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元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建设

一 生态移民

20世纪70年代,元阳县政府投资修建了流量为0.5立方米/秒、全长13公里的黄草坪大沟,组织该县逢春岭乡各族人民到下半山土地资源丰富、光照充足的热区黄草坪开垦荒地1000多亩。从自然条件较差的高寒山区移民300余户到黄草坪组建了一个行政村,通过十几年的热区开发,该村成为元阳县的富裕村之一。这就拉开了元阳县生态移民扶贫开发成功的序幕。

元阳县地处亚热带山区,立体气候显著,土地和水热分布不平衡。而该县各民族人口分布也呈“金字塔”式,“金字塔”的下半部是海拔1300米以下的南亚热带地区,占全县面积的2/3,却只居住着全县1/3的人口,并拥有60万亩热区荒山待开发。宽广的热区土地,土质肥沃,是发展绿色产业最为理想的地区。既适合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一年可两熟;又适宜种植香蕉、荔枝、芒果、甘蔗、菠萝、木薯等热区经济作物。针对这一实际,元阳县提出生态移民扶贫开发的“221”工程构想:从人口密集的海拔1300米以上的高山区或半山区,有计划地组织转移10万人口到低山河谷热区开发荒山荒地20万亩,主要建设绿色产业,种植粮食、水果和经济林木。从高海拔地区迁移大量的人口后,将迁出地的山区半山区不适宜农耕地,调整为以种植经济林木为主,逐步营造20万亩水源林、薪炭林、涵养水源林,保持水土的生态环境。特别是要将长期以来因生态恶化、水土流失严重而造成的频繁、严重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遏制住,就必须下决心保护山区半山区的森林植被,把海拔1800米以上的耕地退耕还林,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恢复生态平衡。元阳县把生态移民扶贫开发的这一构想称为“221”生态移民扶贫工程。按照规划,在实施异地扶贫后,通过调整结构,合理配置人口资源和自然资源,做到“山顶戴帽子”(营造森林,恢复山区半山区植被),山腰种稻子(种植粮食),山脚拿“票子”(种植水果、经济林),并发展养殖业,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路子,使元阳县的各族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之路。

元阳县提出“221”工程构想之后,织组科技人员对全县124万亩热区土地进行异地脱贫规划,初步选定13个独立单体的60万亩热区土地作为元阳县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区。

1996年4月,省政府经济技术研究中心组织省级有关部门及专家在昆明对元阳县生态移民扶贫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审,通过了元阳县生态移民扶贫可行性研究报告。1996年5月,根据昆明评审会的评审意见,元阳县组织专业人员对异地移民扶贫项目进行筛选,初步选定呼山、风口山、哨普山、路那山4个单体为首批生态移民扶贫地区,选定县内因低温、滑坡,水、电、路不通等因素,基本失去生存条件的4万贫困人口为转移人口。1996年7月,由省生态移民扶贫办组织专家评审通过,省政府正式将元阳县列为省级生态移民脱贫试点县,首期确定呼山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区为元阳县生态移民扶贫启动工程,从此,拉开了元阳生态移民扶贫建设的帷幕。

元阳县呼山移民开发区位于元阳县西北部,隶属元阳县南沙镇,距元阳县政府驻地南沙12公里,其山梁东西长17公里,南北宽4公里,土地总面积66552亩,可开垦面积4.3万亩。最高海拔1040米,最低海拔220米,年均气温21.1℃—24.7℃,年均降水量少于500毫米,气候炎热,属于典型干热河谷热带地区。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政府曾多次对呼山进行过开发。20世纪50年代末,主要以畜牧业开发为主。70年代,政府组织知青进行农业开发,后又组织呼山民兵团进行过大规模的开发,但历次开发都因干旱缺水而失败。80年代以来,元阳县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进行考察论证,最终发现了开发呼山关键的要素——引水工程。因此于1991年肥香村水利枢纽工程引水渠即者那大沟开工建设,1996年赛刀倒虹吸工程建成,同年7月正式拉开了呼山生态移民扶贫工程帷幕。

