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看透“钱”的本质——关于货币的财经常识

货币从贵金属货币变成纸币,变成法定的不可兑换货币,它是一个进步,因为交易容易了,不需要当啷地背那个钱了,但是它也蕴含着现代经济的巨大的危险,就是经济可能开始变得不稳定,而且很难察觉,一开始的时候很难察觉,等到通货膨胀一起来,又很容易找到各种理由去有意无意掩盖通货膨胀的真正的根源。都说商人太坏,太贪婪,把东西卖得这么贵。商人任何时候都想把东西卖贵,问题是什么时候他能如愿以偿呢?为什么有的时候他卖不贵呢?货币在起作用。

——周其仁(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著名经济学家)

货币起源:“钱”是怎么来的

谈到金融,就不能不谈到“钱”。

魏晋时期有一个重臣王衍,字夷甫。王夷甫是“竹林七贤”之一王戎的胞弟,和王戎一样是闻名的风流名士,为人清高,从不说及“钱”字。他为官清廉,视钱为堕落肮脏的化身,从来不碰。一日,他的妻子想试一试他,就把铜钱串起来在他的床边绕了一圈。王夷甫醒来,无法下床,便大声呼叫婢女:“快拿开阿堵物!”“阿堵物”,是当时人的口语,意思是“这个东西”。由于王衍的这个典故,从此,“阿堵物”成了“钱”的别名,并且带有轻蔑的意味。“钱”,实际上就是货币的俗称。世人对它褒贬不一,有人把它与宝贵的时间相提并论:时间就是金钱;也有人视为粪土,大骂它是人类灵魂的迷药。那么,钱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实际上,“钱”就是货币的俗称。货币是开启金融学的一把钥匙。虽然我们每天都要与货币打交道,但真正了解它的人并不多。比如说,你能想象随处可见的玉米、贝壳、石头曾经是叱诧风云的“钱”吗?

在太平洋某些岛屿和若干非洲民族中,以一种贝壳——“加马里”货币来购物,600个“加马里”可换一整匹棉花。再如美拉尼西亚群岛的居民普遍养狗,所以就以狗牙作货币,一颗狗牙大约可买100个椰子,而娶一位新娘,必须给她几百颗狗牙作礼金!在太平洋加罗林群岛中的雅浦岛,这里的居民使用石头货币。

为什么狗牙和石头也能成为货币?货币为什么能买到任何东西?要解开货币的有关疑问,就必须了解货币是怎么来的。

货币的前身就是普普通通的商品,它是在交换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是商品,但又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商品。货币出现后,整个商品世界就分裂成为两极,一极是特殊商品——货币,另一极是所有的普通商品。普通商品以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的形式出现,而货币则以价值的体化物或尺度出现,普通商品只有通过与货币的比较,其价值才能得到体现,所有商品的价值只有通过与货币的比较之后,相互之间才可以比较。

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过程中分离出来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自然结果。原始社会后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原始公社之间出现了最初的实物交换。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商品交换逐渐变成经常的行为。但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常会出现商品转让的困难,必然要求有一个一般等价物作为交换的媒介。

美国著名的金融学家米什金在其著作《货币金融学》中提到,任何履行货币功能的物品必须是被普遍接受的——每个人都愿意用它来支付商品和服务。一种对任何人而言都具有价值的物品是最有可能成为货币的。于是,经过长期的自然淘汰,商品货币发展到后期,人们自然地选择金银等贵金属作为支付货币。在绝大多数社会里,作为货币使用的物品逐渐被金属所取代。使用金属货币的好处是它的制造需要人工,无法从自然界大量获取,同时还易于储存。数量稀少的金、银和冶炼困难的铜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金属。

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逐渐建立了更加复杂而先进的货币制度。人们开始铸造重量、成色统一的货币。这样,在使用货币的时候,既不需要称重量,也不需要测试成色,方便得多。货币上面通常印有国王或皇帝的头像、复杂的纹章和印玺图案,以防伪造。

中国最早的金属货币是商朝的铜贝。商代在我国历史上也称青铜器时代,当时相当发达的青铜冶炼业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交易活动的增加。于是,在当时最广泛流通的贝币由于来源的不稳定而使交易发生不便,人们便寻找更适宜的货币材料,自然而然集中到青铜上,青铜币应运而生。人们将其称为铜贝。随着冶炼技术的发达,铜不再是稀贵的金属,人们开始用更加难以获得的金和银作为铸造货币的金属材料。此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金银都是被普遍使用的货币。16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大量来自美洲的黄金和白银通过西班牙流入欧洲,金银货币更加得到了在世界范围内流通。

在金融学中,由贵金属或其他有价值的商品构成的货币统称为商品货币。在人类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几乎在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中,商品货币都发挥了交易媒介的功能。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商品货币还是被淘汰了,原因在于金属货币太重了,使用不方便,并且流通困难,很难从一地运送到另一地。因此,纸币也就应运而生了。

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出现了一种“交子”,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初年,成都一带商业十分发达,通货紧张,而当时铸造的铁钱却流通不畅。于是当地16家富户开始私下印制一种可以取代钱币、用楮树皮造的券,后来被称作“交子”。当地政府最初想取缔这种“新货币”,但是这种“新货币”在经济流通中作用却十分明显,于是决定改用官方印制。但是“交子”的诞生地却一直没人发现。后据历史考证,“交子”最早在成都万佛寺内印制。《成都金融志》中说:“北宋益州的‘交子铺’实为四川历史上最早的货币金融机构,而益州的交子务则是最早由国家批准设立的纸币发行机构。”“交子”的出现,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的不足,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业绩。此外,“交子”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今天,我们已经不用金元宝或银锭、铜板买东西了,而是用一些“纸”。这些“纸”的价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它却有神奇的力量,可以换来任何你想要的东西,甚至连黄金也可以交换,这似乎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在商品货币时代,金属货币使用久了,就会出现磨损,变得不足值。人们就意识到可以用其他的东西代替货币进行流通,于是就出现了纸币。纸币在货币金融学中最初的定义为发挥交易媒介功能的纸片。最初,纸币附有可以兑现金属货币的作用,但是最后演变为不兑现纸币。不兑现纸币是不能兑换成黄金或者白银的,但它却拥有同样的购买力,因为它的购买力源于政府的权威和信誉。只要政府宣布它为法定偿还货币,那么在支付债务时,人们都必须接受它,而不必再把它转化为金属货币后再支付。这样一来,纸币比金属货币轻得多,流通方便,加上不需要耗费昂贵的原材料,于是很快就被人们接受了。

事实上,接受纸币也是需要一些条件的。只有人们对货币发行当局有充分的信任,并且印刷技术发展到足以使伪造极为困难的高级阶段时,纸币方可被接受为交易媒介。

纸币出现的另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由此建立的法定货币体制彻底摆脱了黄金和白银对货币总量的制约,这使得当局对货币的控制更加有弹性,更加灵活。如果这样,政府可以无限制地增加货币供应来获得政府收益。当然,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问题逐渐被引导到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上。凯恩斯对此曾说:“用(通货膨胀)这个办法,政府可以秘密地和难以察觉地没收人民的财富,一百万人中也很难有一个人能够发现这种偷窃行为。”而这些都是建立在以不兑现纸币为基础的法定货币体制之上的。

其实严格来说,纸币并不是货币,因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纸币由于没有价值,不是商品,所以也就不是货币。在现代金融学中,纸币是指代替金属货币进行流通,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今天我们使用的人民币或者美元等都是由国家信用作为保障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而纸币本身没有和金属货币同样的内在价值,它本身的价值也比国家确定的货币价值小得多,它的意义在于它是一种货币价值的符号。因为它可以执行货币的部分功能: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部分国家的纸币还可以执行世界货币职能(如美元、欧元、人民币等)。纸币的发行量由国家决定,但国家不能决定纸币的实际价值。

货币演化:从“以物易物”到“以钱易物”

《周易·系辞传》里说到:“日中为市,召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而货通。”这里说的就是以物易物的场景。它的意思是,中午的时候形成市场,把附近的很多货物都聚集起来,人们前来进行交换,各自进行交易后离开,每个人都得到了自己需要的货物。

在以物易物的年代,货币是如何产生的呢?人们在以物易物时,有一些东西却无法公平交换,比如一张弓和一张羊皮。为了达成等价的交换,人们就用一种其他的东西作为交换的媒介,比如法国人用兽皮,阿兹特克人用可可豆,印度原始居民用杏仁、玉米等等,这些东西就是原始的商品货币。从此,人类开始以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结束了单纯“以物易物”的年代。

关于货币的演化,让我们先来听听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讲述的关于雅浦群岛的故事吧。

太平洋加罗林群岛中有个雅浦群岛,岛上不出产金属,人们使用打制成圆形的石头作为交换媒介,岛民们把这种当货币使用的圆石叫作“费”。

刚开始时由于小岛上居民们的需求量不大,大家都以各自的出产互相交换所需物品,公平买卖。随着岛屿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商品流通规模随之增加。现有的“费”数量明显不够,岛上居民需要更多的“费”来衡量交易物品的价值。由于采集、打磨石头是一件很费工夫的事情,于是雅浦群岛出现了类似“铸币厂”的地方。

