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位福利的演化与再造
- 严运楼
- 4275字
- 2021-03-29 23:04:38
第二节 单位福利的制度基础
一、单位福利的起源
了解和弄明白“单位制度”的起源是厘清“单位福利起源”的基础。通过文献查阅不难发现,国内外学术界的学者们在有关“单位制度”起源这一问题的理解上虽持有不同的观点,但都认可单位福利是一个渐进的形成过程,历史基础和理论基础以及实际条件等因素都对“单位福利”的起源、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直接促成了特定历史阶段的“单位福利”的形成,尤其是“单位”和“单位社会”。
(一)民国时期单位福利
在我国民国时期兴办的国有企业中,逐步发展出单位制度,这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单位福利产生一定影响。卞历南(Morris L.Bian)是奥本大学历史系的著名教授,他在研究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认为“民国单位福利”对“根据地单位福利”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影响性。他认为,民国时期的国有企业组织主要有官僚治理结构明显、管理激励机制独特以及企业组织内部有各种社会服务与福利等三个特点。“单位福利”自1949年起就已经形成且表现明显,尤其是在1949年之前的国营企业组织中。因此,我国的国营企业组织的社会福利制度早在民国期间的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的危机中就已开始发展了。此外,通过对各种资料文献的查阅,他还认为,“单位办社会”的现象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如果把我国的国企单位组织的起源仅仅追溯到根据地时期,忽略了我国现代国营企业制度的整个发展演变进程,存在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不足。
(二)根据地时期单位福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单位的组织建设无疑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建设的宝贵经验,单位福利建设也继承了根据地单位福利建设的成就。路风的《中国单位体制的起源与形成》强调,我国的“单位体制”是世界特有的,顾名思义,它是一种通过不断汲取党在早期的“根据地建设经验”而逐步完善起来的一种福利制度。他还主张,新中国成立后的单位制度建设、运行都持续深化和加强供给制度,这种制度是在体现共产主义特征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主要以“组织原则”和“等级化分配方式”为主要内涵,在革命队伍中得以普遍施行的。具体而言,在实施过程中,“供给制度”的供给范围实际上相当宽泛,小到个人日常必需品的补助和津贴,大到提供给革命队伍的成员子女的生活费以及保育费。综上可知,“供给制度”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更是一种“平均主义分配”的形式。换句话,根据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福利制度,也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单位福利”的“制度性”起源。
单位福利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的制度创新。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但是革命根据地通常是一些比较贫困的山区农村,资源匮乏成为根据地普遍存在的突出困难。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决定实行“供给制”。按照供给制,革命队伍划分不同的级别,获得相应的物质资源。该制度最大的特点是均等,供应内容主要包括服装、食品、住房和个人生活的必需品和津贴,这种分配制度的实行使得我国革命根据地得到稳定的发展。总之,“供给制度”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福利的产物,单位制建设中的分配制度和原则在这里得以不断深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解放战争时期的“供给制度”是当代“单位福利”的制度基础。
(三)典型单位制的发展
一些老工业基地由于独特的空间条件以及特定的历史背景,单位体制的各要素能够在其中得到长时间施行,从而形成更具独特、更为典型的内在结构,成为“典型单位制”。这种体制的“社会整合力”特别强大,具体表现为单位里的职工基本上都被纳入其中。学者田毅鹏提出的“典型单位制起源说”引入了“空间视角”和“地方性”变量等要素进而界定“单位福利起源”的含义。总而言之,我国的大部分老工业基地几乎承担了社会的多项职能,换句话说就是,“单位”基本上覆盖了“社会”。在“单位”里,由于其成员互动关系的展开都是在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封闭的社会空间内,因而单位氛围往往会更加浓厚。因而,以上诸多特点均使得部分老工业基地的社区建设面临着社区建设推力不够,各种资源稀缺、“弱政府逻辑”以及“逆非单位化”现象长期存在等一系列的制约因素,而这些制约因素在某种程度上都对城市的社区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单位福利的理论基础
(一)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理论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独立的研究领域。目前为止,通过从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以及哲学的角度、多层次的阐释和应用,学术界已取得了诸多理论成果。“关注公平、注重效率、兼顾公平与效率”始终是学术界对公平与效率这对关系探讨的关键。首先,自由主义者一般都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至上论”是这种理论的极端表现。持有这种理念的人往往认为,市场是“有形的手”,在经济方面应该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但这样做就会加重整个社会的分化程度,使得社会阶层固化的趋向越来越明显,从而大大阻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而保守主义者则往往提倡“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相应的“公平至上论”则是这种理论的极端表现。奉行国家干预主义的人更注重“公平”,他们通常认为,政府充当的是“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宏观调控是其职责。然而,普遍平等的福利制度往往会“养懒汉”,造成全社会的低效率,进而阻碍了国家、民族的长期健康发展。故而,在借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兼顾公平与效率”的观点。通过对以往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形成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公平与效率的“交替论”。该理论的影响使得持有该观点的学者认为,从根本上,公平与效率这对关系始终是对立的,也是不可调和的。也就是说,关注效率必然导致社会不公。否则,关注公平势必会降低效率。有人指出:首先,从历史的角度看,“社会分化和产品效率”是人类自我发展的需要。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尤为低下,这种条件下,公平还只是低生产力下的公平,效率就更谈不上了。社会分工自奴隶社会就产生了,随后,社会不公也由之产生。工业社会分工进一步加强,效率处于突出地位,社会不平等使得一些人生活困难。而逐渐上升的失业率以及各国群众运动的频繁发生,均印证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关系。