到2004年,工程完工历时8年。从开垦荒山到建造耕地,从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到村落、学校等都进行了综合式开发建设,建立了以三个新型自然村为基础的一个新行政村的格局。政府先后投入各种扶贫资金8065万元。呼山移民扶贫工程涉及元阳县15个乡镇63个村公所,居住在高山区自然环境恶劣的各民族先后移民了2135户10672人,共开垦了呼山热区土地3万亩,开垦出实际耕地面积2万亩。2009年种植甘蔗1.56万亩,产量6.9万吨,产值966万元,木薯3500亩,产值310万元,其他经济收入230万元;大牲畜存栏:牛100头,马12匹,猪882头,每年出栏441头。农业综合总产值达15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40元,基本实现了生态移民脱贫的目标。

团结自然村,也称1号村:人口迁出地是高山区4个乡镇,即新街镇移民24户96人,胜村乡(现并为新街镇)96户386人,牛角寨乡70户298人,黄草岭乡90户384人。该村共288户1164人,民族有哈尼族、彝族、汉族和壮族四个民族。

呼山自然村,也称2号村:人口迁出地是高山区四个乡镇,即小新街乡移民121户552人,攀枝花乡57户295人,黄茅岭乡61户295人,沙拉托乡73户267人。该村共312户1409人,民族有哈尼族、彝族、汉族、苗族和瑶族5个民族。

幸福自然村,也称3号村:人口迁出地是高山区3个乡镇,即逢春岭乡移民82户371人,嘎娘乡56户231人,马街乡144户624人。该村共282户1226人。民族有哈尼族、彝族和汉族3个民族。

以上3个新建村的村民又以来自同一个乡镇的农户作为村民小组编制组合,这样便于在迁入地生产生活方面的团结协作。

从退耕还林的生态建设来看,元阳县从2002年至2013年累计实施退耕还林32.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03年的25%提高到2013年的43.5%,10年提高18.5%。其中:2002年实施2.8万亩,2003年实施12.4万亩,2004年实施3万亩,2005年实施4万亩,2006年实施2.4万亩,2008年实施1万亩(封山育林),2009年实施0.5万亩(荒山造林),2010年实施1万亩(荒山造林),2011年实施1万亩(荒山造林),2012年实施1.8万亩(荒山造林),2013年实施2.6万亩退耕还林。项目重点布局于“三线、两河、两区”,“三线”指省道晋思线、元阳至红河公路及新街镇至大坪乡公路沿线,“两河”指红河流域和藤条江流域,“两区”指哈尼梯田旅游景区和滑坡隐患区。工程覆盖全县14个乡镇、101个村委会、17572户退耕户。

几年来,元阳县立足于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优势,在不同海拔地区因地制宜,培植特色经济林产业,在红河干热河谷培植印楝、桉树产业,在藤条江湿热河谷发展橡胶产业,在高海拔地区种植以桤木(水多瓜树)为主的水源涵养林,林下套种草果、板蓝根等经济作物,中半山区发展以杉木为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和以板栗为主的兼用型树种。十多年来,通过不懈努力,退耕还林区发生了巨大变化,森林覆盖率迅速提高,全县森林覆盖率从2003年的25%上升到了2013年的43.5%。

2003年以来实施的退耕还林政策,不仅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还使退耕农户的经济收入明显提高。林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1247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3.1亿元,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截至2011年,全县以杉木、桤树、桉树、西南桦为主的速生丰产用材基地面积达19.94万亩,其中桤木10.4万亩,杉木7.04万亩,桉树2.0万亩,西南桦0.5万亩。二是木本油料林基地初具规模。截至2011年,全县累计完成木本油料林基地建设3万亩,其中种植核桃2万亩,完成油茶造林1万亩。三是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11年,全县已建成特色经济林基地4.8万亩,其中种植天然橡胶3.8万亩,种植棕榈0.5万亩,板栗造林0.5万亩。四是以草果为主的林下经济建设成效显著。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为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截至2011年年底,全县累计发展面积达11.8万亩,其中种植草果10.8万亩,发展板蓝根1万亩。

二 梯田申遗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环境综合治理

2000年8月,在第二届“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高级研讨会”上,史军超研究员提交了《对元阳哈尼族梯田申报世界遗产的调查研究》和《打造世界顶级品牌——关于建立云南省申报世界遗产战略的建议和构想》两篇论文,在会上引起了反响。红河州委州政府领导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以元阳梯田为核心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正式纳入全州发展规划,并于2000年10月30日形成红政报[2000]141号文件,即《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将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请示》,并上报云南省人民政府。这是第一份关于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遗产的政府文件,也是申报过程正式步入正轨的重要标志。

