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县域改革实践研究
- 占张明等
- 2044字
- 2020-06-24 18:08:05
序
俞可平曾经指出:“任何创新都有风险,政府改革风险尤大。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和制度鼓励政府的改革创新,许多大胆的改革创新举措就会因没有制度保障而无法推出。”可见,制度机制是长久性的动力手段,是政府改革实践持续的最可靠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方位改革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目的是要从根本上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建立有利于资源高效配置和发展潜能充分释放的体制环境,最终实现共享发展目标。同时,中央也高度重视县域治理实践,推动实施了一系列制度改革,引起了各方极大的关注。这些重大决策部署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影响将十分深远。
县一级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让中央的精神落地生根,以改革的红利推动县域的转型发展?余杭将继续以改革破除发展中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三五”时期,是余杭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发展黄金期。我们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持续深化“八八战略”实践,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紧扣转型升级主题,以“3+1”战略规划布局和“3+1”制度规则体系为统领,以“点轴状布局圈层式开发、产城人融合钱地人统筹”为路径,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努力打造中国创新创业新高地、浙江信息经济新蓝海、杭州宜居宜游新城区,共建共享更加美好的新余杭。我们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改革发展实践,以服务保障G20国际峰会为圆心,聚焦16个重大专项行动,开展全区综合环境专项整治大会战,构筑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以及省、市、区委精神,更好地推动余杭全面改革实践,杭州市委党校余杭区分校以余杭近年来的改革实践为切入点,深入剖析梳理余杭改革实践的总体特征与经验、当前改革的基本态势与走向等问题,并从浙江省层面探索分析了县域改革的实践与走向,以期推动浙江省县域改革问题的共性研究。正是这一动因,促使了《浙江省县域改革实践研究》一书出版问世。在此,我写几句交代全书背景、框架、亮点的话,并以此代序。
近年来,余杭区分校努力贯彻落实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落实从严治校的基本方针,深入实施教学、科研、管理的转型提升,教研咨一体化建设取得可喜成绩,连续三年荣膺全省党校系统优胜(先进)单位称号。本书正是余杭区分校立足于“红色智库”建设的又一重磅力作,也是2014年出版的《浙江省县域发展比较研究》的姐妹篇。本书从余杭区域决策部署与体制机制方面入手,对过去余杭的改革发展实践做了回顾与总结,深入分析了当前余杭发展所处的历史时期,从整体高度和长远视角,全面、准确、立体地重新审视、重新定义和重新塑造余杭体制机制新优势,对未来的宏观政策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政策判断与预测,并对各领域的改革发展实践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通读全书,我有几点比较深刻的印象。一是研究目标明确。三十多年来,余杭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党建等领域的改革均取得了重大进展,多项改革在全国、全省率先推进,亮点持续呈现,形成了较强的体制机制领先优势。研究总结余杭改革实践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把重塑体制机制改革新优势摆在突出的重要位置,并提出了较有针对性、前瞻性的政策措施建议,这将为有关部门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政策机制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二是研究视野广阔。本书在研究内容上几乎涵盖了余杭改革实践的各个方面,例如平台体制机制、互联网金融、都市经济、智慧经济、民主治理、政务流程、小城镇发展、家族文化、文化礼堂、党员信仰、生态环境等,思路清晰,观点鲜明,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三是研究观点独到。本书既有定性结论,又有定量分析,跳出了老旧的僵化的思维定式,剖析了余杭县域改革实践的基本框架,把理论研究与总结提升很好地结合起来,观点比较新颖,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主题性和时代性,相信必将能够为余杭当地乃至全国、全省的县域改革实践提供借鉴。
正确认识县域改革实践问题的复杂性,对当地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余杭之所以有今天的巨大成绩,是区委、区政府深思熟虑、深谋远虑和全区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必然结果。在当前改革实践快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加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总结过去改革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经验教训。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为余杭实现全面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加扎实的基础。
最后,借此机会,期待作者们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学术精神状态,争取出版更多的优秀咨政作品,为区委、区政府多提出一些具有前瞻性、战略性、针对性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