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主題是虛構對象,屬於形上學研究,但不止於形上學研究。形上學有時又被稱為“玄學”,讓人有莫測高深之感,而“虛構對象”則似乎玄之又玄,讓人更難窺其妙。但其實這樣的看法多半帶著成見。形上學研究的是組成這個世界的事物(或對象)的基本類型和它們的性質,而“虛構對象”指的則是小說、神話、傳說、電影等虛構作品中描述的事物,如福爾摩斯、哈姆雷特、孫悟空和賈寶玉等。這些虛構對象無疑是我們經常談論的對象,有關於它們的形上學問題在於我們應否承認這些對象的本體論地位,也就是:(i)應否認為它們構成這個世界(或至少思維對象界)的一個部分;以及(ii)如果應該,這些對象的共同特性為何。對(i)這個問題給出肯定答案的人屬於實在論者,給出否定答案的人則屬於反實在論者。反實在論者沒有必要回答(ii)這個問題,而實在論者對(ii)所給出的答案則不盡相同。

我說這本書不止於形上學的研究,因為對於虛構對象的言談、思維感知和推論也是我們日常生活、甚至嚴肅科學的一部分。《紅樓夢》的讀者評論賈寶玉的性情與言行,秦始皇和許多古代許多皇帝都追求虛妄的長生不老藥,科學家則對於不存在的無摩擦力運動物體做出預測與推論,這些言談的指稱是什麼?這些言談的內容如何理解?與這些對象有關的心理現象的意向性如何解釋?有關於它們的推論與預測如何可能?甚至,我們如何可能知道任何有關於它們的任何事情?這些問題分別是當代語言哲學、心靈哲學、邏輯學、形式語意學以及認識論中的重要問題。基於這個繁複性,這本書因而有著複雜的跨哲學領域特性,對問題的討論與處理也相對不容易。

從文獻上看,西方哲學對於虛構對象的討論始自柏拉圖的某本對話錄;從時間上看,真正對於這個問題的熱烈討論則開始於1個多世紀之前。1個世紀的時間雖然不長,但隨著文明與理智的進步,相關的討論的張力與複雜度卻越來越強。因而,對於一個發展了1個多世紀的當代哲學主題來說,想要全面掌握相關的文獻,不僅非常困難、也是一件折磨人的事,但徐敏在這一方面所下的功夫顯然值得掌聲鼓勵。這本書對於虛構對象反實在論的許多大家-如羅素、弗雷格、亞當斯、布洛克、辛迪卡、馬爾庫斯、拉珀波特、以及最近的埃弗雷特-的觀點都做了適當程度的討論與評價,更對許多虛構對象實在論的學者-如梅農、沃爾特斯多夫、帕森斯、扎爾塔、刘易思、范英瓦根、湯姆逊等人-的觀點做了深入的分析和評論。特別難得的是,許多這方面的理論,特別是羅素、帕森斯、扎爾塔和刘易思的理論,都涉及了繁複的數理邏輯背景和深刻的語言哲學與心靈哲學分析,對這些理論的掌握與評估其實都相對困難。但在我看來,無論從廣度或深度上看,徐敏對這些文獻的的掌握都是很不錯的,這一點尤其值得推薦。我相信,讀者們在讀完這本書後,對於過去一百多年來有關虛構對象的哲學討論,一定能夠有一個全面且深刻的理解。對於將來想要更深入研究這個主題的讀者來說,我確信這是一本很深入的導讀和評論書籍。

但這本書還不止是一本有關於虛構事物的導讀和評論性書籍。首先,這本書還包含了一個討論形上學方法論的專章(第二章),這對於將來有志於研究哲學問題-不論是不是形上學的問題,也不論是不是有關於虛構對象的問題-的學生和學者來說,無疑都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哲學-特別是形上學-的討論往往讓人有抽象的感覺,但一旦落實在方法論上,高度抽象的討論也就能展露出其嚴謹學科的面貌。簡單的說,哲學(包括形上學)的方法也就是推論出最佳理論的溯因推理方法;掌握了這一點,研究哲學的人就能夠觸類旁通,從一斑而窺其全豹。其次也是最重要的,這本書還有一個明顯不同於一般中文哲學著作之處:作者花了至少1/4的篇幅,仔細地闡述了他對於虛構對象所抱持的實在論想法,以及一些與虛構對象的言談有關的語言哲學問題。基本上,徐敏的觀點是個實在論的觀點;不過,有關於他的理論的細節則請容許我在此賣個關子,讓讀者們自己去發現。讀完這本書後,讀者們或許不會完全同意徐敏對於虛構對象的看法,但正如徐敏所說,他的目的只是想「對世界的結構給出某種理解的框架,並與其他的框架進行競爭」。我知道這本書所提出的“合取創造主義”是當代華人世界哲學家第一次對虛構對象所提出的哲學理論,也期待這個理論將來能夠在哲學的全球化討論中與其他的理論框架進行競爭。

從他還在廣州中山大學做博士生到現在,我和徐敏已經相識十多年了。十多年來,我們一直保持著聯繫,我也因而知道他是一位凡事執著而又認真的學者。我自己在虛構對象的問題上曾經作過數年的研究,也寫過一本博士論文和幾篇期刊文章。但和徐敏相比,我自知我研究的熱情與對於文獻的追蹤毅力都遠不及徐敏。當代華人哲學學者中,有些人是極為低調但極為認真地在從事學術的研究,徐敏就是我所知道的其中一位。根據我對徐敏過去學術發表的了解,這本書是他過去十多年來研究成果的結晶,許多部份則是對他在多個期刊上發表的論文的進一步擴充。基於這些了解,我很想說我閉著眼睛都能推薦這本書,但基於對讀者的道義,我還是仔細地讀了這本書。我的結論是:無論從章節編排的合理性、文字表達的清晰性、寫作觸及面的廣度、對相關文獻理解的深度與正確性、作者理論的創新性、書中論證的強度、對不同意見評析的準確性,或對於邏輯分析工具的熟練應用程度來看,這都是一本中文哲學界難得的成熟作品。我因此可以很負責任地強烈推薦這本書的出版,也十分期待它的問世。

王文方

台灣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