2002年年初,红河哈尼梯田申报办又编制出台《红河哈尼梯田保护总体规划》,对世界遗产申报地元阳核心区的保护和发展作了科学规划,依法对哈尼梯田进行规范化管理。其中保护区范围是:元阳县新街镇、胜村乡、攀枝花和牛角寨乡4个乡镇,28个村公所,204个自然村,87481人,投影面积280平方公里,其核心区为132平方公里。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得到国务院、省州有关领导的重视,于2004年6月28日至7月7日在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清单。按照《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根据《红河哈尼梯田管理暂行办法》《红河哈尼梯田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以保护哈尼梯田的生态结构、民族文化、科学技术、梯田景观为主要目的,以生态保护、旅游观光、民族教育、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民族生态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区,相关单位主要开展了以下环境综合整治措施。

(一)保护与梯田环境相协调的传统村落民居[14]

元阳县县政府驻地南沙距省会昆明约300公里,距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建水85公里,距国家级口岸河口163公里,距红河州政府驻地蒙自80公里。南沙地处红河南岸的公路交通中心,特别是红河州随着“个旧—开远—蒙自经济区、昆河经济带、南部经济带”战略的实施,个旧至南沙二级公路、建水至南沙二级公路、南沙至红河三级公路、南沙至绿春三级公路开通后,将逐步成连接南北、贯通东西、出口越南的交通要地。从客源市场来看,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开发要求选在民族风情浓郁、民族特色强的地方,元阳正好就是这一类。有学者研究表明,中国城市居民旅游和休闲的出游市场随距离的增加而衰减,80%的出游市场集中在距离城市500公里范围内。因此,元阳的区位优势日趋凸显,为梯田文化旅游开发提供了优越的交通条件和潜在的客源市场。

20世纪90年代初期,元阳县敞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国内外许多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特别是1993年3月初,首届哈尼族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元阳考察民俗期间,来自9个国家的180余名中外学者参观了元阳梯田。从此,元阳梯田漂洋过海,以其独特的风光吸引海内外游客。因此,从2000年起,元阳县将发展旅游业提上议事日程,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5亿多元,改造景区国境公路、老县城步行街,建成梯田文化广场,建成箐口、普高老寨、大鱼塘等哈尼族梯田民俗文化村旅游景点以及哈尼族农耕文化展览馆一座,修缮勐弄土司府,建设坝达、多依树、老虎嘴梯田自然景点瞭望台三座等旅游设施。先后编制了《景区哈尼民俗文化旅游村(六个)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景区民族文化展示馆、游客接待中心、景区大门及停车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景区哈尼民俗风情步行街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景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元阳县哈尼族民俗生态旅游景区总体规划》《元阳县箐口哈尼族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村详细规划》等规划文本,并由省内旅游管理、规划设计等部门专家组评审通过。

客源市场是旅游业发展的原动力,是旅游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客源市场定位是开发旅游资源的重要部分,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旅游规划项目投资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客源市场由三部分组成,即国内市场、海外入境市场和国内出境市场。在梯田文化旅游规划中应侧重于前两个市场。城市和乡村的客源对旅游地的品位是不同的,乡下人对周围环境习以为常,向往的是都市里豪华的生活气息,而都市里的人却过惯了城市生活,到乡下去体验生活成为一种时尚。因此,元阳梯田文化生态旅游市场应定位于三级市场,即一级市场在海外及台港澳;二级市场在国内大都市里;三级市场在国内地州、县市。民族文化生态村是乡下人的生活缩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它能让都市里的人们满足求新、求异、求奇的旅游欲望。所以,在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过程中,切忌将城市里现代化的建筑模式照搬进来。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原则是必须与当地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以免破坏自然景观原貌;必须与当地人文环境协调一致,突出民族文化与山野特色。

