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思维训练的问题

第一章 思维的定义

一、形形色色的含义

由广义定义到狭义定义

灵光一现和白日梦

人们口中最常提及的词汇就是“想”,即“思想”“思维”。其使用如此广泛,有时真难以明确它究竟是什么意思。本章撰写的目的是要探求“思维”一词的连贯的含义。让我们先看看“思维”一词最常见的几种用法,也许会有所助益。首先是一种广泛的甚至可以说是不严谨的用法:凡是脑子里想到的或者“一闪而过”的事物,都可以说是思维。想到某事,即可认为是在某种情况下意识到了此事。第二种定义是我们对于自己并未直接见到、听到、嗅到、接触到的事物的思维活动。第三种含义则更窄一点,指人们根据某种征象或某种证据而得出自己的信念。这种含义必须分为两类或者定为两个等级方可加以辨别。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并没有多想甚至完全没有去想根据何在,就接受了一种信念。在另一些情况下,人们则是用心搜寻证据,确信证据充足,才会接受某种信念。这一思维过程叫作反思性思维。只有这种思维才有教育意义,而这就是本书的主题。

思维不只是一个序列,而应是连贯有序的

下面,我们再简短地探讨一下“思维”的四种含义。

1.从最不严格的含义来说,思维包括我们头脑里“存在过”“一闪而过”的任何想法。一个不经意间的想法,并不能成就什么大事。即便将此时所想称为思维,也不会赋予它多大程度的尊重、逻辑性或真实性。任何随心的遐想、零碎的回忆或一掠而过的感触,均是如此。做白日梦,建空中楼阁,闲暇无事之际涌动于脑海的思维片段,均可视为漫无定规的思维。在我们一生当中,总会有很大一部分清醒时间——超过我们所愿意承认、哪怕只是自我默认的时间——是消磨在这样毫无意义的幻想和不切实际的期盼之中的。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傻瓜、白痴也有思维。有一个故事提到新英格兰有一个闻名遐迩的笨人也想竞选市镇公职,他对街坊邻居说:“我听说你们觉得我没有足够的知识来担任公职。告诉你们吧,其实我总是在思考着这件事那件事呢。”反思性思维好像就只是这种随心所欲、毫不连贯的东想西想,但是它包含了一系列连续想到的事物,而并非偶然想到的、无序的“这件事那件事”。反思性思维并不是简单的一串想法,而是一个结果,即连贯有序、因果分明、前后呼应的结果。反思性思维过程中的各个部分不是零碎的大杂烩,而是彼此依存、互相支撑,其每一个阶段都代表着由此及彼的一个步骤——从技术上来讲,每一个步骤就是思维的一个“项”。每一项都留给后一项可利用的存储空间。这一系列流动的“项”成了一系列、一串链条或者一条线索。

思维仅限于直接感官以外的事物

但反思性思维意在获取信念

2.即使是从广义的角度看思维,思维通常也仅限于在直观上感受不到的事物,即人们无法见到、嗅到、听到或接触到的事物。如果我们问一个讲故事的人他是否亲眼看到了某个事件的发生,他可能回答说:“没有,这只是我想到的。”编出来的故事,不同于忠实的观察记录。此时最重要的是一系列想象的事件和情节,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连贯性,并由一条持续的线索连接,穿梭于万花筒式的幻想桥段与故意设计以确立结局的逻辑之中。孩子们讲的故事,其内部连贯性高低不等,有的支离破碎,有的情节分明。当这些情节联结到一起时,就激发了反思性思维。这样的故事通常产生于富于逻辑思维的头脑之中。这种富有想象力的构思往往会成为严谨思考的前奏,并为后续的发展铺平道路。然而,它们并不是以获得知识和“获得关于事实或真理的信念”为目的。因此,尽管它们极像反思性思维,却仍与其有天壤之别。讲述这些故事的人称不上是所言之事确凿无疑,但确实构想出了井然有序的故事情节或顺理成章的高潮。他们只是编造出好的故事,而不是创造知识,除非偶然机遇造就了知识。这种思维只是感觉的绽放,目的是强化人们的心情或感受,其联结的纽带则是情感的连贯性。