随着岛上商品经济的发展,“费”的使用已经极大地制约了商品流通。于是人们想出了个办法,在岛上发行一种可以代表“费”的纸币。为了便于计算,纸币的面额一般为100费、50费、20费、10费、5费、2费、1费、0.5费、0.2费、0.1费等。这样一来,商品流通效率提高,各地物产、贸易量增加,岛上居民收入提高,就业率也保持稳定增长。

通过小岛的实例,形象地描述了货币的演进过程。货币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等数次转变。货币的“祖先”脱胎于一般的商品。

某些一般的商品由于其特殊的性能,适合用作交易媒介,于是就摇身一变成了商品家族的新贵——货币。比如贝壳,今天的人们已经很难想象它曾经是叱咤风云的“钱”。除了贝壳,还有龟壳、布帛、可可豆、鲸鱼牙,甚至玉米等,都曾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时代充当过货币。后来,取代实物货币的是金属,比如金、银、铜、铁等,它们都曾长时间扮演过货币的角色。在金属货币之后诞生了纸币,也就是所谓的信用货币。

货币的发展一共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1.物物交换

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物物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以一头羊换一把石斧。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

在人类早期历史上,“贝壳”因为其不易获得,充当了一般等价物的功能,“贝壳”因此成为最原始的货币之一。今天的汉字如“赚”“赔”“财”等,都有“贝”字旁,就是当初贝壳作为货币流通的印迹。

2.金属货币

早期的金属货币是块状的,使用时需要先用试金石测试其成色,同时还要称量重量。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逐渐建立了更加复杂而先进的货币制度。古希腊、罗马和波斯的人们铸造重量、成色统一的硬币。这样,在使用货币的时候,既不需要称重量,也不需要测试成色,无疑方便得多。这些货币上面带有国王或皇帝的头像、复杂的纹章和印玺图案,以防伪造。

铜贝产生以后,是与贝币同时流通的,铜贝发展到春秋中期,又出现了新的货币形式,即包金铜贝,它是在普通铜币的外表包一层薄金,既华贵又耐磨。铜贝不仅是我国最早的金属货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货币。

3.金银

西方国家的主币为金币和银币,辅币以铜、铜合金制造。随着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量逐渐增大,到15世纪时,经济发达的佛兰德斯和意大利北部各邦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恐慌。从16世纪开始,大量来自美洲的黄金和白银通过西班牙流入欧洲,挽救了欧洲的货币制度,并为其后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起步的条件。

4.纸币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属货币同样显示出使用上的不便。在大额交易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属货币,其重量和体积都令人感到烦恼。金属货币使用中还会出现磨损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自从人类使用黄金作为货币以来,已经有超过两万吨的黄金在铸币厂里,或者在人们的手中、钱袋中和衣物口袋中磨损掉。于是作为金属货币的象征符号的纸币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为宋朝年间于中国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

目前世界上共有两百多种货币,流通于世界190多个独立国家和其他地区。作为各国货币主币的纸币,精美、多侧面地反映了该国历史文化的横断面,沟通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经济交往。目前世界上比较重要的纸币包括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等。

5.新货币形式

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我们对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也已经不感到陌生了,但新的货币形式还将不断出现。

货币如同魔术师的神秘魔术,它神奇地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调动着人们的欲望,渗透到每一个角落,用一种看不见的强大力量牵引着人们的行为。我们要正确认识货币,更要正确使用货币。

货币职能:钱究竟有什么用

远古时期,人类的祖先以狩猎为生。由于狩猎工具非常原始,捕获的猎物常常不够吃,所以猎物都是由部落统一分配的。后来,部落里有一个聪明的小伙子发明了弓箭,捕获的猎物就多了起来。但是这个做弓箭的人自己亲自参加捕猎所获得的食物却没有他制作一张弓与别人交换得到的食物多,于是他索性不参加狩猎了,一心制作弓箭,然后与别人交换食物。于是,部落里由此出现了分工和交换。后来,随着分工的扩大,又出现了一些制作别的物品的人,他们也像这位聪明的小伙子一样拿自己制作出来的物品去交换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如果我们引入货币,情况又如何呢?这个小伙子通过制作弓箭,收取货币报酬。然后这个小伙子可以用货币买到任何他想买的东西,这样就避免了不必要的以物易物的时间。这个小伙子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用这些时间,他可以做他最擅长的事:制作弓箭。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货币大大降低了花费在交换物品和劳务上的时间,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效率。同时,它使人们可以专注于他们最擅长的事情,同样也可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因此,货币就是买卖的桥梁,是商品流通的中介。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中,货币承担着交易媒介的功能。从远古时期的贝壳,到后来的金银铜,再到纸币,再到现在的电子货币,货币的每一次进步都使买卖变得更加便利。

想要了解货币具有哪些功能,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货币。

1.价值尺度

正如衡量长度的尺子本身有长度,称东西的砝码本身有重量一样,衡量商品价值的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不能充当价值尺度。

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货币成为一般等价物,可以表现任何商品的价值,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量。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并不需要有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例如,1辆自行车值200元人民币,只要贴上个标签就可以了。当人们在作这种价值估量的时候,只要在他的头脑中有多少钱的观念就行了。用来衡量商品价值的货币虽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但是这种观念上的货币仍然要以实在的货币为基础。人们不能任意给商品定价,因为,货币的价值同其他商品之间存在着客观的比例,这一比例的现实基础就是生产两者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

商品的价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就是商品的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根据各种商品的价值大小,把它表现为各种各样的价格。例如,1头牛价值2两黄金,在这里2两黄金就是1头牛的价格。

2.交换媒介

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出卖者把商品转化为货币,然后再用货币去购买商品。在这里,货币发挥了交换媒介的作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在货币出现以前,商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货币出现以后,它在商品交换关系中则起媒介作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它由商品变为货币(W-G)和由货币变为商品(G-W)两个过程组成。由于货币在商品流通中作为交换的媒介,它打破了直接物物交换和地方的限制,扩大了商品交换的品种、数量和地域范围,从而促进了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的发展。

由于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使商品的买和卖打破了时间上的限制,一个商品所有者在出卖商品之后,不一定马上就买;也打破了买和卖空间上的限制,一个商品所有者在出卖商品以后,可以就地购买其他商品,也可以在别的地方购买任何其他商品。

3.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充当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储存起来的一种职能。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是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商品流通的初期,有些人就把多余的产品换成货币保存起来,贮藏金银被看成是富裕的表现,这是一种朴素的货币贮藏形式。随着商品生产的连续进行,商品生产者要不断地买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但他生产和出卖自己的商品要花费时间,并且能否卖掉也没有把握。这样,他为了能够不断地买进,就必须把前次出卖商品所得的货币贮藏起来,这是商品生产者的货币贮藏。随着商品流通的扩展,货币的权力日益增大,一切东西都可以用货币来买卖,货币交换扩展到一切领域。谁占有更多的货币,谁的权力就更大,贮藏货币的欲望也就变得更加强烈,这是一种社会权力的货币贮藏。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可以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起着蓄水池的作用。

4.支付手段

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如清偿债务、缴纳税款、支付工资和租金等)时所执行的职能。

因为商品交易最初是用现金支付的。但是,由于各种商品的生产时间不同,有的长些,有的短些,有的还带有季节性。同时,各种商品销售时间也是不同的,有些商品就地销售,销售时间短,有些商品需要远销外地,销售时间长。商品的让渡同价格的实现在时间上分离开来,即出现赊购的现象。赊购以后到约定的日期清偿债务时,货币便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开始是由商品的赊购、预付引起的,后来才慢慢扩展到商品流通领域之外,在商品交换和信用事业发达的经济社会里,就日益成为普遍的交易方式。

在货币当作支付手段的条件下,买者和卖者的关系已经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一方面可以减少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节省大量现金,促进商品流通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进一步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在赊买赊卖的情况下,许多商品生产者之间都发生了债权债务关系,如果其中有人到期不能支付,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整个信用关系遭到破坏。

5.世界货币

货币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由于国际贸易的发生和发展,货币流通超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于是货币便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作为世界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和银,而且必须脱去铸币的地域性外衣,以金块、银块的形状出现。原来在各国国内发挥作用的铸币以及纸币等在世界市场上都失去作用。

在国内流通中,一般只能由一种货币商品充当价值尺度。在国际上,由于有的国家用金作为价值尺度,有的国家用银作为价值尺度,所以在世界市场上金和银可以同时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后来,在世界市场上,金取得了支配地位,主要由金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国际货币充当一般购买手段,一个国家直接以金、银向另一个国家购买商品。同时作为一般支付手段,国际货币用以平衡国际贸易的差额,如偿付国际债务、支付利息和其他非生产性支付等。国际货币还充当国际间财富转移的手段,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可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例如,支付战争赔款、输出货币资本或由于其他原因把金银转移到外国去。在当代,世界货币的主要职能是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用以平衡国际收支的差额。

