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编

“鱼盐所出”:先秦齐人的海洋资源开发

一 “贝丘”遗存

二 渤海湾南岸殷商盐业基础

三 “盐”与“海物”:齐国的资源优势

四 “擅海滨鱼盐之利”与齐的富强

五 《管子》“海王之国”理想

六 “正盐img”的制度开创意义

七 齐国盐业与盐政的考古学考察

齐文化的海洋因子

一 齐地早期方术之学

二 齐人早期航海实践

三 “齐景公游于海上而乐之,六月不归”

四 邹衍的天下观和海洋观

五 “大瀛海”即“大洋”说

范蠡故事

一 “范蠡浮海出齐”

二 “耕于海畔”的实业史分析

三 《养鱼法》和《养鱼经》

四 “鸱夷子皮”疑议

五 关于“范蠡之学”

上编

秦始皇“东有东海”

一 “八神”祭祀

二 琅邪台

三 三神山追求

四 “海上”议政

五 “梦与海神战”

六 “连弩”与齐“习弩”“善射”者

七 “沙丘同载鲍鱼回”:秦始皇最后的行程

向往与追念:秦地海洋复制

一 秦宫“海池”

二 秦始皇陵地宫设计之一:水银“大海”

三 秦始皇陵地宫设计之二:“人鱼膏”烛

航海家徐巿

一 方士的航海实践

二 大鱼·巨鱼·大鲛鱼

三 徐巿船队的航线

四 徐巿“止王不来”

五 “童男女”的神秘意义

秦二世东巡

一 秦二世两次经行齐地

二 秦二世的巡行速度

三 齐地“并海”交通建设

“仓海君”传说

一 张良“东见仓海君”

二 “仓海君”身份疑议

三 “沧海壮士”

田横“海岛传声”

一 田横的“海中”割据

二 田横五百士

三 “田横岛”纪念

汉武帝“东巡海上”

一 《封禅书》记载汉武帝“行幸东海”事

二 礼日成山

三 海水祠

四 令言海中神山者数千人求蓬莱神人

五 会大海气

六 “文成将军”和“五利将军”:齐方士的再次活跃

七 《朱雁之歌》

杨仆击朝鲜楼船军“从齐浮渤海”

一 杨仆远征战绩

二 楼船军的构成与作战形式

三 “楼船”形制

四 杨仆楼船军的规模

五 杨仆楼船军的航线

六 齐“楼船”基地

“博昌习船者”考议

一 卜式:“臣愿父子与齐习船者往死之”

二 “齐习船者”:造船史研究者的关注点

三 “习”的字义兼说“习船”技能

四 “齐习船者”与杨仆击朝鲜楼船军“从齐浮渤海”事

五 关于“博昌习船者”

六 卜式愿与“齐习船者”往死南越的航路

吕母暴动与青州“海贼”

一 “海垂”、“海崖”、“海濒”:行政难题

二 航海能力与维护独立性的可能

三 琅邪女子吕母“引兵入海”

四 “海贼”的发生与活跃

五 居延简文所见“临淮海贼”

六 “海贼”的海上运动战

七 “海贼”与陈寅恪所论“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

中编

说“黄、腄、琅邪负海之郡”

一 秦史记录中的“黄、腄、琅邪负海之郡”

二 主父偃说的由来

三 齐地主要经济优势

四 “秦始皇攻匈奴”“造船和补给基地”说辩议

齐地“并海”交通

一 秦始皇“并海”行迹

二 汉武帝“并海”行迹

三 “并海”与“并海上”

齐人的海洋航运

一 “少海”和“幼海”

二 齐人“海上”“败吴”

三 “海北”朝鲜航路

四 “渤海贼”与“渤海妖贼”

五 早期东洋交通

六 青、兖“大作海船”

七 经行齐海域的南北交通

齐人的浮海迁徙

一 王仲“浮海东奔乐浪山中”