思维以两种方式归结出信念

3.就思维的下一种含义来说,思维所要指称的是立足于某种根据的信念,这种根据是某种知识,它或是真实的或是假设的,但都不为直接感观所感知。这种思维的特点是接受看来可信的事物或者拒绝看来不可信的事物。但这一阶段的思维,又包括两种截然不同的信念,尽管从严格意义上讲,它们的区别是程度上的而非类别上的,但是对它们分别给予考虑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一些信念,是核对了这些信念的根据却未考虑信念本身被接受的;而另一些信念,却是经过核实根据之后才被接受的。

当我们说“人们曾经以为世界是平的”,或者说“我以为你曾从这房屋旁边走过”,这都是表达一种信念。信念是人们持有的、确认的、默认的、经过了证实的见解。但是,这样的思维可能意味着未核实真实依据便接受了某种假设。信念的根据可能是充足的,也可能是不充足的。但是它们支撑信念的价值并未被考虑到。

思维最佳的定义是对信念根据和结果的考虑

未曾想过信念是否正确就接受下来,这样的思维是不自觉的。我们也不知道来龙去脉就接受了这些信念。它们来自某些朦胧不清的源头,通过我们也许不曾注意到的渠道,不知不觉地被我们接受,成为我们思想的一部分。形成这种见解的原因包括传统、教诲或模仿——它们来自某种权威,或是投我所好、遂我心愿。这种见解是先入之见,而不是先弄清它有无实在根据再经过恰当判断而形成的信念。

4.形成信念的思维活动非常重要,因其可能会引发反思性思维,导致人们有意识地思考这一信念的性质、条件和意义。例如想象鲸鱼或骆驼腾云驾雾只是用幻想来愉悦身心,其最终目的是取乐,而并非创造某种信念。但相信世界是平的,是认为实在的事物具有实在的特性,不是对莫须有的东西进行随心所欲的想象,并借此来愉悦自己的心情。相信世界是平的,就会使人以相应的方式考虑其他一些相关的事物,例如天体和对跖点以及导航可行性问题。持有这一信念的人就会按照他对相关事物的认识,来安排他的行动。

反思性思维的定义

一个基于其他信念和行为的信念所产生的一系列后果可能十分重要,因为这些结果会迫使人们认真考虑自己的信念有无根据或理由以及这些信念所产生的合乎逻辑的后果。这就意味着反思性思索,即更深层次、更有意义的思维形式。

人们曾经以为世界是平的,直到哥伦布发现地球其实是圆的。人们原先持有那种看法,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或者没有勇气挑战他们已经接受和学到的信念,更何况他们所感受到的事实似乎也证实了那一信念。而哥伦布的看法则是经过理智推论而得出的结论。它标志着对事实的研究,对证据的仔细审查和修正,对各种假设的含义的研究,和对这些理论结果与已知事实的比较。哥伦布并没有毫不犹豫地接受当时流行的传统理论,而是对之提出怀疑,加以探索,因此他才得出了他自己的见解。他对长期以来似乎已确凿无疑的信念抱怀疑态度,敢于相信那些似乎不可能的事情;他坚持思索,终于找出了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信念和怀疑是有道理的。这样,即使最后他的结论被证明有误,那也与原先的传统信念截然不同,因为它是通过一种不同的方法得出的信念。对任何信念或假定存在的知识,均以积极的、执着的和谨慎的态度思考其所依据的根据是否成立;若根据成立,则考虑它可能进一步引发的结论,这就构成了反思性思维。前面所说的三种思维都有可能引出这种思维,但思考一旦开始,它就是一种自觉的和自愿的思维活动,是要在可靠推理的基础之上建立信念。

几种思维活动都有共同的因素

二、思维的核心因素

然而,上述的几种思维活动彼此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区别。它们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彼此交错。倘若不是这样,养成正确思考的习惯就容易得多了。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讲的几种思维活动都是极端的例子,是为了清晰地呈现思维领域。现在让我们倒转思维过程,看看一种基础的、介于仔细核实证据和随意幻想之间的思维活动。一天,某人在街上散步。他刚刚观察后发现,天气温暖,天空晴朗。但是,当他一边走着一边想着另外一些事情时,天气变得阴凉了。他想着恐怕要下雨了,抬头一看,已见乌云蔽日,于是他赶紧加快了脚步。这当中,有没有能称之为思维的活动呢?走路不是,抬头看云也不是。散步是一种行为,查看和发现情况也是一种行为。但想到下雨的可能,是一个推测。这个人感到了阴凉,想到了看天上的云彩,推测快要下雨了。

