龄人口结构分布不均,有一定的断层,20—29岁和40—49岁两个年龄段人口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40—49岁人口占农村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为32.22%。农村劳动力内部老化严重,农村未来20年将有近1/3的劳动力退出,而这不仅减少了农村劳动力人口,还增加了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和比重,即在2030年左右农村老龄化水平将非常高,农村劳动力将成为稀缺资源。

最后,农村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趋势明显,老龄化程度非常严重,老年人口负担逐年上升。本章研究表明,2008年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9.24%,但是在2013年这一比例迅速上升到13.54%,农村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的特征明显,并且越来越突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从2000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这一比例持续上升,2011年达到9.1%,可见,农村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全国水平。中国老龄化科学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当前农村老龄化程度要比城镇高1.24个百分点,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要比城市严重得多,表现为农村老年人口多、老龄化速度快、老龄化程度严重、老年人收入低等特点,这和笔者的结论基本一致。同时,老年人口抚养比从2008年的14.48%上升为2013年的21.84%,而且通过人口年龄分组,农村劳动力内部老化严重,会导致在未来20年农村老龄化速度加快,农村老龄化程度将非常严重,老年人口抚养负担将进一步加重。

总之,通过对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分析发现,在农村以下人口问题应该受到高度关注:第一,农村老龄化问题非常严重,这是目前各界普遍达成的共识;第二,农村少子化现象应该受到重视,少年儿童成为农村稀缺的人口资源;第三,农村劳动力数量会继续减少,并且劳动年龄人口结构分布不均,出现一定的断层,劳动力内部老化现象明显,劳动力供给不稳定,农村劳动力成为稀缺的资源。

(二)农村人口性别比

人口性别构成对人口理论研究非常重要,不同性别的人口拥有不同的社会功能,显示不同的社会状态,具有不同的社会需求。在中国人口性别比偏高是普遍的问题,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1982年开始,男性人口比重一直高于女性人口,2011年男性人口比重为51.26%,人口性别比为105.17,按人口统计学的定义,全国处于正常范围,即人口性别比基本平衡,而农村和城市性别比则有所差异。

本章研究表明,农村人口性别比失衡,但是剔除外出人口后农村女性人口多于男性人口,目前性别比失衡问题对农村影响不大。表2—2数据显示,2008年农村总人口性别比为107.7,2013年这一比例上升为109.6,男性人口明显多于女性人口;2008年全国人口性别比为106.18,2010年为105.2。和全国水平相比,农村人口性别比普遍高于全国水平,农村人口性别比失衡。剔除外出人口后,如表2—3所示,2010年农村男性人口仅为46.75%,2013年为47.01%,比例有所上升,但总体农村女性人口多于男性人口。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外出人口中,以男性人口居多,而且农村的这种性别结构对于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

表2—2 农村人口性别比变动 单位:%

img

表2—3  剔除外出人口的农村人口性别比  单位:%

img

造成农村总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原因有:一是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较高,形成惯性效应;二是重男轻女思想和陈旧的生育观念在农村依然存在;三是劳动力市场对女性有严重的歧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比较滞后,农民只能养儿防老,对男孩有很大的依赖性;四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医学的发展和B超的普及,人们可以进行性别选择、人工终止妊娠行为等。而剔除外出人口后女性人口占多数,主要是人口流动中以男性人口为主,女性比例不高,虽然农村人口性别比失衡存在一定的危害,但是随着城市化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以及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农村性别比失衡会有所缓解,在未来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