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萨尔》中的山水寄魂观念与古代藏族的自然观
- 丹曲
- 2337字
- 2024-10-29 22:38:54
第二节 透过《格萨尔》探寻雪域文化的根基
一 选题意义
本研究所涉及的“圣山圣湖”,藏语称为“内日内错”(gnas-ri-dang-gnas-mstho),“内”有地点、场所、圣地以及圣洁等意思,可确切地译为“圣山圣湖”。这与“内廓”(gnas-skor)译为“巡礼”或“朝圣”,“内郭哇”(gnas-skor-ba)译为“香客”或“朝圣者”,“内却合”(gnas-mchog)译为“圣地”是一个道理。在以往的行文和称谓中,往往将其误译或误称为“神山神湖”,这种译法容易使人望文生义,将其与宗教中的“神”联系在一起,似乎带有宗教迷信的色彩。就此问题,笔者和导师降边嘉措先生也作过一些讨论,他提倡用“圣山圣湖”比较准确,在他所写的文章中也都用此译法,笔者觉得非常有道理。
至于“神山神湖”,在藏语中称为“朗日朗错”(lha-ri-dang-lha-mstho),完全是另外一层含义,这类山湖一般与藏族各地区的地方神有关。此外还有一种就是“拉日拉错”(bla-ri-dang-bla-mstho),这就是我们所研究的史诗《格萨尔》中的“寄魂山、寄魂湖”,在藏族地区,可作寄魂山湖的圣山圣湖屈指可数,因为它们都与某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宗教人物的寄魂有关,一般人是不敢以其为寄魂处的。
史诗《格萨尔》中所蕴含的圣山圣湖崇拜及其所反映的灵魂寄存观,是古代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与发展,与其他民族文化一样,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当藏族先民的思维发展到能够主动思考一些问题时,就开始探索天、地、人各方面的奥秘。面对复杂的自然环境和自然现象,他们一方面注意到活人与死人的区别,另一方面在睡梦中和幻觉中会见到自己或他人的形象,于是逐渐认识到在每个人身上都有“生命”和“幽灵”这两种东西。生命可以使人有感觉、有思想、有行动,生命一旦离开肉体,人就会死去;幽灵则是人的影像,它可以在远离人体的地方向人们显现。人们将自然界神灵化,把神灵人格化,并将它们的居所由人体拓展开去,花草树木、日月山水全都有神有灵,于是就产生了自然崇拜和灵魂崇拜观念。在人们的观念中,神话、传说、圣山圣湖、超自然的神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地域人文特征浓厚的文化积淀,从而形成了产生《格萨尔》的肥沃精神土壤。这种神灵系统的文化表现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祭祀,一直延续至今。
众所周知,在英雄史诗《格萨尔》中,无论威震四方、除暴安良的英雄人物格萨尔还是呼风唤雨、作恶多端的魔国鲁赞,他们都有数个灵魂。即便是制服了本身,仍能安然无恙地生活着。若要彻底地消灭他,必须要摧毁他的众多灵魂寄存物。灵魂可以寄存在任何一个物体上,可以寄存在高山湖泊,也可以寄存在动物身上。如雄狮大王格萨尔的灵魂就寄存于阿尼玛沁雪山和扎陵湖、鄂陵湖、卓陵湖和野牛身上,传说岭国的灵魂同样寄存在阿尼玛沁雪山。
阿尼玛沁和三湖(即扎陵湖、鄂陵湖、卓陵湖),虽然是坐落在青藏高原的黄河源头的众多雪山中的一座、众多湖泊中的三个,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它们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雪山和湖泊了。有史以来,生活在黄河源头的人们给它们注入了民间文化的活力和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成为人们世代崇拜和敬仰的对象,它们的身上演绎了有关天地、人类、万物起源的故事,折射出五光十色的民间传统文化的特色,为英雄史诗《格萨尔》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宗教的、人文的、地理的基础,而史诗的产生又为民间传统文化和古代藏族自然观的丰富、完善和保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灵魂观念是古代藏族自然崇拜的思想根源和理论基础,而灵魂外寄和灵魂转世的观念,是灵魂观念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种观念构成了雪域文化的根基,是雪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对藏民族的社会生活、意识形态和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对藏族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书着力探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物我合一的自然观、圣山圣湖的灵魂寄存观等,目的即在于全面深入地分析研究并阐述古代藏族的文化特征,深入研究藏族民间传统文化,特别是把握史诗《格萨尔》的创作基础和流传根基,力图为加强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建设作进一步的尝试和摸索。
二 三个方面的重要学术作值
在当今学界“文化热”的浪潮中,藏学研究成为国际学术界的一门显学,英雄史诗《格萨尔》的研究则成为藏学领域的最热门课题。的确如此,多年来,《格萨尔》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大批专家学者含辛茹苦,锐意钻研,从史诗的理论建构到文本研究,从艺人研究到对比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我们深入研究《格萨尔》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此,本书从《格萨尔》的山湖灵魂寄存观念着手,并对古代藏民族的自然观念展开讨论,并就山湖灵魂寄存观与古代藏民族的自然观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其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若要整体把握和认识藏族的民间传统文化和文化特征,必须首先要认知古代藏族的灵魂观和自然观,因为这其中依然间或保留较为古老的形成于史前时期的信仰之遗存,是后世神话、史诗创作的直接源泉,而《格萨尔》正是我们认识古代藏族民间传统文化中的灵魂观和自然观的活化石。研究这一课题,对我们加深了解黄河源头藏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习俗,建构良好的伦理道德规范,引导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建设民俗学学科的价值意义。
第二,为什么藏族的灵魂观念迄今还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留存,其在藏族文化中所起的作用如何?灵魂寄存观念在《格萨尔》中的作用是什么?灵魂寄存观念与藏族自然观的内在联系是什么?本书力图从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出发,探求其内在联系,努力挖掘和认知藏族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第三,藏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崇尚大自然、敬畏大自然的民间传统习俗,构成了其“天人合一”和“物我合一”的自然观。这也为我们探讨民间口头叙事诗《格萨尔》的建构及其所蕴含的丰富的生态智慧,折射出的藏民族对雪域高原社会历史的认知和生存自然的体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