纸币:货币的价值符号

约翰·劳是18世纪欧洲的一个金融家,以推行纸币而闻名。当时,欧洲各国货币还是采用金属本位,市场上不是金币就是银币,总之没有纸币。因为欧洲人民都觉得跟黄金白银相比,纸币太不可靠了。但是,约翰·劳先生说:“不,纸币是一个国家繁荣的最好方法。”他的信念就是:“要繁荣,发纸币。”

1715年约翰·劳先生说纸币可以带来繁荣,可以轻松地还清债务。奥尔良公爵立刻听从了他的建议,授权约翰·劳这个英国人组建法国历史上第一家银行,发行纸币。在开业初期,约翰·劳先生坚守承诺,他的任何银行发行的纸币都可以立刻兑换相当于面值的金币,老百姓因此相信他的纸币是有价值的,争相持有。可是,到了后来,法国政府顶不住增发纸币的诱惑,纸币泛滥成灾,终于在1720年的某一天,人们发现纸币的面值已经超过了全国金属硬币总和的1倍还多,于是纸币崩溃了,不得不全数被折价收回,重新流通金属硬币。无数人遭受巨大损失,法国为此差点爆发革命。

这位约翰·劳先生可算得上是货币史上的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发行纸币这个观念本身并没有错,那么,约翰·劳先生为什么会失败呢?约翰·劳后来的错误在于,他将创造货币等同于创造财富。然而,对于国家而言,重要的不是创造货币,而是创造财富。

纸币作为货币的价值符号,现在已经通行世界,如中国的人民币、美国的美元等都是一个国家的法定货币,由国家的中央银行统一发行、强制流通,以国家信用作保障,私人不能印制、发行货币。纸币本身没有金属货币那种内在价值,纸币本身的价值也比国家确定的货币价值要小得多,它只是一种货币价值的符号。

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虽然也是货币的一种,但不能直接行使价值尺度职能。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而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中国是世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

纸币诞生后,在很长的时间内只能充当金属货币(黄金或白银)的“附庸”,就像影子一样,不过是黄金的价值符号。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纸币的含金量,人们可以用纸币自由兑换黄金,这种货币制度也被称为金本位制。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金本位制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货币制度,但它存在着先天无法克服的缺陷。

困扰金本位制的就是纸币和黄金的比价和数量问题。当依据黄金发行纸币的时候,必须确定一个比价,而此后不论是黄金数量发生变化还是纸币数量发生变化,原先的比价都无法维持,金本位制也就无法稳定运行。这个问题在后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仍然存在,并最终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金本位制最终崩溃并退出历史舞台表明,纸币再也不能直接兑换成黄金,也就是不能直接兑换回金属货币,纸币这个金属货币的“附庸”终于走上了舞台的中央,成为货币家族的主角。

在我国,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由政府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发行。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华北解放区的石家庄成立,并在成立之日开始发行钞票,即第一套人民币。这套人民币共有12种面额,最大面额为5万元,最小为1元。票面上的“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由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并主持中共中央财经工作的董必武同志亲笔题写。由于当时中国正处于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打到哪里人民币就发行到哪里,所以第一套人民币曾先后在石家庄、北平、上海、天津、西安、沈阳等十几个地方印制过,版面多达62种。

人民币的发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国内市场货币、建立中国的货币制度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第一套人民币面额大、票面种类较多、印制粗糙、说明文字多为汉字一种等缺陷,也给管理和使用带来许多困难。1955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奉命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新发行的人民币面额较小,计价结算较为简单,且说明文字增加到汉、蒙、藏、维吾尔四种,便于在少数民族地区流通。同年4月1日,第一套人民币停止流通。

1962年和1987年,中国人民银行又发行了第三、第四套人民币,除印制更加精美外,为扩大流通范围,票面上的说明文字又增加了壮文、汉语拼音和盲文。1999年10月1日——共和国50岁生日的时候,中国人民银行首次推出了完全独立设计、印制的第五套人民币,与国际进一步接轨的人民币以崭新的面貌担负起新时期的重任。

电子货币:“无脚走遍天下”

6月的某天,北京正值盛夏,一直热衷于网购的小岩在客厅里一边吃西瓜,一边在线浏览琳琅满目的商品。在澳大利亚的一个网站上,她看上了一款澳洲本地羊皮袄,通过“海外宝”的简单几步点击操作,便很快将它收入囊中。

难以置信,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坐在家里在网上商店购买商品,鼠标一点就可以完成货币支付。走进商场享受购物快乐,也不需要带上厚厚的现金,只要带一张薄薄的磁卡,轻轻一刷输入密码就可以完成交易。甚至出国旅行,也只需要带上一张小小的磁卡就可以了。这就是电子金融服务。它的特点是通过电子货币在网上进行即时电子支付与结算。以至人们可随时随地完成购物消费活动,进行货币支付。

像小岩热衷的网购实际上就是网上金融服务的一种,它包括了人们的各种需求内容,网上消费、家庭银行、个人理财、网上投资交易、网上保险等。网上支付的电子交易需要安全认证、数据加密、交易确认等控制,为了确保信息安全。而这一切,都依赖于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发展。

电子货币,是指用一定金额的现金或存款从发行者处兑换并获得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通过使用某些电子化方法将该数据直接转移给支付对象,从而能够清偿债务。

电子货币的产生首先是因为电子商务的产生,因为电子商务最终还是需要支付结算,这就需要有电子支付。但电子货币本质上并没有改变货币的本质,只是在形式上发生了变化。电子货币的出现方便了人们外出购物和消费。现在电子货币通常在专用网络上传输,通过设在银行、商场等地的ATM机器进行处理,完成货币支付操作。电子支付手段大大减少了经济运行的成本。电子货币相对于纸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依托,进行储存、支付和流通;第二,可广泛应用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领域;第三,融储蓄、信贷和非现金结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第四,电子货币具有使用简便、安全、迅速、可靠的特征;第五,现阶段电子货币的使用通常以银行卡(磁卡、智能卡)为媒体。

欧洲人早在个人计算机出现之前就意识到电子支付的好处。长期以来,欧洲人采取的都是直接转账的方式,由银行直接为消费者支付账单转移资金,尤其是芬兰和瑞典等互联网用户比例引领世界的国家,三分之二的交易都是通过电子方式完成的。芬兰和瑞典等国家网络银行客户的比例也超过了世界上其他的国家。

就现阶段而言,大多数电子货币是以既有的实体货币(现金或存款)为基础存在的,具备“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还有“价值保存”“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且电子货币与实体货币之间能以1:1的比率进行交换。

只有在高科技基础建设存在的情况下,电子货币才能以有效率和有效的方式在电子商务中被使用。有人认为,如果欲使电子货币成为未来“可流通”的货币,并且能够“使人信赖其安全性”的话,则此安全性技术自应受到政府管制,否则若无一定的监管标准,电子货币的信用何存?又如何能流通?但是,这里的问题是,政府监管的尺度应如何把握?政府的过分管制就会对技术的发展造成妨碍,这对于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是致命的,但是如果不加以管制,电子货币的信用就难以树立,因此把握政府管制的尺度是非常重要的。

电子货币无影无形,它依托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以商用电子化机具和各类交易卡为媒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手段,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货币。银行卡就是我们常见的电子货币的载体之一。

由于电子货币使用十分方便,几乎所有的支付都可以用电子支付的方式完成,网上支付和银行卡支付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电子支付的主流。在我国,全国性的商业银行目前都开通了网上银行业务,绝大多数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性商业银行也开通了网上银行服务,另外还有100多家非金融机构在从事网上支付业务。货币的每一次演变都让人惊奇。电子货币更是货币史上一次神奇的改变。近年来,随着网络日益商业化的发展,电子商务化的网上金融服务已经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开展。

于是,人们提出一个构想:未来是否会进入一个无现金的社会?1975年,《商业周刊》曾经预言:“电子支付方式不久将改变货币的定义,并将在数年后颠覆货币本身。”但电子货币由于缺乏安全性和私密性,短时间内并不能导致纸币体系的消亡。

正如马克·吐温所说:“对现金消亡的判断是夸大其词了。”作为转移支付手段,大多数电子货币不能脱离现金和存款,而只是用电子化方法传递、转移,以清偿债权债务实现结算。因此,现阶段电子货币的职能及其影响,实质是电子货币与现金和存款之间的关系。

虚拟货币:互联网时代的新奇产物

1998年,当奥斯卡最佳女配角伍皮·戈德堡成为F1ooz.com的主要赞助人时,她希望F1ooz.com能成为全新的网络虚拟货币供应商。这实在是超前而大胆的想法,那时可没有多少人相信网络货币能成为一种“流行”的应用,并成为真正能与金钱兑换的、有价值的东西。然而现在,这种超前的眼光正在得到证实。当初,F1ooz.com的梦想是取代信用卡,成为在线货币提供商,只要在F1ooz.com上花钱购买一定数量的网络货币,就可以在加盟的零售店中购物,这种想法有点类似于商场提供的代金券。不过,由于当时的经济环境还远未超前到能够接受那样的新生事物,因而F1ooz.com的命运当然摆脱不了最终在2001年互联网冰点时遭遇倒闭的厄运,当时钟的脚步在转向了2005年以后,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虚拟货币在全世界风行,一个崭新的网络虚拟货币时代已经到来!

