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涅槃:2003—2016年浙江经济轨迹
- 傅白水
- 2765字
- 2020-06-24 17:54:50
“浙江模式”的两条新路
资本外流不是浙江经济主流
有一种说法,“浙江是全国不少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这说的是浙江的资本外流。大量民间资本从浙江流向全国各地,成为中西部地区争抢的“香饽饽”,使“浙江经济”变成了“浙江人经济”。
但是,资本外流式的所谓“浙江人经济”,其实并不能代表今日浙江经济的主流。事实上,浙江经济远比一些人心目中的“浙江模式”要复杂得多。
以“小商品、大市场”和民营经济著称的温州模式,近来频频受到质疑。关于它是否真的出现了逐渐式微的迹象,至今仍有不同的看法。不过,在浙江,活跃着的远不只是这一种模式。
混合经济成就活力宁波
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港口城市和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经济重镇,宁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在2003年由中国社科院推出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比较报告》中,宁波的结构与制度竞争力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1名、第3名。面对这样的排名,一些杭州人和温州人有些嫉妒,可怎么也搞不明白宁波为何有如此的魅力。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增长年均达19.7%,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倍以上;2002年,宁波这个500余万人口的地区以GDP总量1500.34亿元,列全国第12位,人均则进入前4名。2003年发展速度为15.3%, GDP则达到1770亿元。在高速发展中,宁波注重了效益与可持续发展。2003年,宁波工业11项经济效益考核指标继续保持全省老大地位;在5个计划单列市中,宁波的经济效益得分最高。2003年,宁波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在长三角15个城市中仅次于上海,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3位。
宁波这些成绩的取得,被认为是源自于宁波的混合经济发展道路——国有、集体、民营以及外资均衡的四轮驱动模式。
从1992年起,宁波实际上开始了混合发展的探索。1992年起,宁波比较彻底地进行了企业股份制的改革,至2002年底,全市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面达到98.9%。这在当时让许多人惊诧,也让一些人“痛心疾首”。可正因此,宁波的民企与绍兴的民企相似,大多由乡镇企业改制而来,家底远比温州的家庭作坊要厚,这是宁波众多企业后来做大做强的重要原因。
经过毫不手软的“摘红帽”改革,宁波又积极引入股份制、公司制。现代企业制度的适时建立,为宁波企业的迅速壮大打下了制度基础。
目前,宁波个私、民营以及其他的混合型经济实体近30万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1.5%。民资、国资与外资携手共进的案例,在宁波不胜枚举。
2003年手机年销售突破100亿元的波导公司就是一例。“波导”起步时是乡镇企业,成为国产传呼机老大时已是民营资本占主导。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波导”又被国有企业宁波电子集团控股并挂牌上市。如今,“波导”是国有、集体、民营等多方持股的新型混合所有制企业。
宁波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国有(集体)经济在“混合”中增强了控制力,民营经济在“混合”中开始了第二次飞跃,外资经济在“混合”中水涨船高,三者在竞合中提高了各自的竞争力。
宝新公司是宁波“百亿工程”启动项目之一,由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出资54%,浙甬钢铁投资(宁波)有限公司出资12%,加上日本日新制钢株式会社、三井物产株式会社、阪和兴业株式会社联合投资兴建。经过四期扩建,该公司冷轧不锈钢单厂规模为全国第一、世界最大。
宁波吸引了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美国道化学等化工行业巨头投资,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化工生产基地。在浙江,宁波率先实施“以民引外、民外合璧”的引资战略。2004年,宁波的引资量超过浙江全省的三分之一,为全省最多;在贸易方面,宁波创造的外贸顺差和一般贸易出口额均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首位。
与温州市制定的“国际性轻工城”的目标定位比,宁波的发展定位似乎更全面,产业升级更快。宁波已初步形成石化、能源、造纸、钢铁、汽车、服装、家电和电子信息等八大产业基地。
近来的一份统计分析报告,将宁波列入了长三角第二梯度的城市。对此,宁波人似乎不太领情。时任宁波市经委副主任的陈克温说:“从GD P上说,宁波早已进入第二梯度城市。宁波这两年经济上来很快,杭州湾大桥的立项建设,又给宁波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宁波的前景,岂是一个排名可以限量?”
资本经营显示潜力绍兴
2003年8月,2002年度浙江非公(民营)企业100强正式公布,入围的100家企业“门槛”为年销售额7.19亿元。令人惊讶的是,一直默默无闻的绍兴竟然有35家民企入围,远远超过杭州的21家和温州的12家。
几乎是同时,浙江省农调队公布了浙江最发达100个乡(镇)的名单,绍兴共有17个乡镇入围,数量居全省第二,以民企上市著称的绍兴县杨汛桥镇则位列榜首。
2003年绍兴的GDP达1070亿元,成为浙江第四个千亿城市。绍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长三角15座城市中居第三位。
2004年,不大的绍兴市已有上市公司17家。而通过买壳或进行资本控股在海内外上市的,远远超过这个数。如通过买“壳”上市等方式,精工集团已控股3家上市公司。目前,绍兴累计已组建股份公司81家。有人预测,未来几年,绍兴可能成为拥有众多上市公司的一流强市。
这与温州形成对比。至今,温州还没有一家上市民企。
资本运作为绍兴企业的发展锦上添花,资本与财富迅速积聚,上市后企业运作模式的现代化,为绍兴民企的二次飞跃提供了新的平台。
绍兴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对民营企业的规模、民营经济成分进入的领域不加限制,因此绍兴现在民营经济不仅存在于工贸领域,还投资教育、公用事业如供水、医院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绍兴对国有、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进行改制,国有企业从竞争性行业最大限度地退出;提倡让企业经营者持大股;提倡技术、管理要素参与企业经营成果的分配。到2000年前后,绍兴地区95% 以上的企业改制已经结束,国有经济成分从原来国有、集体企业以及乡镇企业全面退出。较为彻底的改制,使绍兴的企业产权清晰、归属明确,建立了现代企业运作模式。
民营企业成为绍兴的中坚力量后,在如何进一步让民企做大做强上,绍兴政府又引导民企走上了资本经营之路。绍兴各县(市)都由财政拨款成立了上市办,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对企业改制过程中遇到的政策障碍,基本上都由政府出面帮助解决。如政府把集体的股份撤出,为民营企业上市提供配套服务,帮助他们选择券商等中介机构,组织民营企业家去中国香港、新加坡等资本市场考察等。
提到绍兴的资本经营,就必须提到杨汛桥。一个面积不足38平方公里,人口不足3.2万的小镇,竟然有4家香港上市公司,还有绿洲生态农业等拟上市企业。拥有轻纺城、长江股份和精工科技3家上市企业的精工集团,也坐落于此。还有6家企业正在抓紧股份制改造以进入上市轨道。杨汛桥成为绍兴资本经营的经典缩影。
“世界500强,没有一家不是上市公司,没有一家不是靠自身积累成为500强的。”这也许预示着绍兴的发展潜力。
(原载《人民日报》2004年3月)
浙江居民富裕程度全国最高,根本原因就是浙江农民在全国率先洗脚上岸,投入到工业化的洪流中,而对这些上岸的失地农民后顾之忧的解决是其迅速发展的一大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