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鲁门贝格的诗学与解释学研究:以《神话研究》为中心
- 李包靖
- 1986字
- 2020-06-24 17:42:15
第一章 我们时代隐匿的思想家
第一节 生平简介
汉斯·布鲁门贝格(Hans Blumenberg,一译为布卢门贝格,1920—1996)是德国战后成长起来的一位思想巨匠。在德国群星闪耀的知识界,他是这样一颗恒星,因距离我们过于遥远,其璀璨的星光掩敛于群星的荣光之中。在世人皆息、万籁俱寂、良夜悠悠之时,他却如孤星闪耀,独照寒秋。这位与哈贝马斯同时代的著名哲学家、思想史家,生前没有享受与其成就相符的赫赫声名,只是默默地在学院里度过他授业、著述的一生。
在当年接受美学的热潮中,我们通过接受美学领袖人物汉斯·罗伯特·尧斯(Hans Robert Jauss)的自叙初步了解到,布鲁门贝格是搞文艺出身的,是德国吉森大学“诗学和解释学”研究小组的执牛耳人物。尧斯就是从这个“过去二十年中最令人愉快的学术事业”中汲取了足够的理论营养,为他开创“康斯坦茨”学派奠定了基础。尧斯的接受美学理论如日中天,闪闪照耀全球,人们称之实现了一场“文学理论研究范式”的转变。那么,布鲁门贝格干吗去了呢?原来这位思想大家不习惯于学术明星秀,有意无意地与现代媒体保持距离。
翻开布鲁门贝格的简历,是简单而平静的一生。1920年7月13日,他出生于吕贝克。最初,他在帕德博恩和圣·格奥艮等地学习哲学和神学。后来,由于纳粹上台被迫中断学业。纳粹垮台后,他先后在汉堡和基尔等地继续完成学业。1947年,布鲁门贝格获博士学位,1950年,他完成教授资格论文,先后在汉堡、吉森和波鸿等地从教。1963年,布鲁门贝格当选为美因茨科学和文学研究院院士。1970年起,他在明斯特大学担任教授职位,1996年终老于此地。
编年体式人生履历并不意味着人生的孤寂和思想的沉闷。相反,布鲁门贝格的学术成就可以概括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和他独特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他隐居高等学府,一生淡泊名利。生前,布鲁门贝格曾获两项荣誉:一次是海德堡大学颁发的“库诺·菲舍尔奖”(1974),另一次为德国语言与文学研究院授予的“弗洛伊德奖”(1980)。此外,为了表彰他杰出的学术成就,吉森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1982)。与当今知识分子热衷于媒体作秀的姿态相比,布鲁门贝格无疑有他独到的学术批判立场。这种学术人生的选择有益于现代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重新塑造。
布鲁门贝格的学术气象万千,构思宏大。他一生敏于思索,勤于著述。生前生后共发表了各类文章近200篇,论著达20种之多,且不乏卷帙浩繁的巨著。下面所列的布鲁门贝格主要著作的年表体现了其不间断的沉思,其思想风格亦可见一斑:
1.《哥白尼转折》(Die Kopernikanische Wende, Suhrkamp,1965);
2.《现代的正当性》(Legitimitaet der Neuzeit, Suhrkamp,1966);
3.《哥白尼世界的起源》(Die Geneses der Kopernikanischen Welt, Suhrkamp,1975);
4.《神话研究》(Arbeitam Mythos, Suhrkamp,1979);
5.《世界的解释》(一译为《世界的可读性》)(Die Lesbarkeit der Welt, Suhrkamp,1981);
6.《生命时间与世界时间》(Lebenzeit und Weltszeit, Suhrkamp, 1986);
7.《马太受难曲》(Matthaeuspassion, Suhrkamp,1988);
8.《走近洞穴》(Höhlensangänge, Suhrkamp,1989);
9.《天上的星星》(Die Vollzaehligkeit der Sterne, Suhrkamp, 1997);
10.《从历史中生成的概念》(Begriffe in Geschichten, Suhrkamp, 1998);
11.《以歌德为例》(Goethe zum Beispiel, Suhrkamp,1999);
12.《容易上当的哲学家》(Die Ver fuehrbarkeit des Philosophen, Suhrkamp,2000);
13.《雄狮们》(Loewen, Suhrkamp,2001);
14.《美学与隐喻文集》(Aesthetische und metaphorologische Schriften, Suhrkamp,2001);
15.《面向事情与回避事情》(Zuden Sacher und zurueck, Suhrkamp,2002)。
从上述列举的书目可以看出,布鲁门贝格的思想踪迹抵达人类文化创造的方方面面,从哲学到历史学,从人类学到神学,从音乐学到美学,等等。此外,布鲁门贝格曾参与撰写德国著名的神学百科全书RGG词条,在神学方面造诣颇深,且不说《现代的正当性》的神学部分,后来的《马太受难曲》无论在思想还是审美风格方面,均堪称神学的“凌云健笔”。人们交口称誉他的隐喻式写作风格:“将来我们说到国内杰出作家时,不可能不提到布卢门贝格的名字。他的创作集杂文、笔记、哲学叙事于一体,一言以蔽之,他所创作的是绵延不绝的世界历史幻灭的故事。其中最精彩的部分足以与博尔赫斯的讽刺散文媲美。”大名鼎鼎的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称布鲁门贝格的《世界的可读性》(或译为《世界的解释》)为“一本奇妙的书”,并不吝溢美之词。
近年来,随着国内学界对德国思想的重新引介和再度思考,布鲁门贝格与著名的政治哲学家卡尔·施米特(Carl Schmitt)关于现代合法性的争论重新浮出水面。凭着这些零星文章的介绍,我们得以管窥布鲁门贝格的现代性理论。《现代的正当性》一书是布鲁门贝格的成名作,现已成为西方现代性理论的经典。若干年后推出的《神话研究》,一举澄清了他那迥异于接受美学的学术旨趣。反观汉语学界或是欧美学界,他们热烈地拥抱“康斯坦茨”学派,冷落了布鲁门贝格的神话解释学。这种颇成问题的“接受”对于布鲁门贝格来说是不公平的。不过,这没有什么好奇怪,学术界毕竟不是人来人往的浮华之地。
据统计,2000年德国著名的苏卡普(Suhkamp)出版社旗下出版的12711种图书中,思想家布鲁门贝格的著作已被译为12种外语之多。由此观之,汉语学界对于布鲁门贝格思想著作的“接受”显然准备不足。因此,介绍和引入布鲁门贝格别具一格的诗学和解释学,有利于校正早先在汉语学界流行的接受美学的薄弱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