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其他痕迹的鉴定
一、断离痕迹鉴定
(一)断离痕迹的概念和种类
断离痕迹(又称整体分离痕迹),是指一完整的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分离为若干部分后,在断离部位所形成的痕迹。如一根绳子被扯成两段,在断离边缘上形成撕扯的断离痕迹;一根电线被剪成两段,形成反映剪切工具刃口及作用方式的断离痕迹;一台机器被拆下一个螺丝,反映出该螺丝与机器其他部件组合时接触面处的断离痕迹等。
断离痕迹按整体物的结构不同(同质整体物和异质整体物),可分为断裂痕迹和分离痕迹两大类。
断裂痕迹是指单体物受外力作用或自然断离为若干部分后形成的痕迹。断裂痕迹表现为不同的断裂线或断裂面。两个相邻部位的断裂线或断裂面相互对应、凹凸互补,如撕裂的纸张、刀上的刃口、折断的粉笔等。分离痕迹是指合体物受外力作用或自然脱落,从而使合体物整体受到破坏形成的痕迹。整体分离痕迹表现为分离线或分离面的特征,如锄头上脱落的木柄、家具上脱落的油漆、掉落的衣扣等。
(二)断离痕迹的特征
断离痕迹的特征主要包括断离物体的固有特征、附加特征和断离特征。
断离物体的固有特征,是指物体未断离前,在生长或制造过程中,因特定个体不同的特性和受外界特定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特征。如树木的生长年轮和节孔、玻璃的条纹等。
断离物体的附加特征,是指物体因使用、维修或受环境影响而在物体表面形成的特征。如裤子上的破孔、农具表面书写的字迹或涂抹的油漆、工具上增加的维修痕迹,如钻孔和加楔、钢铁受潮湿作用而锈蚀等。
断离物体的断离特征,是指物体在断离后形成的断离线或断离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利用折、撕、揉、扯等非工具方法断离物体时,除物体严重变形或粉碎外,物体各断离部分的断离特征一般均可相互对应和接合。如撕下的布料,其断裂线一般能相互对应吻合。利用工具方法断离物体时,若使用剪刀、玻璃刀等非破坏性断离工具,因不会破坏断离线或断离面的完整性,可以直接进行对接检验;若使用锉子、钻头、锯子等破坏性断离工具,因对断离物体的断离线或断离面破坏性较大,不能利用断离特征进行整体同一认定。
(三)断离痕迹的发现、提取和固定
对现场发现的可能与案件或事实有关的断离物体,均应立即妥善提取。在提取断离物体之前,应当先详细记载断离痕迹所处的位置、方向及与周围物体的关系等,并加以拍照或录像。在提取断离物时,应注意保持断离痕迹的原始形态,对断离线、断离面应采取妥善的措施加以固定,以防损坏、变形或脱落。根据断离物的不同性质,断离痕迹的提取方法也不相同。
对提取的纸片、布片等断离物,编号后可夹在玻璃片或书本中存放,以防丢失。对提取的玻璃碎片、碎漆片等易碎物体,最好先用较厚的玻璃夹固后,再用细绳捆牢,以免破碎。对棍子、刀柄等木质断离物,应用牛皮纸或硬纸板加以包裹,保证其断离端不会破坏。对断离端易松散的绳类等物品,可用细线或胶纸予以固定。对弹头、弹壳、断刃等较硬的断离物,应分别用棉花和薄纸包裹,然后放入包装筒内,以保证安全地运送。
(四)断离痕迹的鉴定方法
断离痕迹的鉴定方法一般有以下四种:
1.特征对照法,是指将两个断离部分放在同一视野里进行观察对比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任何类型的断离物。检验时应全面地对照断离物体的特征,比对完成后,应对断离物各部分进行拍照,并标出特征所在。
2.接合对照法,是将两个断离部分的断离线或断离面进行比较对接,观察断离线或断离面处的凹凸特征是否相互吻合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纸片、布片、绳索、塑料制品等多种物体断离线或断离面的检验。断离部分一旦完全严密接合,应立即拍照,以固定接合对照检验的结果。
3.重叠对照法,是指将两个断离部分拍成比例相同的、一正一反的负片,然后进行重叠对比,观察两部分特征是否完全重叠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只适用于断离面较平整的断离物鉴定。
4.理化检验法,是指将断离部分的物质成分结构进行分析,以确定不同部分是否属于同一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只适用于对单体断离物的鉴定。
二、牙齿痕迹鉴定
(一)牙齿痕迹的概念
牙齿痕迹,又称咬痕,是指牙齿在行使咬合功能时,在承受体上遗留的痕迹。牙齿具有较强的差异性、稳定性和反映性。通过检验牙齿痕迹,可以区分是人的咬痕还是动物的咬痕。若是人的咬痕,还可以进行人身同一认定,并可以提供该人的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种族、职业等有关资料。