共同因素就是想到并未观察到的事物

再设想一下,在同一情况下,这个人抬头看云,觉得它像是一个人的形状,像人的脸。这两种情况下(信念和幻想)都涉及了一项注意到的或者感知到的事实,以及紧跟着的未观察到却在思维中得到反映的其他事物,都是一个人看到了一样东西,联想到并未看到的事情。正如我们所说,一个事物使我们想到了另一事物。这是一个共有的因素。但二者又显然有区别。看到云而想到脸,但并不会相信那真是一个人的脸,不会相信那是事实。因此,这只是随便的想象,而不是反思性思维。相反,见乌云而想到要下雨,这对于我们来说具有真实的可能性,这与观察到天气变凉具有同样真实的性质。换句话说,我们不认为云彩有什么意义或者会把它看作是一张脸,我们只是觉得它像一张脸;而我们确实认为天气转凉可能意味着要下雨。在第一个例子中,正如我们所说的,看到一个事物,我们想到了另一个事物;而在第二个例子中,我们想到了看到的事物和其指示的事物之间联系的可能性。看到的事物成了所指示事物的信念根据和基础,它构成了证据。

但思考还包括预示的关系

因此,想到一件事物预示或显示出另一件事物,从而考虑一件事物能在多大程度上被视为对另一事物的信念的根据,这一功能就是反思性思维或与众不同的思维活动的核心因素。想到“预示”或“显示”等词汇适用的情况,学生会更好地意识到反思性思维一词所指的事实。在这里和“预示”或“显示”的意思相同的动词还包括指明、指出、表示、表明、象征、暗示、提示等等。当说到由一个原则或原理联想到对另一个原则或原理的信念,还常用imply(意味着)这个词。

根据迹象进行反思性思维和判断

因此,反思性思维意味着对某种事物建立信念(相信它或是不相信它),不是根据对这一事物的直接观察,而是通过其他的事物,将这些事物作为自己得出信念的依据、理由、凭证或证据,即将前述实物作为得出信念的根据。以下雨为例,有时我们是直接感受到下雨;有时则是由观察到地面和草坪湿润而推断出下过雨;有时是注意到气温变低和晴雨表读数变化而推断出将要下雨。再以观察某个人为例,有时,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我们看到某个人(或是假设我们看到了某个人);但有时我们无法确定所看到的事物,只能搜索一些相关事实作为迹象、征兆、标记以供思考,并做出判断。

因此,本书所探讨的思维,是指这样一种思想活动,即由观察到的事物推断出另一事物,并根据该观察得到根据或者证明,用以得出信念。此时信念还不是百分之百有把握。说“我想是这样”,意味着我还不是很确定事实如此。推断而来的信念也许在后来会得到证实,被证明正确无误,但在此刻它总还是带有一定的推测成分。

三、反思性思考过程中的要素

上面谈到的是思维活动比较外在的和明显的表现。进一步研究则反映了反思性思维过程中的一些次级过程。它们是:(1)困惑、犹豫、怀疑状态;(2)旨在揭露更多事实而进行的搜索或考察活动借以证实或者否定所得出的信念。

不确定性对于测试的重要性

1.在我们上面说到的例子中,一个人在晴天出门,走到半路突然感到天气阴凉,于是产生了困惑和待定信念,至少当时是这样的。因为这出乎他意料之外,让他感到惊讶和突然,需要他解释、确认和评定。气温的突然变化构成了一个问题,如果说这种说法有些牵强,但是如果我们将“问题”的定义扩展到任何使头脑感到困惑或者艰难的事物(不论该问题本质上严重不严重),以至于由此形成的信念变得不确定,此等突变总会涉及一些真实的问题或者难题。

查明情况对于测试的重要性

2.他抬头举目看天,就是为了识别认知事实,回答那突然的阴凉所带来的问题。这些事实最初展示的是困惑,他们指向的是乌云,所以抬头观看天上的乌云就是要证实假设解释是否正确。要说这就是调查研究,也许显得有点言过其实,但是,如果我们愿意总结思维活动所产生的概念,以包容所有琐碎的、普通的以及技术的、深奥的事物,便没有更好的理由拒绝对该观察行为冠以调查研究的名头。该探索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或者否认假设的信念。我们感知到了新的事实,该事实或者证实了天气将要发生变化,或者否认这一猜测。