第二,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论”。更有学者主张,公平和效率是社会稳定发展的辩证法。一方面,公平可以保证效率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效率可实现更高层次的公平。也就是说,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具体来说,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而公平则是效率的政治保证。没有效率作为保障的公平只能是长期停滞的、低水平的、有希望的;而不以公平作为基础的效率也只能是波动的、短期发展的、没有稳定的基础。还有学者强调,效率的提高主要通过调动人的劳动积极性,而只有公平才能够保障劳动积极性,所以公平与效率是完全一致的正相关的变化;相反,不公平是削弱效率的动力因素。也就是说,公平和效率是完全排斥的负相关的变化。也有观点强调,认为不可调和的矛盾是目的的公平和效率,二者处于最终的目的之下,公平与效率作为达成目标的手段,二者之间存在互补关系。综上所述,这一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深层次论证了公平与效率这对矛盾的统一关系。
第三,公平与效率的“区别对待论”。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关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忽视学科边界,一概而论。基于对不同学科的理解,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在哲学方面体现为,公平和效率都是一种手段,一种实现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的手段;在经济层面具体体现为,效率是生产领域的研究课题,而公平是分配领域的研究方向,公平更多的是服务于效率的一种存在;最后在社会学方面则体现为,如何化解社会冲突,如何为每个社会成员分配社会资源和机会,关注的是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
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伟大的思想家,他们从“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残酷,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本质及其内在矛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以及共产主义社会发展方向的“伟大理论构想”。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后,在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元化的经济制度以及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元化的分配制度。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制度中,社会财产是属于国家和人民的,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是在继承“供给制度”和效仿苏联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体现了集体制度中的平等主义。单位制的社会模式是以经典的马克思理论为基础,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形成个人与国家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社会模式也为单位社会中单位福利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支持,为该理论奠定了基础。
三、单位福利的现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总体上正处在“人均资源短缺”和“社会整合薄弱”的局面。为了支持现代化建设,党和政府探索新的社会管理机制,以加强国家的政治权威和再分配,即单位制度,以期考虑现实的实际情况。在“单位制度”的影响下,社会主义国家的典型社会形态出现在中国,即“单位社会”。单位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宏观社会形态,可以说,“单位社会”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单位社会”自身的独特属性也是由这种“必然性”形成的。李汉林把“单位社会”比作一个“两级结构,该结构是”由高度集中的国家和一个相对封闭的单位组织构成的。长期以来,国家通过控制大量分散的社会成员的组织,实现了整个社会的一体化。换句话讲就是,我国独特的“单位现象”不仅是国家统治方式的集中体现,而且“单位福利”刚好是衔接“统治与被统治”这对两极关系的重要纽带。
不难发现,“单位福利”不仅仅是在单位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的单位现象,还是一种在单位社会时期,基于实际情况的独特的制度设计。当时的计划经济决定了那个时代的单位福利制度安排是一种“全能型”的“生存性”福利设计。一般而言,集体福利和职工个人福利是单位福利的主要构成要素。从内容上看,单位福利主要包括基本生活福利、健康福利、娱乐福利;从具体项目来看,单位福利主要包括生活补贴、养老医疗服务以及情感支持等多个福利项目。总之,“单位福利”也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制管理”的独特产物,是诸多企事业单位实施的以单位内部所有职工为受益对象的包括养老、医疗、住房以及子女入托等福利待遇的涵盖职工生、老、病、死等各个方面的福利制度。除了单位过年过节给职工下发的各种实物补贴外,单位福利还包括单位内部给员工及家属提供的各种基础服务设施,如幼儿园、医院、食堂等设施。这是单位福利存在的现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