(二)牙齿痕迹的特征
人的牙齿痕迹特征与牙齿结构形状相关。人类牙齿属双列牙,一生中有乳齿列和恒齿列2副牙列。乳齿共20颗,成年人的正常恒齿共32颗。恒齿生长在上下颌齿槽内,有规律地排成齿弓。根据恒齿生长部位、形态和机能不同,可分为切牙8颗、尖牙4颗、双尖牙8颗、磨牙12颗。每颗牙齿由牙根、牙颈和牙冠组成。牙冠是形成牙齿痕迹的主要部位,其形状、大小是牙痕鉴定的基础。切牙形如凿刀,切缘锐利平直,唇面光滑突出,舌面较凹陷。上颌中切牙最大,下颌中切牙最小。尖牙牙冠呈矛状,切缘有突出的齿尖。双尖牙牙冠呈立方形,颌面有两个尖。磨牙牙冠体积大,颌面宽阔。全部牙齿生长在上下颌齿槽内,并连续排列成曲线,称牙弓或牙列。人的牙齿因发育不正常,会表现出牙齿异常结构特征,如数目、形状、大小、位置和咬合等异常情况。牙齿可能因病变或受损伤形成病变、损伤、职业磨损、整复等特征。牙齿的异常和后天特征对牙痕鉴定很有价值。
动物的牙齿痕迹特征因动物牙齿特征、咬合方式不同而不同。如兔牙坚硬,被咬物的表面常出现并列凹沟痕,且凹沟痕的深浅、宽度、堆积物方位不一。在被咬物附近还可能留有动物的排泄物、体表的毛发、特殊气味、蹄爪痕迹等。
(三)牙齿痕迹的提取
牙齿痕迹的提取主要有提取实物、照相、制作咬痕模型三种方法。对于牙痕需要拍摄概貌照片和细目照片。对立体牙痕应制作硅橡胶模型。如果条件许可,应将咬痕同其承受体一并提取。咬痕上大多带有唾液,可作为判断留痕人的依据,可以用镊子夹取用蒸馏水浸湿的纱布擦拭牙痕及邻近部位,然后将纱布置于干净的玻璃片上晾干保存。
(四)牙齿痕迹的鉴定方法
对人牙齿痕迹的鉴定首先要确定咬痕的牙位,是上颌牙印还是下颌牙印,是左侧牙印还是右侧牙印,是哪种牙留下的。其次确定咬痕的特征,通过测量齿弓的弧度大小,左右两侧对应牙的直线距离确定齿弓形状;检查牙齿结构方面的特征,有无过剩牙齿或缺损牙齿、牙齿排列情况、有无异常牙齿、有无假牙等情况。最后对嫌疑人的牙痕样本特征与现场咬痕特征进行特征对照,做出是否属于同一的结论。对动物牙齿痕迹的鉴定方法主要是依据动物牙痕特征,以确定现场痕迹是否动物牙痕以及是何种动物。
三、车轮痕迹鉴定
(一)车轮痕迹的概念
车轮痕迹是指车轮、车体或车辆的附带部件在其接触的承受体上形成的痕迹。利用车轮痕迹可以对车辆进行种类认定、同一认定,可以推断车辆行驶方向速度,可以查明有关事实。
(二)车轮痕迹的特征
车轮痕迹的特征可分为一般特征和个别特征。一般特征是指同类型的车辆所共同具有的特征,主要有车体结构特征,如轮数、轮宽、轮距、轮径等;胎面花纹特征,如花纹类型、花纹宽度、花纹沟的类型、宽度和深度等。个别特征是指车辆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特征,主要有车胎表面的磨损、损坏、修补特征、轮胎附加特征以及车辆附属特征。
(三)车轮痕迹的提取
提取车轮痕迹时,应详细记录痕迹所在地点、形状、长度等,并用比例照相法拍照固定。对立体轮胎痕迹,可用制模法提取。对于遗留在物体表面如受害人衣服上的轮胎花纹痕迹可提取原物。提取车轮痕迹时,还应注意提取车体上的脱落物或分离物,如汽油、玻璃碎渣等。
(四)车轮痕迹的鉴定方法
车轮痕迹的鉴定方法与其他痕迹的鉴定方法基本相同。对车轮痕迹进行鉴定时,先根据发现的一般特征确定车辆的种类,然后根据个别特征以确定具体车辆。在鉴定时,还需对可疑车辆的内、外部进行认真检查,注意发现并提取残留痕迹,通过整体分离痕迹鉴定,为认定车体提供依据;注意提取车辆轮胎中的附着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确定车辆是否经过某一特定区域;注意车辆发案或肇事后,有无调换轮胎、修理车体的情况等。
四、畜蹄痕迹鉴定
(一)畜蹄痕迹的特征
畜蹄痕迹即畜类动物的足迹。畜蹄痕迹的特征可分为一般特征、细节特征和步法特征。一般特征是指畜蹄痕的大小、形状、长度、宽度、蹄壁厚度、蹄底着地时的形状等特征。根据一般特征能判断出畜蹄的种类。细节特征是指蹄支的粗细、形状、角底与蹄叉之间的沟宽,挂掌的形状、大小、种类、花纹分布、磨损、脱落等特征。步法特征是指畜蹄在运动过程中留下的反映畜蹄动力定型的痕迹特征,如前后畜蹄痕迹的分布位置、距离、角度、用力方向等。结合细节特征和步法特征能认定出具体牲畜。
(二)畜蹄痕迹的提取
提取畜蹄痕迹,可采用照相法和制作模型法。对发现的畜蹄痕迹,应用比例照相法进行记录和提取。对于立体畜蹄痕迹,还可以采用制模法提取。
(三)畜蹄痕迹的鉴定方法
鉴定畜蹄痕迹时,先根据一般特征确定出牲畜的种类,然后再根据细节特征和步法特征,分析动物的活动情况,以认定具体的牲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