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艺学与古典文学论稿
- 龚刚
- 821字
- 2022-08-09 14:36:58
弁言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之学,博大精深,俯仰天人之际,吐纳古今之变。治人文学者,横通哲艺,稍窥文史,不唯志趣之所之,亦学理使然也。观乎古之通人,超拔乎诸科藩篱之外,陶然于志道游艺之乐,诚治学之有境界者。余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本书分上、中、下编,上编为哲艺会通,分别探讨经、子、集之“心史”本质与经学、哲学著述之文学价值,《史记》笔法之哲学性与文学性,“易之三名”所彰显之修辞学现象及其哲学依据,海德格尔诗学命题“诗意地栖居”与庄子哲学命题“逍遥游”之相通性。
中编为跨文化文论研究,分别以钱锺书所谓“二西之书”(即印度、西方之书)通中土之艺,细究“诗味”、“通感”、“速度”、“距离”诸诗学范畴,末篇详论诗话体之范式意义。
下编为古典文学新论,首篇辨析两首《鹊踏枝》词,其后分论李煜词、陆游诗、郑观应诗、明四大奇书之《三国演义》、古典戏曲双璧之《牡丹亭》,或评辞章,或究人品,或考词义,皆一管之见,非通览之作。其中以还原陆游形象,重审郑观应诗艺,推敲《牡丹亭》“香山岙里巴”注释为较有新意者。钱锺书尝谓,中国古典文学为其“专业”,比较文学为其“余兴”,本书则由比较诗学(跨文化之文论研究)及于中国古典文学,盖因国学国粹终为治比较文学者之本也。
以师承而言,本书颇多祖述钱锺书之作,计有《“经子集皆心史”与“经子笔趣”申说》、《〈史记〉笔记的哲学性与文学性》、《“易之三名”的悖反修辞及其哲学依据》、《“通感”与中西文学》、《“速度”与中西文学》、《诗话与西化》、《陆游形象之还原》凡七篇,与余之旧著《钱锺书:爱智者的逍遥》相映发。钱锺书集智者、学人、文士于一身,其学出入文史哲艺,打通古今中西,熔问道、谈艺于一炉,启人良多。钱基博日记有云:“儿子锺书能承余学,尤喜搜罗明清两朝人集,以章氏(章学诚——引者注)文史之义,抉前贤著述之隐。”本书或可谓私淑钱氏文史之义乎?敬祈方家正之。
是为序。
壬辰初秋濠镜龚刚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