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队与统筹:古代内辅体制研究
- 李宜春
- 4989字
- 2020-06-24 18:06:17
序言
本著旨在探讨中国古代内辅体制的团队型、扁平化和统筹性特征,揭示这类统筹机构古今中外的普适性,分析其对当前政治、行政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对政治行政制度进行历史性、系统性思考,并对现实起到资治作用,是中国治史的一个优良传统。如司马迁主张“通古今之变”。刘勰说:“变则其久,通则不乏。趋时必果,乘机无怯。望今制奇,参古定法。”钱穆说:“通人之学尤其重要。”严耕望说:“盖余为学,既详征史料作深入研究,又期广被于面,严密组织,成其系统”; “聚集许多不相干的琐碎材料、琐小事例,加以整理、组织,使其系统化,讲出一个大问题、大结论”。现代著名史学家蒙文通也主张“通观达识,明其流变”。
政治和行政制度研究是治史的重要领域之一。中国古代悠久、丰富、纷繁的政治和行政制度,历来是治史者关注的重点之一,二十四史几乎都有官制专述或重要官职年表等。而对于中央决策和管理中枢体制的专注,自然又是重点,如二十四史及清史中《宰相表》《宰辅表》《大学士表》《军机大臣年表》等;历代治世者在这方面有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而现、当代李俊《中国宰相制度》、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王素《三省制略论》、袁刚《唐代中枢体制的发展演变》、诸葛忆兵《宋代宰辅制度研究》、王其榘《明代内阁制度史》、谭天星《明代内阁政治》、凌林煌《清代内阁制度》等,更是这一领域的力作。
我硕士阶段所攻是中国古代史专业的秦汉史方向,由于兴趣所好,对制度、体制、官制颇感兴趣;博士阶段所攻是政治学理论专业的中国政党与政府方向,不自觉中研究领域侧重到了“中朝”、“内朝”这样的中央中枢决策体制上来。后来,我曾在地方政府工作,工作的内容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密切相关,以前研究的侧重点没有中断。再后来调到高校工作,研究领域是行政管理,一股冲动萌生,开始系统梳理多年来对于体制的一些思考。
这种系统思考的过程想必是许多研究者都经历过的,一时是对某一问题有了论断的欣喜,一时又是自我怀疑乃至否定、产生逻辑滞碍的不适。我曾持久思考这么几个关键问题:
一是当代管理理念已较古大异,基于君主专制主义的古代政治、行政体制在当代视野下还有无合理内核和启发意义。
二是台湾著名学者许倬云先生曾论断中国古代历代都有内朝,这是否符合史实;对于史家所谓的内朝,如何界定它的内涵;与内朝官类似的称谓,有宰相、辅政、宰辅、内辅等多种,究竟哪个更具有普适性。
三是不少论者认为唐朝是三省制即三省负责制,“中书取旨、门下审核、尚书执行”,并认定它具有开明、进步的意义,但实际究竟是怎么回事;等等。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我逐渐形成了关于“统筹体制”的一些观点,认为在管理中,职能部门相互隔阂、各自为政、形成壁垒、遇事推诿、效率低下,形不成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是常见的一个问题。因此,有必要设置超越于职能部门的具有综合统筹协调职责的机构,或者是形成部门之间有效协调的机制,这就是统筹体制;统筹体制是相对于职能部门在决策、运行中发挥主导作用的“(职能)部门制”而言。经过不断的探索,我对古代中央中枢决策体制、管理体制这一重要话题,有了一个较为清晰、完整的把握,初步形成了如下一些观点。
一是中国古代历朝都存在着辅助皇帝决策乃至管理的中央中枢机构。它们更为便捷地接近皇帝,在西汉被称为内朝、中朝,后来又有宰相、辅政、宰辅、内辅等多种称谓,这些称谓多是笼统的、宽泛的,没有精确界定;而纵观历史,称为“内辅”较为合适。这样的内辅机构在东汉是尚书台,在魏晋南北朝主要是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唐代主要是政事堂、中书门下,宋代主要是中书门下、枢密院,明代为内阁,清代为军机处。与之对应地,一般都存在一个形态不尽相同的外朝,负责执行或管理次要事务,甚至几近徒具形式。如西汉中后期和东汉的三公、诸卿,魏晋南北朝的诸公、诸卿等,唐宋的尚书省、寺监,明代的六部、寺监,清代的部院、寺监。