互联网的繁荣催生了一个全新的词汇:“网络虚拟货币”。在这个虚拟的全新的世界里,流通着比特币、腾讯Q币、网易泡币、新浪U币、魔兽币、天堂币、盛大专券、各种点卡,游戏玩家们可以用人民币换取五花八门的游戏币,再去购买虚拟世界所向披靡的武器,虚拟的货币交换着虚拟的财产。现在甚至有很多专门提供虚拟货币与人民币进行双向兑换的网站,使虚拟货币逐渐成为一种可以流通的等价交换单位。虚拟货币时代就这样到来了!

那么,这些所谓的网络虚拟货币到底指什么?都有哪些种类呢?

虚拟货币即非真实的货币。在虚拟与现实有联系的情况下,虚拟的货币有其现实价值。说到虚拟货币,大家往往觉得那是一种不够“实在”的东西,但实际上,我们都曾或多或少地与它打过交道。比如说银行电子货币其实就是一种初级阶段的虚拟货币,但是它只具有虚拟货币的形式,如数字化、符号化,并不具有虚拟货币最重要的特质——个性化。

虚拟货币种类虽然繁多,但是就其本质而言也不外乎三个种类:

第一类是我们都熟悉的游戏币。最初,不同的游戏币只能用于相应的游戏,不能跨游戏使用,且数量难以控制。游戏玩家可用游戏币购买游戏道具以及各种装备,但不与现时流通的法定货币发生直接兑换关系。也就是说,在单机游戏时代,主角只能靠打倒敌人、进赌馆赢钱等方式积累货币,然后购买道具和装备,并在自己的游戏机里使用。那时,玩家之间没有“市场”。自从互联网建立起门户和社区,实现游戏联网以来,虚拟货币便有了“金融市场”,玩家之间可以交易游戏币。

第二种是门户网站或者即时通讯工具服务商发行的专用货币,这种虚拟货币可用于购买本网站内的服务。其中使用最广泛的当然要数腾讯公司的Q币,Q币可用来购买会员资格、QQ秀等增值服务。

第三种网络虚拟货币我们还不是很熟悉,这种虚拟货币对金融系统的冲击更大,似乎生来就为了攻占现实货币的地盘。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国贝宝公司发行一种网络货币,这种货币可用于网上购物。这跟银行卡付款并没有太大区别,而且服务费还要低得多,更重要的是,一旦发生国际交易,交易者甚至不必考虑汇率。

目前,最有名的虚拟货币当属比特币了。比特币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聪在2009年提出,是根据中本聪的思路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于其上的P2P网络。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货币。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

与大多数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可以确保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比特币来人为操控币值。基于密码学的设计可以使比特币只能被真实的拥有者转移或支付。这同样确保了货币所有权与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币与其他虚拟货币最大的不同,是其总数量非常有限,具有极强的稀缺性。该货币系统曾在4年内只有不超过1050万个,之后的总数量将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

比特币可以用来兑现,可以兑换成大多数国家的货币。使用者可以用比特币购买一些虚拟物品,比如网络游戏当中的衣服、帽子、装备等,只要有人接受,也可以使用比特币购买现实生活当中的物品。

许多面向科技玩家的网站,已经开始接受比特币交易。包括Mtgox,苹果之类的网站,以及淘宝某些商店,甚至能接受比特币兑换美元、欧元等服务。毫无疑问,比特币已经成为真正的流通货币,而非腾讯Q币那样的虚拟货币。国外已经有专门的比特币第三方支付公司,类似国内的支付宝,可以提供API接口服务。

货币需求:对持有货币的要求程度

假设你是一位正处于热恋中的小伙子,你很爱你的女朋友。有一天,你们一起逛商场时,你那位漂亮的女朋友看上了一套衣服。这套衣服实在是价格不菲,要花3000元!但为了取悦她,你还是决定为她买下这套衣服。可不巧的是,你已经把钱都买了债券和股票。这时,你就遇到了流动性短缺问题。为了不让你的女朋友失望,你有两种办法:第一,卖出部分债券或股票;第二,向亲朋好友借钱。在第一种情况下,卖出债券或股票要缴纳一定的佣金和印花税,如果你应了那句“情场得意、赌场失意”的话,卖出时的价格比买进时还要低,那么你就要遭受资本损失。在第二种情况下,如果借给你钱的那位朋友不讲义气,乘机宰你一把,要求3%的利息,你又要发生一笔支出了。虽然你的目的达到了,女朋友也很高兴,可是你心里难免会为遭受的非流动性成本而闷闷不乐。

在这样一次教训之后,你学精了,在与女朋友一起逛商场时,为了应付上述突发的货币支出,你决定随身带上6000元现金,足够她买一两套高档服装。但是这6000元在你的钱包里闲置了3个月后,你的女朋友才再次产生购买高档服装的欲望。如果存银行的年利率为3%,在这3个月里你损失了45元利息,你又遭遇了机会成本。钱虽然不多,但也足够你们来回打车的钱。

看来在身上装的现金太少和太多都不好。现金少了,有非流动性成本;现金多了,则有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保留多少现金在身边真是一项需要好好琢磨的经济问题,这就和货币需求有关。

货币需求指经济主体(如居民、企业和单位等)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行为。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指的是有效需求,不单纯是一种心理上的欲望,而是一种能力和愿望的统一体。人们之所以对货币有需求,是因为货币是最具方便性、灵活性、流动性的资产,持有货币能满足人们对商品的需求。由于不同国家在经济制度、金融发展水平、文化和社会背景以及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也会有所差别。

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持有货币,不仅是为了完成当期交易,而且还用来预防意料之外的需求,这一认识使得凯恩斯超越了古典分析的框架。例如,你一直想买一套时髦的音响,在途经一家商店时,恰好发现你想要的商品正在减价50%出售。此时,如果你持有为预防诸如此类事件发生的货币,就可以立即购买,否则你就只能坐失良机。此外,当你遇到意想不到的支出,比如汽车大修理或住院,预防性货币则可以马上派上用场。

我们到底有多少钱呢?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并不是那么好回答的。张大娘在菜市场门口拉住李大妈说:“老李,你借我20元钱买些菜吧,我今天出门钱没带够。”这里张大娘口中的“钱”是指她身上的现金。

白领小杨给他的一个好哥们儿打电话:“强子,借点钱给我当生活费吧,我连烟钱都没有了。”电话那边说:“怎么又没钱了,上周不是刚发的工资吗?”小杨讪讪地说:“我那钱都让股票给套牢了,取不出来呀!”这边小杨口中的“钱”指的是他可以随时支用的资金,包括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

听说工商银行的微小企业贷款非常迅速和便利,还不用担保和抵押,做五金生意的老周赶紧让他老婆去工商银行办理小额贷款。老周老婆说:“咱家不是还有些存款吗?为什么要去银行贷款啊?”老周解释说:“现在五金行业有搞头,我打算再开一家分店,但是我们手头的钱不够扩大店面的。”这里,老周一家人口中的“钱”指的是他家的现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

年轻人大鹏在公交车上挤得满头大汗,突然看见一个跟他差不多年纪的青年开着一辆宝马敞篷车从公交车旁飞驰而过。大鹏不服气地对一旁的朋友说:“不就是‘富二代’嘛,有什么了不起,仗着家里有钱就在街上嚣张,18年后我儿子也是一个‘富二代’呢。”这时大鹏口中的“钱”指的是现金、银行活期和定期存款以及个人固定资产。

6岁的小朋友豆豆正在聚精会神地听《新闻联播》,跟着播音员学习说标准的普通话:“初步核算,全年(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听到这里,豆豆兴奋地跳了起来,大声喊道:“妈妈、妈妈,你快来看呀,我们国家有好多钱呢,50多万亿元可以让我买好多好多的奥特曼、喜羊羊和灰太狼了吧!”豆豆不了解的是,电视里说的50多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那么,我们到底有多少钱呢?要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清楚货币的划分与归类。现阶段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如下:

1.收入

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上升,以及经济货币程度的提高,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领域不断扩大,使得我国的货币需求不断增加。

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中,各微观经济主体的收入都是以货币形式获得的,其支出也都要以货币支付。可以这样理解,收入的提高,使得社会财富增多,支出也就会相应扩大,因此就需要更多的货币量来满足商品交易。所以,收入与货币需求量是同方向变动关系。

2.利率

利率的高低决定人们持有货币机会成本的大小,利率越高,持币成本越大,此时人们会减少货币的持有量,而选择购买生息资产以期获得高额利息收益;相反,利率越低,持币成本越小,人们的货币持有量就会增加,而选择减少购买生息资产。

可见,利率的变动与货币需求量的变动是反方向的。例如,1988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上升18.5%,而当时一年的定期储蓄利率仅为7.2%,实际利率为负的状况导致了人们大量提取存款,抢购商品,货币需求急剧上升。于是,政府很快采取物价指数保值的储蓄办法,随后实际利率上升,挤兑抢购的状况很快得到扭转,储蓄余额又开始上升,货币需求回落。