蘑菇房是哈尼族传统民居最有特色的建筑形式,这是哈尼族迁移到亚热带哀牢山区为适应高温多雨的半山地带而将平碉式改进的建筑形式,即在平顶碉式建筑的土层平顶上竖立屋顶木架,并于其上铺盖四斜面或双斜面的茅草顶或稻草顶。在奠基石的上面用木夹板定型的泥土筑墙或土坯砌墙,从地面一层起有三层,顶层上面覆盖四斜面茅草顶,村落星罗棋布地散落在半山腰间,远望其形犹如朵朵蘑菇,故称“蘑菇房”。哈尼山寨犹如朵朵破土而出的蘑菇,在层层梯田环抱中显出神奇美丽、生机盎然的景观。夕阳余晖下闪闪的梯田和早晨哈尼山寨炊烟袅袅的蘑菇房,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的美景。但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人们物质财富的积累,哈尼人家庭生活得到了改善,其标志首先从房屋建筑上体现。加之自然环境的变迁,建筑用材山茅草逐年减少,部分梯田推广杂交稻后,稻草秆短小,不宜做屋顶覆盖的材料。人们一开始将屋顶的茅草或稻草层掀掉,搭起人字木架固定双斜面的石棉瓦,个别农户新建或重建房屋时,虽然不改变蘑菇房的内部结构,但以石头砌墙,顶层做成水泥平顶。到了20世纪末期,西部地区扶贫开发力度加强,蘑菇房成为落后的代名词,在当地政府彻底消除蘑菇房的口号下,哈尼山寨都变成白花花一片石棉瓦房,失去了往日哈尼村寨的特色。与此同时,随着元阳县梯田文化旅游的发展,蘑菇房与梯田和谐分布,成为梯田文化旅游资源特色。

鉴于这样的认识,2001年起,元阳县政府在箐口村进行了乡村旅游景点规划建设,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改造村内道路、排水沟、村内广场,并对61户已建成砖混结构的水泥房和水泥瓦顶,恢复成蘑菇房草顶的造型,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为了吸引游客,箐口村与其他村落环境的明显不同是,在晋思公路与进入箐口村的路口建了一座约200平方米的广场,场子中间竖立了一棵直径约80厘米、高约10米的石雕图腾柱,柱周围是牛、鱼、青蛙、田螺、螃蟹造型的石雕,在寨子脚的磨秋场旁也立有三棵石雕图腾柱,与传统的蘑秋桩成为文化整合场所。在村子南面的广场上建了一幢200多平方米土坯墙、蘑菇顶的哈尼族文化陈列室,室内陈列哈尼族历史文化与生产生活工具实物。陈列室门前的广场是民族歌舞表演的场地,其旁边的蘑菇草顶凉亭可观望错落有致的蘑菇房与层层延伸的梯田。这一切是以梯田申遗为契机,结合旅游开发对箐口村哈尼族文化符号的建构和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的具体表现。

有了箐口民俗村的改造经验后,从2008年起,元阳县启动实施哈尼梯田旅游特色村建设,使民族特色优秀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传承与展示。把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与旅游产业开发相结合,整合项目资金,提出了“一镇六村”的规划建设,即打造新街镇老县城的国际旅游城市,以箐口村为借鉴先后改造普高老寨、大鱼塘、全福庄小寨、牛倮普等实施旅游特色村建设,努力将梯田核心区的“一镇六村”打造成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整洁、民族文化浓厚、人民生活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民族文化旅游特色村。

(二)改造老城区与哈尼梯田广场建设

按照国际旅游山城的定位,对新街镇老城区全面实施排危、美化、减负工程,铺设4800平方米的青石板步行街、1300平方米水泥路,立面改造沿街住户外墙墙体2万多平方米,新街镇市容市貌及城市文化品位均有较大幅度提高。

元阳哈尼梯田文化广场是元阳县旅游产业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它对加速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造红河哈尼梯田旅游品牌、创造国际旅游山城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2年7月,开始全面实施哈尼梯田文化广场项目的工程建设,历经三个多月的努力,已完成对县电影公司、大礼堂、东方红旅社、饮食服务等部门及个体房屋的拆迁,共拆迁房屋面积达6852.6平方米;占地10000平方米的哈尼梯田文化广场已于2002年12月底全面完成,建设内容含蘑菇房、水池、蓬洞、雕塑、旗楼、青石板铺设及绿化、路灯等设施,其浓郁的地方民族设计风格、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社会各界特别是阿卡国际哈尼学会中外专家学者的赞誉。

(三)加强保护梯田的法制建设

2001年1月,成立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遗产办公室,同年10月申报办编制出台《红河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暂行办法》。2004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加强红河哈尼梯田核心区生态保护的议案》。4月30日,红河州第九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关于办理〈关于加强红河哈尼梯田核心区生态保护议案〉的决定》,将制定《红河哈尼梯田核心区管理条例》列入红河州民族立法规划。在条例出台前,建议州人民政府进一步完善红河哈尼梯田管理办法,加强管理。由州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红河哈尼梯田核心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规划》。将红河哈尼梯田核心区森林资源保护工程、红河哈尼梯田核心区水利灌溉工程、红河哈尼梯田核心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列为重点建设项目,认真做好前期工作,并逐步组织实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于2012年2月25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12年5月31日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批准实施。该条例对元阳哈尼梯田核心区的保护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是目前对元阳梯田保护最权威的法规。