二 辽东“浮海”移民

三 “从辽东还”“浮海还郡”现象

四 孙吴船队“虏得男女”

五 朝鲜“亡人”问题

战国秦汉即墨形势与齐人的海洋开发

一 “三齐”说与即墨的地位

二 “临菑、即墨”并说的意义

三 “琅邪、即墨”并说的意义

四 关于“琅邪、即墨之饶”

五 田单据即墨抗燕的海洋地理学理解

六 胶东王都即墨

七 即墨“实表东海”“流光千载”

琅邪的地位

一 越王勾践“治琅邪”

二 秦皇汉武“琅邪”之行

三 “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的出发港

四 “填夷”命名与“亶洲”、“东夷”航路

五 “秦东门”与琅邪的空间关系

六 南洋“琅邪”说

齐地的盐产与盐政

一 齐地私营盐业

二 齐地官营盐业

三 齐地“盐官”设置

四 徐偃矫制

五 “皓皓乎若白雪之积,鄂鄂乎若景阿之崇”

六 盐运及其管理

下编

南洋通道与齐文化

一 齐人航海家参与南洋航道开通的可能性

二 南海的“琅玡”

三 “东海”、“琅邪”与佛教的早期文化介入

四 山东汉画象所见“璧流离”

“东海黄公”:齐学·滨海巫术·滨海艺术

一 东海黄公,赤刀粤祝

二 戏剧萌芽,戏剧雏形

三 海上方士的表演

四 《肥致碑》“海上黄渊”

五 “东海黄公”、“安期生”与“青徐滨海妖巫”

六 “黄公”与“黄神”、“黄神使者”

七 关于“有白虎见于东海”

“北海出大鱼”:海洋史的珍贵记录

一 成哀时代渤海“出大鱼”事件

二 最早的鲸鱼生命现象记录

三 《续汉书》:“东莱海出大鱼”

四 《淮南子》:“鲸鱼死”

五 《论衡》:“鲸鱼死”

六 大鱼“暍岸侧”记录

齐地“海溢”灾害的历史记忆

一 “勃海水大溢”:“目前所知最早的海啸”

二 新莽时代“勃海”“海水溢”

三 东汉“勃海海溢”及灾情记录

四 海溢—海啸

五 “陨石—海啸”现象

六 灾难史视野中的齐地“海溢”

齐人与海:《史记》的海洋视角

一 先古圣王的“东海”行迹与司马迁“东渐于海”的史学考察

二 秦皇汉武“入海”故事与司马迁的“海上”体验

三 “伏波”“横海”事业的记录

四 司马迁“海上”行旅体验与《史记》的“奇气”

齐人与海:《汉书》的海洋纪事

一 “天下”与“海内”

二 “削之会稽”,“夺之东海”:削藩战略的重要主题

三 “楼船”远征

四 汉武帝“海上”之行的历史记录

五 建章宫“海中神山”模型

六 田肯论齐地“近海”之“饶”

七 班固《览海赋》疑问

徐幹《齐都赋》的蓝色意境

一 徐幹的“齐气”

二 “沧渊”无垠无鄂

三 海产“宝玩”

四 “蒹葭苍苍”,水禽“群萃”

秦汉齐海港丛说

一 徐乡

二 黄

三 之罘

四 成山

五 琅邪

附论

汉代的“海中星占”书

一 《艺文志》“天文”题下的“海中星占”书

二 “海人之占”说

三 《日知录》“海中”“中国”说

四 《汉书》“海中”语义

五 《淮南子》:“乘舟而惑者”“见斗极则寤”

六 关于书题所冠“汉”与“海中”的意义

汉代“海人”称谓

一 “海人”与海洋学的进步

二 《说苑》“海人”故事

三 “海人”传递的神异知识

四 齐“习船者”与“海人”的技能

五 “海人”与“山客”

六 关于“海人之仄陋”

主要参考书目

本课题相关研究成果目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