3.价格

货币需求表示在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货币量。在商品和劳务量既定的条件下,价格越高,用于商品和劳务交易的货币需求也必然增多。因此,价格和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变动关系。

现实生活中,由商品价值或供求关系引起的正常价格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是相对稳定的,而由通货膨胀造成的非正常价格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则极不稳定。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几次通货膨胀期间都曾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提款抢购、持币待购的行为,造成了这些时期货币需求超常增长。可见,价格因素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很大。

4.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速度是指一定时期内货币的转手次数。一定时期的货币总需求就是货币的总流量,而货币总流量为货币平均存量与速度的乘积。在用来交易的商品与劳务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会减少现实的货币需求量。反之,货币流通速度的减慢则会增加现实的货币需求量。因此,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5.其他因素

如民族特性、生活习惯、体制变化、对利润与价格的预期变化、财政收支引起的政府货币需求的变化、信用发展状况、金融服务技术与水平等,都会影响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社会运转究竟需要多少钱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戴根有曾经针对货币供应量是否偏紧的问题,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假如有四十份饭,四十个学生,如果分配均匀,刚刚好,每一个学生都能吃饱。这是一个不错的比喻——用吃饭来阐述社会资金供求关系。控制流通中的货币总量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正是戴根有所领导的部门职责所在。因此,如果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就意味着投放的货币总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简单的故事来说明:

在一个小小的海岛上面住着三个人:一个农民、一个铁匠、一个养牛人。岛上流通的货币为一种珍稀的海贝。现在假设每个人有2个海贝,以便购买别人的产品。假设第一年农民生产3份粮食,铁匠生产3份铁具,养牛人出栏3头牛。这样这个社会是经济平衡的:农民卖出2份粮食给铁匠和养牛人,留一份自己使用,铁匠、养牛人也是如此。那么这一年下来,农民自己享用了自己生产的一份粮食和一份铁具、一头牛,并且仍有2个海贝,铁匠、养牛人也是如此。这样货币流通次数也只是一次。第二年他们同时扩大生产,将产品数量增加到以前的2倍。但是生产成本也增加了,如农民以前只用一份铁具就可以完成3份粮食生产,但他得增加消耗2份铁具才能实现6份产量的目标,其余类推。因为他只有2个海贝,所以他不能同时购买2份铁具和2头牛,他需要4个海贝,那他能怎么办呢,第一种情况:他先各买一份,安排生产,等生产出来产品,卖出后再买第二份,安排下一步生产。铁匠、养牛人也是如此,这时货币的流通次数为2次。假使农业生产是春种秋收,不能按半季来算,那么这个农民要增加生产,他必须一下买到2份铁具和2头牛。于是有了第二种情况:他只能先借铁具和牛各一份,那么这就产生了货币需求。第3种情况:我们分别再给他们3个海贝,那么货币需求就平衡了。

这就涉及一个货币供给量的问题。那么,维持一个社会健康运转又需要多少货币呢?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又与什么有关呢?

货币数量论对以上问题作出了如下阐释: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高低和货币价值的大小由一国的货币数量所决定。货币数量增加,物价随之正比上涨,而货币价值则随之反比下降。反之则相反。也就是说,在货币数量变动与物价及货币价值变动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商品价格水平涨落与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的高低与货币数量的多少成反比。随着经济学的发展,凯恩斯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有效需求理论。他的观点很明确:货币的供给与货币的需求决定了利息率的高低,而利息率的高低同时支配着投资需求。利息越高人们持有货币在手中所付出的代价越大,利息越低人们持有的货币的数量越多。

货币供给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创造过程、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等。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货币流通的范围和形式不断扩大,现金和活期存款普遍认为是货币,定期存款和某些可以随时转化为现金的信用工具(如公债、人寿保险单、信用卡)也被广泛认为具有货币性质。

货币创造(供给)过程是指银行主体通过其货币经营活动而创造出货币的过程,它包括商业银行通过派生存款机制向流通领域供给货币的过程和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量而影响货币供给的过程。

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包括中央银行增加货币发行、中央银行调节商业银行的可运用资金量、商业银行派生资金能力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企业和居民的货币需求状况等因素。货币供给还可划分为以货币单位来表示的名义货币供给和以流通中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服务表示的实际货币供给两种形式。

货币供给通常包括三个步骤:

第一,由一国货币当局下属的印制部门(隶属于中央银行或隶属于财政部)印刷和铸造通货;

第二,商业银行因其业务经营活动而需要通货进行支付时,便按规定程序通知中央银行,由中央银行运出通货,并相应贷给商业银行账户;

第三,商业银行通过存款兑现方式对客户进行支付,将通货注入流通,供给到非银行部门手中。

作为人民币发行流通中的起始环节,担任国家法定货币生产设计、印刷的印钞厂、造币公司、钞券设计公司等企业因属于特种行业,在老百姓心目中一直戴着“神秘”的面纱。

随着2010年全国几大造币企业面向应届毕业生的集中招聘计划逐渐展开,造币厂的“神秘感”正在渐渐退去。2010年3月以来,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钞券设计公司和国内5大造币厂等企业启动了规模最大、最集中的招聘计划,用人需求量超过100人。印钞公司扩招与货币增发有一定的关系。2005年底市场货币流通量是2.4万亿,至2010年11月底,市场货币流通量已达4.23万亿。将近5年的时间,市场货币流通量增长了近80%。2001~2005年,货币供应增速超过GDP+CPI增速的幅度是5.4个百分点, 2003~2007年超过幅度是2.8个百分点。

货币虽然由中央银行供给,但中央银行并不直接把通货送到非银行部门手中,而是以商业银行为中介,借助于存款兑现途径间接将通货送到非银行部门手中。由于通货供给在程序上是经由商业银行的客户兑现存款的途径实现的,因此通货的供给数量完全取决于非银行部门的通货持有意愿。非银行部门有权随时将所持存款兑现为通货,商业银行有义务随时满足非银行部门的存款兑现需求。如果非银行部门的通货持有意愿得不到满足,商业银行就会因其不能履行保证清偿的法定义务,而被迫停业或破产。

货币供应量:M0、M1、M2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对M0、M1、M2一知半解。平常我们听报道M1大于M2时,国民经济会受到怎样的影响,而当M2大于M1时,股市又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那么,M0、M1、M2这三个神秘的数字各自代表的是什么呢?

M0、M1、M2是货币供应量的范畴。人们一般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不同的层次加以测量、分析和调控。实践中,各国对M0、M1、M2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都是根据流动性的大小来划分的,M0的流动性最强,M1次之,M2的流动性最差。

在现代经济中,各个国家只有一个银行可以印钱,那就是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把印出来的钱贷给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把钱贷给企业或者个人收取利息。中央银行再从商业银行回笼货币,烧掉一部分现钞,又印一些新钞,维持心目中理想的现钞总数。大部分贷款是用票据或者电子形式大额走账的,并没有对应的现钞,总数会大大高于M0的数量,就是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例如,支票、活期存款算M1,M2包括M1,还多出了机构存款这样的大头。

下面我们详细解释一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公开资料,我国以M0、M1、M2为框架的体系。

M0=流通中现金;

M1=狭义货币供应量M0+非金融性公司的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供应量M1+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生活中,M0与消费密切相关,它的数值高证明老百姓手头宽裕、富足,衣食无忧的情况下这种可能性更高;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而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货币投放的渠道有两个,一是外汇占款投放,二是通过银行信贷投放。它们的投放增长越快,M2的增速越大。那么M1、M2与股市涨跌有什么关系呢?

货币供应与股市之间的实证关系表明,M1增速与M2增速之差与上证指数呈现明显的正向关系,与上证指数走势的相关性最高,在两者增速之差达到高点时(2000年、2007年),上证指数到达阶段性高点,在增速之差到达低点时(1999年、2005年),指数也处于阶段低点。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货币供应的各个层次中,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流通中的现金加上各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M1加上各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证券客户保证金。

第二,在一般情况下,M1和M2增速应当保持平衡,也就是在收入增加、货币供应量扩大的环境下,企业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是同步增加的,这也符合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中对三大动机的解释。历史规律表明,每当M1大幅度上升,都推动了经济升温,或引发投资过热,或通货膨胀,或股市上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M1增长超过M2增长速度是产生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之一。

第三,如果M1增速大于M2,意味着企业的活期存款增速大于定期存款增速,企业和居民交易活跃,微观主体盈利能力较强,经济景气度上升;如果M1增速小于M2,表明企业和居民选择将资金以定期的形式存在银行,微观个体盈利能力下降,未来可选择的投资机会有限,多余的资金开始从实体经济中沉淀下来,经济运行回落。

我们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是指M2。货币投放渠道有两个:一是外汇占款投放;二是通过银行信贷投放。货币投放增长得越快,M2的增长率也将越大。

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一般可以通过M1和M2的增长率变化来揭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如果M1的增长率高于M2的增长率,则说明经济扩张较快,活期存款之外的其地类型资产收益较高。在这种情况下,会有更多的人把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提出进行投资或购买股票,大量的资金表现为可随时支付的形式,使得商品和劳务市场受到价格上涨的压力。