(四)夯实旅游基础设施,改善梯田旅游环境

在旅游开发建设中始终坚持规划先行、保护与开发并重、科学合理利用资源的原则,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抓好旅游开发建设。结合村庄规划和哈尼梯田申遗工作,委托海口城市规划院对哈尼梯田核心区的82个村寨进行特色生态旅游村寨规划,做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保证规划的权威性指导作用。

2008年7月28日,世博集团公司与红河州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书。世博红河项目组自2008年8月6日经世博集团公司研究批准成立后,项目组工作以成立云南元阳世博哈尼梯田旅游开发公司为切入点,以世博红河战略合作项目调研为重点开展工作。支持和帮助公司完成了梯田景区勘测定界、勘察设计及通水、通电等设施建设。为完善旅游要素体系建设,逐步提升旅游接待和服务设施水平,提高元阳县的旅游接待能力,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景区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先后投入1亿多元,打造了集中展示哈尼梯田“四度同构”的箐口哈尼民族文化村和大鱼塘、普高老寨民俗村,对478户民房进行传统民居恢复,建成了哈尼文化陈列馆、休闲楼、文化广场及水碓、水碾和水磨等民族文化、农耕文化展示区。实施了新街镇梯田文化广场、步行街、“三线入地”、供排水系统等改造工程,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二是加快旅游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6680万元实施了多依树、坝达、老虎嘴景区及哈尼梯田保护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了元坪农村公路通畅工程、连接老虎嘴景区与多依树景区的旅游环线公路、元绿公路大鱼塘联络线及新街过境公路,投资总额近4亿元,景区条件有了质的改善。三是把新农村建设与梯田旅游开发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片区示范,整合资金、形成合力,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连片开发、整体推进”的思路,整合发改、财政、扶贫等部门资金,采取“多个管子进水,一个管子放水”的方式,将哈尼梯田核心区片“一镇六村”及25个村寨列入片区新农村示范建设项目,努力打造一批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新农村,箐口、大鱼塘、普高老寨三个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已建成,成为游客休闲、观光、度假的好去处。四是依托特色资源,广开招商门路,让优势资源与优势企业成功嫁接。为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元阳县解放思想,创新机制,改变单一的政府投入模式,实施“走出去”与“请进来”战略,先后引进了世博集团、昆明城建集团、云南西部投资开发公司等大企业入驻元阳参与开发旅游业。目前,投资5922万元的箐口游客服务中心项目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投资1.8亿元的哈尼王府海航酒店建设已完成投资2230万元,投资12亿元的“云之梦·ALILA”酒店已开工建设。通过“筑巢引凤”引进企业参与开发旅游产业,有效解决了旅游发展资金紧缺的问题,加快了旅游产业发展。

三 元阳县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治[15]

(一)环境监测

自古以来,元阳县以传统梯田农业生产方式为生计,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无工业污染。元阳县的社会环境监测始于80年代中期,1985年6月,州环境监测站对元阳县罐头厂产生的废水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外排废水中污染物pH值为6;化学需氧量为2755mg/L,超标26.55倍;悬浮物为381mg/L。1987年,开始对境内有污染的工业项目和具有破坏趋势的开发建设项目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新、扩、改项目及技术改造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

1991年,组织开展对县酒厂、罐头厂、砂砖厂等11户工业企业污染源调查,发现县酒厂烟尘超标8.1倍排放,废水超标237.35倍排放;县罐头厂废水超标26.5倍排放,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1995年,对全县工业废气、废水排放情况进行监测。发现县黄金公司选厂废水中,铅超标268倍排放,严重污染了金子河下游的水环境。据调查,全县全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为45.5万吨,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铅排放量10.2吨,化学需氧量190吨;工业废气排放量为3518万标立方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二氧化硫排放量119.8吨,烟尘排放量42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1.2万吨,排放量1.2万吨。1997年3月,由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牵头,县乡镇企业局、统计局等部门配合,再次组织对全县工业污染源进行调查,摸清了全县工业污染源的种类、产生、排放等基本情况。2003年,在县畜牧局的配合下,对全县畜禽养殖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基本掌握了畜禽养殖分布情况和畜禽粪便的利用、排放情况,为今后进行畜禽养殖,开展污染防治,推动生态示范区、生态村建设打下了基础。

