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中论图:解构与重构:论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 孙晓菲 韩子静 熊健敏
- 869字
- 2020-06-24 17:34:14
第2章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与趋势
数字图书馆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它的发展与信息技术及网络环境有很大的关联。随着技术与信息环境的发展与进步,传统文献的数字化变得更方便、更快捷,也使数字文献的加工与应用变得更为普及。因此,数字图书馆的概念也逐步取代了“电子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用来反映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黄晓斌,1996)。近年来,随着阅读手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使用数字文献,无论是有线阅读还是无线阅读,数字文献渐渐成为现代信息环境中的必需品,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学习和休闲方式。
近百年的图书馆定义都强调:图书馆的精髓在于为社会提供“服务”。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杰西· H.谢拉在1970年出版的《图书馆学基本原理》中提出,“图书的集合并不等于图书馆,图书馆也不仅仅是一个保存图书的地方,这里所说的图书馆是一个组织,是一个保存和便于利用的文字记载系统。它是一种社会工具,在对任何社会和文化都非常重要的交流网中起着联系的作用。… …它的基本目的却永远是在有关文字记载知识、思想的交流链条中的环节”(黄宗忠,2003)。谢拉在1976年出版的《图书馆学引论》一书中,又补充道:“图书馆不仅仅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者是社会的工具,而且是交流传播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宗忠,2003)
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的数字生存方式,它不但突破了传统图书馆有形的物理边界,是由馆藏资源、服务资源、馆舍建筑所构成的有形空间;而且,在传统图书馆的物理空间里,构建了信息共享空间、学习空间等数字空间,实现了虚拟空间的实体化。因此,无论是传统图书馆还是数字图书馆,其本质都是提供知识服务,以满足人类社会交流信息、传递知识的需要。
虽然,数字图书馆信息载体“看不见了”,获取信息方式不同了,但这些都不是根本性变化。只有当人们发现信息无处不在,而信息服务却无处可觅时,图书馆也许真的要担心自己的命运了。因此,数字图书馆不同于谷歌等搜索引擎,而是更关注信息服务的深度化和专业化,关注内容挖掘与知识创新。阮冈纳赞的五定律同样适用于数字图书馆,为读者找书,为书找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永远都是图书馆的使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