找路:反思性思维之一例

这里再举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以加深认识。一个人走在他不熟悉的地方,一个岔道口,他拿不准该走哪条路,停下脚步,犹豫不决。怎么办呢?怎样解决这样的困惑呢?以下有两种选择:他可以随便走一条路,碰运气。他也可以思索一番,依据事实借以判明哪一条路正确。任何企图通过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涉及了对事实的调查,不论是通过记忆还是通过进一步观察,或者通过同时使用两种方法。这个困惑的旅人必须仔细观察面前的路况,仔细地回忆,寻找用以支持可选道路的证据,即可以排除其中一种假设的证据。他也许登高爬树向远方眺望,或是每条路都走一段试试,通过种种迹象和线索,判明前进方向。他要寻找自然界中的天然路标或者一张地图,而他的反思性思维便是旨在发现服务此等目的之事实而进行的。

多种可能而又不相容的思索

这个例子还可以抽象化、一般化。生活中有相当多的情形都可以称之为“岔道口”情景,即下一步如何前进情况不明,遇到了困境,需要做出选择。当我们的活动是一帆风顺直线前进时,或者当我们有闲情逸致可以海阔天空任意遐想时,都没有必要进行反思性思维。然而,当我们在达成一定信念的道路上遇到困难或障碍时,我们就会暂时停下来。在这捉摸不定之际,我们的思想就会像登高爬树一样,争取登上一个更高的立足点,环顾远眺,要看到更多的事实,并判断它们彼此之间的关联。

思想困惑时争取找到解决办法,这就是整个反思性思维过程中稳定的和起导向作用的因素。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没有需要克服的困难,思维过程是随心任意的,这就是我们所描述的第一种思维。而如果思维的过程与情绪保持一致,并顺畅地融入一种情景或故事情节,那就属于第二种思维。但若有一个问题需要得到回答,一种模糊的状态需要得到澄清,那就是有了一个需要达成的目的,就需要让思维流入特定的渠道。任何一个假设的结论均会受到这一约束目的的检验,看它是否适用于面临的问题。理清思想困惑的需要也控制着所采取的探索方法的类型。一个旅行者若是以发现风景最美的路径为目的,他所要考虑的事项和遵循的原则,就会不同于想要发现通往一个城镇的路径的旅行者。问题决定思维的目的,目的控制着思维的过程。

按照目的调节思维

四、总结

思维的缘由和激发

可以得出概述,思维的缘由是遇到了某种困惑、不解或怀疑。思维不是自然的,不会根据“一般的原则”而发生。总是要有某些具体事物来引发和激起思维。对一个孩子(或是一个成年人)来说,不考虑他是否曾经体会过令人烦恼和心绪不宁的困难,就要求他思考事情,这无异于建议此人靠自身力气把自己举起来一样。

联想和过去的经验

遇到一个困难,下一步就是思考如何解决——形成试探性处置方案或者计划,运用某种适合于这一具体情况的理论,并考虑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现有的数据并没有提供解决办法,只能启示人们去想。那么,什么是联想的源泉呢?显然那只能是以往的经验和事先学到的知识。如果某人或多或少了解类似的情况,如果他以前处理过类似材料,那么此人或多或少就会进行适用的和助益的联想。但是,除非他具有此时能想象到的在一定程度上相似的经验,否则,困惑依然还是困惑。他将想不出任何有用的办法来理清这困惑。一个孩子(或者一个成年人)遇到一个问题,如果他以前从未经历过类似的情况,要他想办法,就完全是徒劳的。

如果联想到的见解马上就被接受下来,那就是无批判的、最低限度的反思性思维。如果在脑子里再思索一番,再反思一下,那就意味着探求更多的证据,探求新的数据,从而使这一思索过程进一步发展,也会如我们上文中所说,或者证实了这一信念,或者是看出了它的不当和谬误。当遇到真正的困难而又有相当的经验可资借鉴时,思考的好与坏就在此时此刻明显地显露出来。最省力气的做法,就是接受一切看似合理的思考结果,使心灵得到宁静。而反思性思维总是有些费气力的,因为需要克服那种接受表面合理思索结果的惰性,所以大脑肯定要忍受一定的不安和骚扰。总之,思考意味着有了一种见解以后先将它搁置一下,再思索一番;这种搁置很可能是有些辛苦的。我们在本书下文中将会看到,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时,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养成这样一种态度:肯将自己的见解搁置一下,运用各种方法探寻新的材料,以证实自己最初的见解正确无误,或是将它否定。保持怀疑心态,进行系统的和持续的探索,这就是对思维的最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