2004年5月,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牵头,在县公安局、卫生局的配合下,对全县使用放射源情况进行专项调查和申报登记,查清有境内使用射线装置的单位14户,配置射线装置设备21台(闲置10台)。经过省、州环境保护局审查审批,13户使用射线装置的单位通过验收。2005年1月,对全县危险物进行申报登记,完成了19户医疗单位和1户汽车修理厂的申报登记,掌握了境内危险废物产生处理、利用的基本情况。至2005年12月,州环境监测站先后对境内10户企事业单位开展监测23次,其中废水监测16次,废气监测7次。出据监测报告14份,监测报告单9份,为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2004年,全县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23万吨,比1995年增长4.9倍,主要污染物排放为:铅排放量0.39吨,比1995年下降26.15倍;化学需氧量排放510.67吨,比1995年增长2.69倍;氨氮排放量0.43吨。工业废气排放量41778万标立方米,比1995年增长11.88倍,主要污染排放量为:二氧化硫排放量180.09吨,比1995年增长50.3%;烟尘排放量40.89吨,比1995年下降9.7%;粉尘排放量12.38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8.72万吨,比1995年增长7.27倍,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5.21万吨,占产生量的59.7%。

2005年,全县城镇生活污水产生量为59万吨,排放量59万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555.7吨,氨氮排放量51.9吨。城镇生活用煤消费量210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2吨,烟尘排放量4吨。城镇生活垃圾产生量5475吨(南沙),所产垃圾经过焚烧、填埋处理完毕。

(二)企业污染防治

2000—2005年“十五”期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等污染防治精神,为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对城区烟尘污染较大的元阳县铁合金厂,根据有关批复文件,已搬迁;同时,为完成省、州、县下达的全面达标排放考核企业云南慧丰实业公司、元阳县晨光淀粉公司和“达标排放再提高工程”元阳糖厂的治理达标排放工作,继续巩固达标排放成果;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寻求污染治理方案,积极协调和争取省、州污染治理资金,在各企业资金比较紧缺的情况下,各治污企业,累计投入废水治理资金398万元,共建设三套沉淀池、一套生物堆肥池,容积为8960立方米、10000立方米,以及5100平方米的生物堆肥场和生物复合厂各一个,对云南慧丰实业公司、元阳县晨光淀粉公司、元阳糖厂生产废水进行治理;而元阳县晨光淀粉、元阳县红泰糖业、元阳县红泰淀粉、云南慧丰实业、元阳县绿野淀粉、元阳县呼山石膏开发等公司,累计投资废气治理资金186万元,对锅炉进行改造、安装除尘设施,共七台套;致使云南慧丰实业公司、元阳糖厂生产废水、废气得到有效治理,通过监测验收达标,对元阳县晨光淀粉公司采取转向经营、限量生产后,达到了废水治理的目的,从而有效降低了废水、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量。

2000—2005年“十五”期间,工业废水排放量15310600吨,经过8套废水治理设施处理外排,其中达标排放量6621200吨,达标率43.25%,污染物化学需氧量10661吨,氨氮排放量2.84吨,铅排放量2.54吨;工业废气排放量130180万标立方米,经过11套治理设施处理外排,其中燃烧废气排放量84456万标立方米,工艺废气排放量45724万标立方米,烟尘排放量415.6吨,二氧化硫排放量578.4吨(燃烧排放358.2吨、工业排放220.2吨),粉尘排放量28.7吨。其间,化学需氧量去除量18382吨,铅去除量13825吨,烟尘去除量3450吨,粉尘去除量139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量438991吨。

2000—2005年,按照《红河州“十五”期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施意见》的要求,到2005年,州级下达元阳县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指标为:二氧化硫310吨,烟尘230吨,粉尘30吨,固废2万吨,化学需氧量840吨(其中工业300吨、生活540吨),氨氮64吨(其中工业4吨、生活60吨)。为确保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任务完成的措施:一是继续对省、州列入重点考核的两家企业和一家重点排污企业实施达标排放“再提高工程”及全面治理达标排放考核验收;二是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特别是对改、扩建项目通过实施“以新带老”,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三是全面推行排污申报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十五”期间共发放排污许可证10份、10家企业,其中发放正式许可证6家、临时许可证4家,未达标持证率40%);四是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宣传循环经济理念,企业治理污染和“三废”综合利用的力度不断加大。由于措施有力,监督检查到位,根据2005年年度统计数据表明,全县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除化学需氧量超标225吨州下达指标外,其余五项均低于总量控制指标。

