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元阳县卷)
- 马翀炜本册主编
- 941字
- 2021-03-30 04:25:25
第三节 元阳县民族人口分布
元阳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南岸,县政府驻地南沙距省会昆明284公里,距州府蒙自91公里,东西横距74公里,南北纵距55公里,总面积2189.88平方公里。2012年年末人口密度为197人/平方公里。
2012年年末,元阳县总人口 435315人。其中:男232899人,占总人口的53.5%:女202416人,占46.5%;农业人口408518人,占93.84%;非农业人口26797人,占6.16%。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97人。世居哈尼、彝、汉、傣、苗、瑶、壮七个民族。汉族48568人,占11.16%;少数民族386747人,占88.84%。其中:哈尼族236428人,占总人口的54.31%;彝族101902人,占23.41%;傣族19160人,占4.40%;苗族15373人,占3.53%;瑶族9698人,占2.23%;壮族3953人,占0.91%。人口出生率13.44‰,死亡率6.39‰,自然增长率7.05‰。[12]
表1-2 元阳县2012年年末分民族人口统计
以海拔作为参照系,元阳县民族分布的基本格局是:海拔200—600米是傣族分布;海拔600—800米是壮族分布;海拔1000—1400米是汉族、彝族分布;海拔1400—1800米是哈尼族分布;海拔1900—2000米主要是苗族、瑶族分布。哀牢山区民族立体分布的格局,充分展示了元阳县“多元一体”的和谐文化大背景。由此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景观,如哈尼族的梯田文化、彝族的火文化、傣族的水文化、苗族的芦笙文化、瑶族的盘古文化、壮族的铜鼓文化;哈尼族的“矻扎扎”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踩花山”、瑶族的“盘王节”、壮族的“三月三”等传统节日;哈尼族的领褂和黑色长裤、彝族的日月系腰服饰和鸡冠帽、傣族的银袍服饰(上衣)和花腰服饰、壮族的衣裙飘带、瑶族的马尾帽、苗族的百褶裙等民族服饰;哈尼族的“棕扇舞”、彝族的“乐作舞”、苗族的“芦笙舞”、傣族的“孔雀舞”等民族民间歌舞。
民族节日是传统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元阳县的哈尼族按月序有正月“封火神”;二月祭寨神“昂玛突”;三月祭山神“波玛突”;四月“开秧门”;五月有“牛纳纳”;六月祭天神“矻扎扎”节;七月驱邪避鬼“纳梭勒”;八月尝新节“合息扎”;九月祭仓神“车波突”;十月庆丰收“十月年”;十一月过白天与夜晚时辰相等的“托资”节;十二月冷季尽头“党扎扎”(也称过老年)。除此之外还有祭梯田水神、增神、村寨法神、纠纷神、奠基神等仪式活动。这些节日活动,往往与体育竞技、磨秋、荡秋千、农耕歌舞交叉在一起,集传承、娱乐、风味品尝为一体,是具有参与性、考察性、研究性的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