影响M1数值的原因很多,例如股票市场火爆就会影响到M1的数值变化,很多人会将定期存款和部分资产变现投放到股市,促使M1加速上扬。

反之,如果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M2的增长率较M1的增长率高,则说明实体经济中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在减少,可以随时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活期存款大量转变为较高利息的定期存款,货币构成中流动性较强的部分转变为流动性较弱的部分,这无疑将影响到投资,继而影响经济的增长。

M1和M2应协调增长,它们其中任何一个数值的极速上升都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和谐发展,这就需要决策层制定相应政策来调整它们的增长率差。

消费增速下降与居民储蓄增速加快并存。居民的收入,一方面用于消费,一方面用于储蓄,而储蓄的方式,可以选择货币资产(主要体现形式为定期储蓄),也可以选择金融资产,如股票或者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

从居民收入及分配去向看,居民储蓄(特别是定期储蓄)的增加可能来自于三个方面:收入增加、消费减少、其他金融资产的减少。由于缺乏收入和其他金融资产的数据,我们很难确定,居民储蓄的增加主要来自于那个方面。

但是,有这样一个事实值得注意。2004年10月29日,央行加息后,居民储蓄存款持续上升。而且,定期储蓄涨幅更大,与此相对应,社会消费增长幅度2005年有所下降(我们这里的分析都是以货币来度量,不需要考虑物价因素)。

从时间上看,居民定期储蓄增幅加快,主要原因在于存款利率的提高(当然还有物价的走低),与此相对应的是2005年消费增速开始下降。也就是说,在当前CPI涨幅较低的情况下,当前银行存款利率水平已使得居民选择更多的储蓄,这对解决我国内需不足问题是不利的,消费的增长不甚乐观。

通常,央行会根据这三个货币供应量的指标,来判断社会中流通的货币量是不是合适,进而调整货币政策,比如调整利率、调整准备金率等,以求达到经济平稳、物价稳定。

货币流动性:市场流通的货币总量

货币流动性是由世界著名金融学家凯恩斯提出的,它反映了货币供应的一种基本状况。在宏观经济层面上,我们常把流动性直接理解为货币的信贷总量。居民和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存款,乃至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债、政策性金融债、货币市场基金等其他一些高流动性资产,都可以根据分析的需要而纳入不同的宏观流动性范畴。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摒弃了古典学派将货币流通速度视为常量的观点,提出了一种强调利率重要性的货币需求理论。他将他的货币需求理论称为流动性偏好理论。该理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人们会持有货币?凯恩斯假定货币需求的背后是三个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凯恩斯强调货币需求的这一组成要素主要取决于人们的交易规模。他假定货币需求的交易部分与收入成比例。

预防动机:又称谨慎动机,是人们为了预防意外的支付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即人们需要货币是为了应付不测之需。无论个人还是厂商,尽管对未来收入和支出总有一个大致估计,但这种预测不一定完全合乎实际,遇到不测之需是常事。为此,人们总需要持有一部分货币以防万一。

投机动机:假如凯恩斯的理论仅仅停留在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上,则收入将是决定货币需求的唯一重要因素,那么凯恩斯的研究也就不可能大大丰富古典理论的内容。但是,凯恩斯认为货币具有财富储藏的功能,他将持有货币的这一理由称为投机动机。因为他认为财富与收入密切相关。但是,凯恩斯更加仔细地分析了影响人们为储藏财富而持有货币数量的因素,尤其是利率。

凯恩斯在将持有货币余额的三种动机综合起来推导货币需求方程式的时候,对名义数量和实际数量进行了严格的区分。货币的价值应当用它能购买到的东西来衡量。例如,假设经济中所有的价格都上涨了一倍(物价水平上涨一倍),那么同样数量的名义货币所能购买到的商品数量,只相当于原来的一半。因此,凯恩斯推断人们要持有的是一定数量的实际货币余额(用实际值表示的货币数量)。他的三种持币动机表明,这一数额与实际收入以及利率有关。凯恩斯的货币需求方程式被称为流动性偏好函数,通过流动性偏好函数求解货币流通速度,我们就会发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意味着,货币流通速度并非常量,而是随着利率的变动而波动。

我们还发现,货币需求与利率负相关。换句话说,在收入水平既定的前提下,利率上升激励人们减少所持有的实际货币余额,货币的周转率(货币流通速度)必定上升。这一推理过程表明,因为利率波动剧烈,所以货币需求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表明货币流通速度的波动也很剧烈。

流动性偏好理论表明,利率上升将同时导致流通速度加快,所以利率的顺周期运动导致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也应是顺周期的。在经济衰退时期,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或其增长速度下降。

凯恩斯货币需求模型的重要内涵在于,它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并非常量,而与波动剧烈的利率正向相关。他的理论反对将货币流通速度视为常量的另一个理由是:人们对正常利率水平预期的变动将导致货币需求的变动,从而也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发生变动。这样,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对古典数量论提出了质疑,后者认为名义收入主要是由货币数量的变动决定的。

假如人们对正常利率水平的认识发生了变化,那么将会对货币需求造成什么影响呢?例如,假设人们预期未来正常利率水平比现在高,货币需求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因为预期未来利率升高,所以许多人都预期债券价格下跌,从而将遭受资本损失。这样,持有债券的预期回报率将下降,相对于债券来说,货币会更具有吸引力,结果货币需求增加,这意味着利率将上升,从而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人们对未来正常利率水平的预期发生变动,货币流通速度将随之变化,对未来正常利率水平的预期不稳定将导致货币流通速度的不稳定。这就是凯恩斯反对将货币流通速度视为常数的另一个理由。

货币流动性的影响:

第一,货币流动的传导机。金钱流动速度的提高会引起短期利率的下降,进而引起股票价格上涨。资金具有逐利性,当债券资产回报率下降时,资金会进入股票市场以获得高回报,直到大量资金涌入股票市场,促使股票价格上涨,回报率降低为止。

第二,货币流动过快会带来物价上涨。在物价保持稳定时,资产价格就会上涨。居民所拥有的财富增加了,剩余的钱将被用来购买商品;如果消费品价格保持稳定,那么财富会流向资产,资产价格水平就会上涨。在这种情况之下,投资的成本也就会增加,进而引起物价水平随之上涨。

由此可见,货币流动性对包括债券、股票和房地产价格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容忽视。

货币的流动不仅涉及个人的生活消费,也影响着企业、金融机构、股票市场乃至一个国家的兴衰。只有掌握了金钱流转的定律,才可以拥有开启财富大门的金钥匙。

货币乘数:货币流通速度的快与慢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与一些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低。1993年,美国名义GDP为65530亿美元,M1余额11284亿美元,V1是5.81,而中国为2.12,差两倍多;美国1993年的V2为中国的1.5倍多。中国货币流通速度V2与日本相当,略低于英国,与美国和新兴国家韩国差距较大。同时,发达国家如美国的货币流通速度的波动很小。1993年、1999年V2的方差仅为0.0026,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美国的金融发展程度较高和经济的稳定性较强。

想要了解货币的流通速度,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个概念——货币乘数。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客观存在着数倍扩张(或收缩)的效果或反应,这就是所谓的乘数效应。

完整的货币(政策)乘数的计算公式是:k=(Rc+1)/(Rd+Re+Rc)。其中Rd、Re、Rc分别代表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和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而货币(政策)乘数的基本计算公式是:货币供给/基础货币。货币供给等于通货(即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总和;而基础货币等于通货和准备金的总和。

货币乘数效应不仅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宏观经济控制手段。当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扩大、税收减少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扩大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扩张效应;当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削减、税收增加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收缩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紧缩效应。

我们知道各国货币流通速度有很大的不同,那么货币流通速度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呢?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或实现交换)次数。商品实现交换后,就会退出流通,进入生产或生活消费领域;而货币作为实现商品交换的媒介手段,是处在流通中不断地为实现商品交换服务。

在一定时间内,多种商品交换活动不断出现,同一单位货币就可以为多次商品交换服务,从而实现多次周转。举个例子可能会更明了,在一定时间内,甲用10元向乙买苹果,乙用这10元向丙买橘子,丙又用它向丁买葡萄,这10元货币在一定时间内实现了30元的商品价值,其流通次数是3次。

货币流通速度与社会经济状况有一种定性关系:在经济扩张时期,货币流通速度往往会上升;在经济紧缩时期,货币流通速度倾向于下降。一般而言,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量是与收入和货币量的变动规模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以美国为例,与1929年、1933年间货币流通速度的急剧下降相反的是,一战期间货币流通速度急剧上升,并伴随着货币存量和货币收入的迅速增加;而在经济平缓发展阶段,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也比较温和。

除此之外,货币流通速度还与消费习惯有关系。热爱消费的民族或国家,货币流通速度应该比较快,这些国家容易产生通货膨胀现象。因为这样的国家对货币增加的敏感度比较大,一旦增加货币供应,乐于消费的国民,会使这些增加的货币产生很大的放大效应。而热爱储蓄或节俭的民族构成的国家,货币流通速度一般比较慢,这些国家不容易产生通货膨胀现象。因为这样的国家对货币增加的敏感度比较小,对新增加货币的放大系数比较小,自然不容易产生通货膨胀现象。