2005—2010年“十一五”期间,元阳县环境监管逐步规范化和制度化。一是认真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把环保指标作为部门和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检验科学发展观是否落实的重要标准,作为经济发展是否“好”的标准。通过环保责任制的落实,逐步建立党委、政府重视,领导亲自抓,各单位分工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严格执行总量控制制度,实现总量控制目标是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基础,是走科学发展之路的重要标志。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健全节能减排责任制,把减排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企业。加大对污染源现场巡查力度,加大了打击力度,促使元阳县铁合金厂搬迁烟(粉)尘治理达标并通过考核验收,元阳天生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入325万元治理废水,分别完成了2008年、2009年220吨和110吨COD减排任务,2010年COD减排工程元阳县污水处理厂已于12月1日举行试运行庆典,力争通过30天运行,完成60吨COD减排任务。元阳华西黄金有限公司200吨选厂项目完工投入使用,并经验收。元阳英茂糖业有限公司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全面开展清洁生产企业工作,《清洁生产技术审核报告》已通过专家评审。总投资2921.77万元,库容量为41万立方米的城市垃圾处理场投入试运行,解决了南沙、新街镇垃圾乱堆倒、四处飞扬现象。“十一五”期间,全县污染防治创历史新高,排污总量得到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控制在“十一五”目标内。三是加大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的执行力度,提高准入门槛,控制新增污染源,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杜绝新上已淘汰的污染项目,防止把“招商”变为“招污”。2006年至今共审查、审批了56个(其中报告表19个,登记表37个),为19个建设项目进行选址,取缔和否定了废旧轮胎炼油等污染严重、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6个,确保环评执行率100%。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环境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重点对2008年以来的建设项目环评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清理检查,共清出39个项目(其中有5个项目不需要办理环评手续)未履行环评手续,已致函环评审批手续,已有14个项目办理,其余在办理中。在把好建设项目审批关的同时,为确保“三同时”执行率达100%,组织验收了元阳县铁合金厂2号炉除尘器,已通知十余家企业上报验收材料。四是认真履行辐射环境监管职能。17家卫生部门有23台(损坏或停用12台)放射线装置,元阳英茂糖业有限公司2枚放射源。实施辐射安全许可证制度,3家持证,15家待发,通过清理规范和实施许可证,促进辐射环境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保障辐射环境安全。五是严格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禁超证排污和超标排污,将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削减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重点排污企业,并与工商部门联合实行排污许可证年检制度,元阳英茂糖业有限公司等15家重点工业污染源企业实行了排污许可证制度并基本保持达标排污。六是加强排污费征收促进治污减排。5年共征收186万元,超额完成1万元。通过排污费征收,增强了排污企业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意识。

综上所述,位于云南省南部的元阳县,其境内群山连绵,沟壑众多,森林茂密,人们因地制宜,发展起了梯田稻作农业。元阳县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森林,曾经过“大炼钢铁”时期的乱砍滥伐而急剧减少,后通过“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而大为改善。近年来,梯田环境由于杂交稻的种植、外来生物的入侵以及水田改旱地等因素而遭到了破坏。针对于此,元阳县政府采取了生态移民、梯田申遗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环境综合治理、环境监测与防治等措施来保护梯田,为元阳县生态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 黄绍文等:《哈尼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49页。

[2] 同上书,第48页。

[3] 元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元阳县志·1978—2005》,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4] 同上书,第35页。

[5] 同上。

[6] 元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元阳县志·1978—2005》,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7] 元阳县林业局提供。

[8] 元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元阳县志》,贵州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第49页。

[9] 元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元阳县志·1978—2005》,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37—38页。

[10] 元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元阳县志·1978—2005》,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第36—37页。

[11] 同上书,第31页。

[12] 元阳县地方志办:《元阳年鉴·2013》,德宏民族出版社2013年版,第46页。

[13] 元阳县志编纂委员会:《元阳县志》,贵州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第119页。

[14] 参见黄绍文《箐口:中国哈尼族最后的蘑菇寨》,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3—117页。

[15] 本节资料由元阳县环境保护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