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发现 4 政商关系重构与破局:范式转型之痛

长期以来,政商关系似乎难以跳出圆周率般的困境;民营企业家尤其困惑于如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摆正和政府的关系。“市长还是市场”,企业家面临选择时,经常会由于公权力的边界模糊而摇摆不定。在率先进入新常态阵痛的东部和东北部经济圈,企业家和政府官员之间的关系更为敏感和纠结。企业家期望政府能够简政放权、依法行政,以制度约束权力,提供更为优质的行政服务,减少运动型的市场干预,提升行政效能,以政治生态的优化来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而政府期望企业家能够守住法律底线,以商业生态的优化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由于公权力时常缺乏制度的约束,而中国企业家的商业伦理和价值原型尚未成熟和成型,双方时常“越界”,产能过剩、官员腐败与企业家行贿、行政不作为等等,背后都有政商关系定位不清的根源因素。

旧有范式正在凋零,新的范式尚未成型,政商群体皆投鼠忌器般地裹足不前。

从调研结果的区域比较来看,企业家对环境的满意度仍然最低;东部和东北部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样本,对环境健康的评价显著低于西部和中部。值得关注的是,这一结果在历年来的调研中都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在新型政商关系破局之前,政府官员选择了拥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腾笼换鸟”,重点投入新经济和新业态。新生代企业和企业家所崇尚的轻资产、互联网,相对减少了对政府所主导的资源禀赋的依赖,而传统产业企业家却无法轻易割断和放弃传统的产业根基,双方渐行渐远。坊间热议的“在商言商”、“远离政治”,更加让企业家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缺乏环境支持感。另外,在近年来调研的数据中,西部和中部企业家对环境的满意度都较高。其一是因为从东部逐步向中部、西部产业转移带来的红利,使得地方政府的“重商、亲商”热情方兴未艾;其二是因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推进,也给西部、中部企业家带来了众多新的机遇和机会。由于各类鼓励和优惠政策的实施,企业家显然对外部环境给予了更加积极的评价。

此外,不同所有制背景下的企业家,对企业经营环境的友好感知也仍然存在系统化的差异,特别是多年来我们都发现民营企业家对企业经营环境的评分最低。这种低迷的得分状况,既反映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度不符合预期,所带来的行业准入新机会尚未落地;又反映了随着关联担保等问题的后果逐步显现,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比例上升,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也许更加艰难。

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政商关系的转型对于营造健康的经营生态环境,以及从适应、把握走向引领新常态,意义非凡。

2016年“两会”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政商关系提出了“亲、清”的新表述。在中国高压反腐的态势下,“亲、清”二字具有破局性的战略意义,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给出了清晰的定位。践行“亲、清”二字,重构政商关系,将会在适应新常态与“东部—中部—西部”梯度发展的过程中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