二是三省和统筹机构的发展变化是认识内辅体制的关键。尚书、中书、门下系统在两汉都已有萌芽、发展。西汉尚书系统成为内辅体制中核心的一环,尚书是“百官之本,国家枢机”,而东汉“政归台阁”,尚书是“文昌天府,众务渊薮”。两汉的门下、中书系统尚不发达,内辅作用不强。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时期,三省竞相发达,尚书系统一直是“枢机是司”、“出纳王命”,既具内辅职能又具外朝秉钧执政职能;而魏晋的“政归中书”、北魏的“政归门下”,则是对不同时期中书、门下系统内辅色彩各异的精确概括。另外,这一时期三省官职经常互兼,则是解决三省分立带来的信息隔阂、决策迟滞、推诿塞责、过度牵制等弊端的历史必然选择。隋朝则把三省正长官和一些加特定内辅头衔如“参掌朝政”者都称为宰相,把宰相一词的基本含义统一到辅佐皇帝统筹决策即具备内朝、内辅职能上来。唐虽设立三省作为中央核心机关,但始终存在一个高于三省的统筹、内辅机构,前期是政事堂,中后期是中书门下,中书门下更是既具内辅职能又具外朝秉钧执政职能。而“中书取旨、门下审核、尚书执行”这样的三省体均、并重的体制,在唐代没有完全实施;就大政所在而言,三省的地位是无法与政事堂、中书门下相提并论的。宋的宰执制度大体效仿唐宰相制度,最大差异是另设执掌兵政的枢密院,三省境况大体如同唐朝。而从宋神宗改制、三省并重实践的失败,从三司制度的兴废,从宋宰相对枢密院的统筹这一总趋势,更可看出宋代宰相统筹大政的必然趋势,以及统筹机构存在的必要性。元代基本是设中书一省,实行一省制,正是鉴于“多官”、“有壅”的历史教训。明初朱元璋废三省,而以皇帝直接管理六部,是既要废除内辅,也要废除秉钧执政者;后来的内阁也没有明确具有政务统筹的内辅作用,但内阁职权不断变化、扩张的史实,再次证明行政运行的惯性需要一个统筹机构的存在;虽然内阁经常受到朝野对它“不尊祖制”、越位的抨击,它却负重运行。清代皇帝也不再设三省,实行君主个人独裁,军机处又侵夺内阁职权,具备一定的内辅色彩。
在谈及制度时,我们经常说“××制”,指的就是“××负责制”。如我们所说的“党委制”,即是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但并不是有党委的单位、部门都是实行党委制,如现在的中小学有党委,却实行校长制,即校长负责制。从大政所在来看,西汉前期是三公制,内朝出现后是内朝—三公制,中朝主要协助皇帝决策。东汉是尚书台制,尚书台既是内辅又秉钧执政,而公、卿职责削弱。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是三省制,中书、门下是内辅,主要协助皇帝决策,尚书省既是内辅又秉钧执政,而公、卿几近徒具形式,此间又常有三省官职互兼的情况。唐是政事堂/中书门下体制,前期的政事堂主要发挥内辅作用,中后期的中书门下则既是内辅又秉钧执政,而三省六部、诸寺监职责因之削弱。宋为二府制,中书与枢密院对柄大政,而三省六部、诸寺监仅例行公事。明为阁部制,内阁为内辅,六部九卿为外朝,阁部相持。清朝为皇帝—军机处制,皇帝施行个人独裁,军机处为全国“行政总汇”、“隐然政府”,具备一定的内辅色彩,辅佐皇帝决策,而内阁仅辅佐决策次要政务。
三是古代内辅体制具备团队型、扁平化、统筹性三个现代管理学意义上的重要特征,这些特征具有古今中外的普适性,对目前行政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历代内辅多有团队管理的特征,即多由皇帝从正常官僚体系中抽调一些人员组成临时性团队,多为差遣型,无定额编制,无机构品级,内辅的品秩多以本官,多数并非最高级别的,许多内辅成员具有管理和文学方面的独特才华;这体现了出入开放、动态等团队管理的重要特征,有利于打造精英团队,提高辅助决策、管理的水平。
而这与学习型组织、扁平化组织、网络组织、有机适应性组织、倒金字塔组织等新型组织理论所包含的统筹、扁平化、参与、合作、柔性、信任等理念是符合的。因为由团队化、扁平化的统筹机构来辅助最高决策或日常管理,可以说是行政管理运行的惯性使然,是克服部门分割、本位主义、协调配合机制不畅、遇事推诿、效率低下、因循僵化等官僚体系常有弊端的必然选择,它的存在具有古今中外的普适性,日本的首相官邸体制、美国的总统办事机构体制、中国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体制(1956年—1966年)即是典型例证。
目前,综合性统筹协调机构的合理设置,对于我们解决政治、行政管理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如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机制不够健全,部门壁垒,遇事推诿,缺乏全局观念,本位主义意识严重,决策效率、效能较低,缺乏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等,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而如何以当代先进管理理念的视野,发掘古代内辅体制的合理内核并加以借鉴、吸收,对当前政治、行政体制改革有所裨益,正是本著的基本意图。
本书的基本逻辑框架是:第一章是对历代内辅体制的概述,介绍它的缘起、基本特征和历代型态,第二至八章是分别论述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与隋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的内辅体制,第九章是论述内辅体制统筹理念的普适性及现实启示。
