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理论
混沌理论(Chaos Theory)是一种兼具质性思考与量化分析的方法,用以探讨动态系统中无法用单一的数据关系,而必须用整体、连续的数据关系才能加以解释及预测之行为。该理论的重要观点是:一切事物的原始状态,都是一堆看似毫不关联的碎片,但是这种混沌状态结束后,这些无机的碎片会有机地汇集成一个整体。混沌一词原指宇宙未形成之前的混乱状态,古希腊哲学家对于宇宙之源起即持混沌论,主张宇宙是由混沌之初逐渐形成现今有条不紊的世界。在井然有序的宇宙中,西方自然科学家经过长期的探讨,逐一发现众多自然界中的规律,如大家熟知的地心引力、杠杆原理、相对论等。这些自然规律都能用单一的数学公式加以描述,并可以依据此公式准确预测物体的行径。近半世纪以来,科学家发现,许多自然现象即使可以化为单纯的数学公式,但是其行径却无法加以预测,如气象学家Edward Lorenz发现简单的热对流现象居然能引起令人无法想象的气象变化,产生所谓的“蝴蝶效应”。20世纪60年代,美国数学家斯蒂芬·斯麦勒(Stepen Smale)发现某些物体的行径经过某种规则性变化之后,随后的发展并无一定的轨迹可循,呈现失序的混沌状态。混沌的发现揭示了我们对规律与由此产生的行为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关系的一个基本性的错误认识。我们过去认为,确定性的原因必定产生规则的结果,但事实并非如此,它们可以产生易被误解为随机性的极不规则的结果。同样,我们过去认为,简单的原因必定产生简单的结果(这意味着复杂的结果必然有复杂的原因),但现在的研究表明,简单的原因也可以产生复杂的结果;此外,知道这些规律不等于我们能够预言未来的行为。(参见“蝴蝶效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