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王耀华
近年来,为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令第13号),推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促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健康开展,从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到各级各类普通高校都在进行积极探索并为之付出了艰苦努力。如国家教育部成立课题组研制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课题组在总结我国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起草了《课程方案》,并于2006年秋季开始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中实施。经过近10年的努力,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世界名曲赏与析》便是这其中的代表性成果之一。
总体而言,《世界名曲赏与析》的编写突出体现了以下三个特点:
一、编写宗旨明确。该书以提高当代大学生音乐审美素养及鉴赏能力为编写宗旨。体现了在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高校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办学目标,符合加强专业基础,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实践能力,体现专业特色的原则。完全符合《课程方案》的目标定位,对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有着积极意义。
二、实用性强。《世界名曲赏与析》的编写,体现了不同学科课程的交叉与融合的特点。作为一本通识教材,由于该书是以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同学为受众,所以,在编写时,对一些较艰深的理论问题有意进行了简略处理,遵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编写指导思想,力求通俗易懂,突出实用性。如为了避免以往同类书籍和教材中存在的忽视音乐鉴赏必备基础知识的弱点,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为理论篇,其中第一章至第二章,分别从“如何欣赏音乐”、“曲式分析”两个方面,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学生进行音乐鉴赏知识的讲解。中编为外国名曲赏与析,其中第三章至第八章,以历史发展的脉络为线,讲述了西方音乐历史上不同时期的重要音乐家,并重点选析他们的部分经典作品,教会学生学以致用。下编即第九章,选释了在世界音乐之林享有极高声誉的中国代表性音乐名作,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编写充分体现了课程本身的逻辑体系。
三、体例独特。与国内同类教材相比,《世界名曲赏与析》的编写体例较为独特。该书每一章节前均有内容提要与学习目标提示,章节末则有对本章节学习内容的小结,同时附有思考与练习,有极强的“教材性”。此外,增设了拓展性阅读导航等内容,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也是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而在这中间,教材建设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尽管该教材还存在诸如对外国著名音乐家及代表作品介绍较多而对中国古往今来经典音乐作品介绍较少等问题,但该书的作者,基于教书育人与科学研究相互促进的思想认识和事业追求进行的积极探索,值得鼓励与肯定。同时,我们盼望更多有着创新特点、能体现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教材问世。
以上是以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