古代制度的演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文献瀚如烟海。由于我研究水平、研究时间的局限,本著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一些地方有浅尝辄止之嫌,如对历代内辅机构的具体运行,以及多个内辅机构之间的权责分配,对内辅与外朝的关系,都应该把握得更精确、具体一些;对古代官制、人事制度对于内辅制度的影响论述得应该更充分一些;对于五代十国和辽、金、夏、元等朝代的内辅制度,目前失之简略,应该适当增加着墨;还有在当前行政体制中如何科学合理设置统筹机构;等等。这将是我今后研究时所要着重的。
述宰相之史,这显然是一个很大的工程。这部著作是在古代宰相与中央中枢机构史、古代官制史乃至古代政治行政制度史研究领域的一次努力探索。在写作过程中,我曾遇到很多困惑。宁波是浙东学派的重镇,素有历史研究的优良传统。浙东学派一些先贤的影响,对我大有鼓励;中学课文中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原君》、全祖望的《梅花岭记》等,至今犹是朗朗上口;而大学期间阅读过的王阳明、章学诚等人的论述,也是历历在目。宁波白云庄,曾是黄宗羲创办的“甬上证人书院”所在地,也曾是其讲学处。我有一首2016年春天游览白云庄的小诗,算是与古贤的一次神交吧。诗曰:管江春水幽且碧,白云庄里多绿树。梨洲曳杖仆仆来,八龙诸贤皆侍坐。慷慨高昂复低沉,平生意气激风雷。东林家翁称忠烈,蕺山恩师殉社稷。攘袂锥刺许显纯,痛击直取贼人须。复社仗剑曾游侠,留都防揭阮大铖。神州陆沉谁拯救,树帜猎猎遍四明。博学鸿词乃牢笼,不事异族终布衣。讲学著述甘寂寞,明夷待访当有时。原君本为天下公,何为多是寇与贼?置相兴校成制衡,启蒙发昧最有声。六经皆史重躬行,学派卓然曰浙东。莫叹衣冠今尘埃,沧海桑田谷为陵。
感谢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孙家洲教授。他是我历史学研究的领路人。感谢我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丁则勤教授、国家行政学院许耀桐教授。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院唐忠教授、历史学院毛佩琦教授和叶凤美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宁骚教授、金安平教授,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杨善林教授,重庆文理学院教工部宋凡金教授、政法学院于洪卫教授等。感谢宁波工程学院党委陈方猛副书记。
感谢给予我大力支持的许多学长与同学,他(她)们是:黄均儒(贵州省社科院)、姜之茂(北京市档案局)、杨雪冬(中共中央编译局)、王振海(中共青岛市委党校)、胡友鸣(《文史知识》杂志社)、尹选波(《新华文摘》杂志社)、高寿仙(中共北京市委党校)、胡仙芝(国家行政学院)、张英聘(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丁开杰(《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社)等。
感谢给予我大力支持的那些在学术刊物工作的朋友:季正聚(《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索晓霞(《贵州社会科学》)、马亮宽(《聊城大学学报》)、彭卫(《中国史研究》)、智效民(《晋阳学刊》)、郑强胜(《中州学刊》)、洪煜(《史学月刊》)、王义(《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张维新(《长江大学学报》)等。感谢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多年来的鼓励。
感谢宁波市社科院(社科联)将专著列入2016年度宁波市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项目;感谢院长(主席)王海娟、副院长(副主席)陈利权教授。感谢市社科联秘书长俞建文研究员、市社科院科研处王仕龙老师。
最后,感谢浙江大学出版社的有关负责同志,包括吴伟伟、杨利军和王荣鑫编辑。
宁波工程学院中国东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宁波市基层社会治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李宜春教授
201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