国民自我感觉的财富拥有量(包括固定资产与金融资产以及现金)也会影响国民的消费行为。自我感觉的财富越多,一般越有利于增加国民的消费行为,因为国民自我感觉的财富越多,就会越及时地把自己手中的现金消费掉,货币的流通速度就会加快。

房子价格的上涨,虽然可以导致国民感觉的财富增多,但是,部分国民要购买房子,日常就必须少消费一些、多储蓄一些钱。房子价格上涨,在绝大部分国民都有房子时,会导致国民总体日常消费增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增加。如果较大一部分国民没有自己的房子,就很难说了。

国民福利的增多,也有利于国民增加日常消费。国民福利的增多,等效于国民财富增多,日常消费增加一些也是正常的。国民福利减少了国民的某些后顾之忧,不需要过多地储蓄了,自然也有利于增加国民日常消费。

最后,存款准备金率也会影响货币总体的流通速度。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等效于把较多的货币囤积起来,不参与市场流通,减少了市场的货币供应,等效于减少了全部货币的流通速度。

但是从另一方面讲,部分国民会自己储存自己的货币,不进行消费,这些货币自然也难以流通。而银行的存在,可以使这些货币方便转借给愿意的消费者。就是考虑准备金的存在,银行的效果也是促进了社会的消费行为,促进了货币的流通速度,减少了社会需求的货币。

一句话,银行的存在,对社会消费会有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大小与存款准备金比率大小成反向关系。如果存款准备金比率不大,银行的存在可以增加货币流通速度,减少社会对货币的需求量。

货币危机:货币贬值的速度超乎想象

据俄罗斯官方统计,从2009年开始到2月初,卢布便贬值了23.1%。从2008年年初到2009年初,卢布贬值了47.4%。而从2008年8月份到2009年2月,卢布贬值了35%。而更坏的情况是,2010年卢布进一步贬值20%。俄罗斯国内弥漫着一股悲伤情绪,俄罗斯的经济学家们对卢布充满了悲观,他们已经达成了一致,认为照目前的跌速,卢布继续贬值已经无法阻挡。对于俄罗斯央行在此次的货币危机中的表现,俄罗斯央行前第一副行长阿列克萨申科批评说,在卢布贬值问题上,央行犯了个大错误:去年该贬的时候不贬。

为了支撑卢币,俄罗斯政府动用了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一来做支撑,但这依然没有起到正面效果。内外交困之中,执著于卢布挂钩美元的俄罗斯当局未来的选择将变得更加艰难。

也就是说,俄罗斯不可避免地将遭遇一场严重的货币危机。2008年至2009年,伴随着金融危机,货币危机已经开始在许多国家上演。

金融历史的发展,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货币危机。货币危机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货币危机与特定的汇率制度(通常是固定货币危机汇率制)相对应,其含义是,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在非常被动的情况下(如在经济基本面恶化的情况下,或者在遭遇强大的投机攻击情况下),对本国的汇率制度进行调整,转而实行浮动汇率制,而由市场决定的汇率水平远远高于原先所刻意维护的水平(即官方汇率),这种汇率变动的影响难以控制、难以容忍,这一现象就是货币危机。广义的货币危机泛指汇率的变动幅度超出了一国可承受的范围这一现象。

20世纪20年代,随着一战的结束世界经济进入衰退时期,欧洲各国的货币都摇摇欲坠,德国、苏联和法国的马克、卢布、法郎都经历了混乱的时期。德国和苏联的劳动人民因此陷入绝望的境地。在没有储备、没有外国支援的情况下,大部分人民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卖命地劳动。很多人被迫流亡,连有声望的贵族这时也变得非常贫穷。但在这个时期,法国却上演了一个精彩的成功捍卫货币的故事。

法郎危机也是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法国政府在一战中花掉了1030亿金马克,这个数字是1913年到1914年所有主要参战国军事费用的两倍。一战结束后,法国财政出现了62亿法郎的缺口,并且还有巨额贷款。1926年,法郎的汇率开始下滑。人们相信,法郎将会面临和德国马克一样的命运。1924年3月到1926年7月11届法国政府内阁的努力都无济于事,物价不停上涨,法郎持续贬值。约瑟夫·凯约政府在1926年换了8位财政部长,但谁也无法解决这个难题。这时,总理雷蒙·普恩加来开始掌权。他通过提高短期利率来把短期借款转为长期借款,并提高税收和削减政府支出,同时他从纽约的摩根银行借来了一笔使法国银行的现汇得以补充的巨额贷款,他的一系列措施恢复了人们对法郎的信任,并由此取得了成功。从此,法郎币值开始走稳,经济和政局也渐趋稳定。这是一场当之无愧的货币保卫战。

货币危机的爆发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的:

1.汇率政策不当

众多经济学家普遍认同这样一个结论:固定汇率制在国际资本大规模、快速流动的条件下是不可行的。固定汇率制名义上可以降低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危机常常发生在那些实行固定汇率的国家。正因如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放弃了曾经实施的固定汇率制,比如巴西、哥伦比亚、韩国、俄罗斯、泰国和土耳其等。

然而,这些国家大多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而被迫放弃固定汇率,汇率的调整往往伴随着自信心的丧失、金融系统的恶化、经济增长的放慢以及政局的动荡。也有一些国家从固定汇率制成功转轨到浮动汇率制,如波兰、以色列、智利和新加坡等。

2.银行系统脆弱

在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包括东欧国家,货币危机的一个可靠先兆是银行危机。资本不足而又没有受到严格监管的银行向国外大肆借取贷款,再贷给国内的问题项目,由于币种不相配(银行借的往往是美元,贷出去的通常是本币)和期限不相配(银行借的通常是短期资金,贷出的往往是历时数年的建设项目),因此累积的呆账、坏账越来越多。如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前5~10年,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信贷市场的年增长率均在20~30%之间,远远超过了工商业的增长速度,由此形成的经济泡沫越来越大,银行系统也就越发脆弱。

3.外债负担沉重

泰国、阿根廷以及俄罗斯的货币危机,就与所欠外债规模巨大且结构不合理紧密相关。如俄罗斯在1991~1997年期间共吸入外资237.5亿美元,但在外资总额中,直接投资只占30%左右,短期资本投资约70%。在货币危机爆发前的1997年10月,外资已掌握了股市交易的60%~70%,国债交易的30%~40%。1998年7月中旬以后,最终使俄财政部发布“8.17联合声明”,宣布“停止1999年底前到期国债的交易和偿付”,债市的实际崩溃,直接引发卢布危机。

4.财政赤字严重

在发生货币危机的国家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财政赤字问题,赤字越庞大,发生货币危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财政危机直接引发债市崩溃,进而导致货币危机。

5.政府信任危机

民众及投资者对政府的信任是货币稳定的前提,同时赢得民众及投资者的支持,是政府有效防范、应对金融危机的基础。墨西哥比索危机很大一部分归咎于其政治上的脆弱性,1994年总统候选人被暗杀和恰帕斯州的动乱,使社会经济处于动荡之中。新政府上台后在经济政策上的犹豫不决,使外国投资者认为墨西哥可能不会认真对待其政府开支与国际收支问题,这样信任危机引起金融危机;而1998年5月……~6月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的主要诱因也是国内“信任危机”。

6.经济基础薄弱

强大的制造业、合理的产业结构是防止金融动荡的坚实基础。产业结构的严重缺陷是造成许多国家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如阿根廷一直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20世纪90年代虽实行了新自由主义改革,但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农牧产品的出口占总出口的60%,而制造业出口只占10%左右。在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走低及一些国家增加对阿根廷农产品壁垒之后,阿根廷丧失了竞争优势,出口受挫。

7.危机跨国传播

由于贸易自由化、区域一体化,特别是资本跨国流动的便利化,一国发生货币风潮极易引起周边国家的金融市场发生动荡,这在新兴市场国家尤为明显。泰国之于东亚,俄罗斯之于东欧,墨西哥、巴西之于拉美等反复印证了这一“多米诺骨牌效应”。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全球化的加速,经济增长的停滞已不再是导致货币危机的主要原因。经济学家的大量研究表明:定值过高的汇率、经常项目巨额赤字、出口下降和经济活动放缓等都是发生货币危机的先兆。货币危机具有很强的传播性,在全球化时代,由于国民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一国货币危机常常会波及别国,当代国际经济社会已经很少再看见一桩孤立的货币动荡事件。

货币幻觉:钱为什么越算越少

中国老百姓生活中经常说一句话:“算计不到就受穷。”这也是中国百姓朴素的“理财”观念。但有时候算计来算计去,钱反而越算越少,这是怎么回事呢?

国外的理财专家称人有时会陷入一种“过于算计”结果却为算计所误的理财盲区。比如小王和小李分别花40万元买了一套房子,后来又先后卖掉了,在小李卖房子时,当时有25%的贬值率——商品和服务平均降低25%,所以小李卖得30.8万元,比买价低23%。而小王卖房子时,物价上涨了25%,结果房子卖了49.2万元,比买房价高23%。大多数人都认为小王比小李做得好,但事实上,小李才是赚钱的一个,考虑通货膨胀因素,他所得钱的购买力增加了2%。为什么大多数的人都看不到这一点呢?因为大多数人的脑中都有“货币幻觉”的存在。

由这一个例证中,我们不难得知,“货币幻觉”实在是人们“不知货币真面目,只缘身在货币中”的典型表现。

常常我们会忽视那些明显已经被通货膨胀扭曲的信息,冲动地把心理价位抬高到实际价位之上,这就是货币幻觉。货币幻觉可能使潜在买家相信房价会一直上涨,从而认为房地产是不错的投资选择。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席勒认为,正是货币幻觉导致的错误逻辑催生了房地产泡沫,“人们大都只记得几年前买房时的房价,却常常忘记了其他商品的价格,错误地认为房价比其他物价涨幅更大,从而夸大房地产的投资潜力”。

“货币幻觉”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于1928年提出来的,是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它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作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他告诉人们,理财的时候不应该只把眼睛盯在哪种商品价格降或是升了,花的钱多了还是少了,而应把大脑用在研究“钱”的购买力、“钱”的潜在价值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精打细算,花多少钱办多少事。否则,在“货币幻觉”的影响下,“如意算盘”打到最后却发现自己其实是吃亏了。

几十年来,经济学家一直在争论货币幻觉是否真实存在,说得更通俗一点,即经济交易中是否存在非理性的影响。著名货币理论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假定,雇主和消费者都是理性的,他们支付工资或者购买商品时会考虑通货膨胀因素。换句话说,他们能准确判断一种商品的真实价值。

在通货膨胀起初发生时,个人无法了解通货膨胀或物价上涨的程度,只能凭借自己接触的本地区的少数商品的价格来判断。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人的物价信息就是不完全的,个人只能将主要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货币收入上,这样就容易产生“货币幻觉”。比如,职场人士在与企业进行工资谈判时,就可能将企业允诺的名义工资上升幅度当作实际工资的上升幅度。而实际情况是,因为通货膨胀已经发生,实际工资并没有上升,也就是说实际你得到的购买力并没有上升,甚至还有所下降。这样,企业就通过货币幻觉获得了额外利润。

货币幻觉的影响是多层面的。从企业的角度说,企业获得的额外利润实际上也是一种幻觉。公司在计算净利润时扣减的利息成本和折旧等都是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而收入却是包含了通货膨胀的因素,它给人一种公司盈利加速的错觉,而投资者如果没有考虑上市公司的盈利可能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那么便会受到刺激,加大对股票的投资。这样就造成投资趋热,推动通货膨胀的加剧。

所以宏观政策应该有意识地保持货币幻觉。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产出效应,二是价格效应。在货币供应量增长的同时,投资趋热,首先表现出的是生产资料价格最先上涨。如果一个扩张性货币政策最后是以通货膨胀来换取产出增长,我们就说这种政策有着暂时的“货币幻觉”。这么做的后果是比较严重的,因为货币幻觉一旦消失,就将爆发全面的通货膨胀。

那么货币幻觉什么时候会消失呢?一般认为,货币幻觉只是在通货膨胀的形成阶段比较严重,一旦通货膨胀普遍化和为大众普遍意识到以后,货币幻觉就会逐渐消失。

另外,货币幻觉在汇率上的影响也十分值得重视。这一点上要强调名义汇率与有效汇率的区别。比如,虽然人民币对美元在升值,但对“一揽子货币”来说,美元对欧元、日元的大幅贬值,使人民币有效汇率其实是轻微贬值。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项测算显示,除去通货膨胀因素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2006年7月比上年同期贬值1.6%,就是货币幻觉的最好反映。如此种种“货币幻觉”,可能会使国家的货币政策被扭曲,并降低货币政策对经济和社会福利所带来的利好程度。对于2005年以来的人民币升值,就有一种代表性观点认为,中国还存在大量的失业与过剩劳动力,采取名义汇率升值的做法不仅不能减少贸易顺差,反而会使劳动者的利益普遍受损,因此有损国民福利。

货币幻觉在通货膨胀形成时期是广泛存在的,并且影响人们做出错误的决定,因此,需要对此加以更加清醒的认识。

货币制度:管理货币也有“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货币也有货币的规矩——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完善的货币制度能够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货币制度由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

1.货币制度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1)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材料就是规定币材的性质,确定不同的货币材料就形成不同的货币制度。比如,货币是用贝壳还是铜铁,是用金银还是纸张,但是哪种物品可以作为货币材料不是国家随心所欲指定的,而是对已经形成的客观现实在法律上加以肯定。目前各国都实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对货币材料不再做明确规定。

(2)规定货币单位。货币单位是货币本身的计量单位,规定货币单位包括两方面:一是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二是规定货币单位的值。比如,过去铜钱的单位是“文”“贯”,金银的单位是“两”“斤”,人民币的单位是“元”。在金属货币制度条件下,货币单位的值是每个货币单位包含的货币金属重量和成色;在信用货币尚未脱离金属货币制度条件下,货币单位的值是每个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在黄金非货币化后,确定货币单位的值表现为确定或维持本币的汇率。

(3)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主要指规定主币和辅币。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和法定价格标准,辅币是主币的等分,是小面额货币,主要用于小额交易支付。金属货币制度下主币是用国家规定的货币材料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铸造的货币,辅币用贱金属并由国家垄断铸造;信用货币制度下,主币和辅币的发行权都集中于中央银行或政府指定机构。

(4)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分为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无限法偿指不论用于何种支付,不论支付数额有多大,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有限法偿即在一次支付中有法定支付限额的限制,若超过限额,对方可以拒绝接受。金属货币制度下,一般而言主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辅币则是有限法偿。

(5)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主要分为金属货币的自由铸造与限制铸造、信用货币的分散发行与集中垄断发行。自由铸造指公民有权用国家规定的货币材料,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在国家造币厂铸造铸币,一般而言主币可以自由铸造;限制铸造指只能由国家铸造,辅币为限制铸造。信用货币分散发行指各商业银行可以自主发行,早期信用货币是分散发行,目前各国信用货币的发行权都集中于中央银行或指定机构。

(6)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货币发行准备制度是为约束货币发行规模维护货币信用而制定的,要求货币发行者在发行货币时必须以某种金属或资产作为发行准备。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以法律规定的贵金属作为发行准备;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各国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内容比较复杂,一般包括现金准备和证券准备两大类。

2.货币制度的演变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随着货币的演变,货币制度也在不停地演变,先后存在过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纸币本位制。银本位制的本位货币是银;金本位制则以金为本位货币;金银复本位制的本位货币是金和银;纸币发行以这些金属货币为基础,可以自由兑换。后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金属货币本位制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世界各地都确立了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即纸币本位制。

(1)银本位制。是指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在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中,银本位的历史要早于金本位。银本位制的运行原理类似于金本位制,主要不同点在于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银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其名义价值与实际含有的白银价值一致。银本位分为银两本位与银币本位。

(2)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其主要形式有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①金币本位制。金币本位制是以黄金为货币金属的一种典型的金本位制。其主要特点有: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流通中的辅币和价值符号(如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在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之间,根据两国货币的黄金含量计算汇率,称为金平价。

②金块本位制。金块本位制是指由中央银行发行、以金块为准备的纸币流通的货币制度。它与金币本位制的区别在于:其一,金块本位制以纸币或银行券作为流通货币,不再铸造、流通金币,但规定纸币或银行券的含金量,纸币或银行券可以兑换为黄金;其二,规定政府集中黄金储备,允许居民当持有本位币的含金量达到一定数额后兑换金块。

③金汇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是指以银行券为流通货币,通过外汇间接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金汇兑本位制与金块本位制的相同处在于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国内流通银行券,没有铸币流通。但规定银行券可以换取外汇,不能兑换黄金。本国中央银行将黄金与外汇存于另一个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允许以外汇间接兑换黄金,并规定本国货币与该国货币的法定比率,从而稳定本币币值。

(3)复本位制。复本位制指一国同时规定金和银为本位币。在复本位制下金与银都如在金本位制或银本位制下一样,可以自由买卖,自由铸造与熔化,自由输出输入。

复本位制从表面上看能够使本位货币金属有更充足的来源,使货币数量更好地满足商品生产与交换不断扩大的需要,但实际上却是一种具有内在不稳定性的货币制度。“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即金银两种金属中市场价值高于官方确定比价的不断被人们收藏时,金银两者中的“贵”金属最终会退出流通,使复本位制无法实现。

(4)纸币本位制。纸币本位又称作信用本位制,由于从国家法律而论,纸币已经无须以金属货币作为发行准备。纸币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在流通中执行货币职能的是纸币和银行存款,并且通过调节货币数量影响经济活动。

纸币制度自实行之日起就存在着不同的争论。主张恢复金本位的人认为只有使货币能兑换为金,才能从物质基础上限制政府的草率行为,促使政府谨慎行事。赞同纸币本位制的人则认为,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十分广泛,政府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以实现预订的经济目标,已经成为经济政策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