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维文化视域下的现当代作家研究
- 竺建新
- 1901字
- 2020-06-24 17:24:57
第一章 吴越文化与汪曾祺小说创作
文化是包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母系统。学者庞朴认为这个系统共分为三层:“它的外层便是物质的部分——不是任何未经人力作用的自然物,而是‘第二自然’(马克思语),或对象化了的劳动。文化的中层,则包括隐藏在外层物质里的人的思想、感情和意志,如机器的原理、雕像的意蕴之类;和不曾或不需体现为外层物质的人的精神产品,如科学猜想、数学构造、社会理论、宗教神话之类;以及人类精神产品之非物质形式的对象化,如教育制度、政治组织之类。文化的里层或深层,主要是文化心理状态,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等等。”其中,文化的深层内涵是影响作家审美理念和文学创作的关键因子。
考察文化和作家的关系时,首先应该考虑地域文化。依照庞朴的观点,地域文化(regional culture,或称“区域文化”)对该区域人们的影响也可分三个层次:一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等习惯的影响,这是地域文化的表层内容。二是对人们的风俗和礼仪制度的影响,这是地域文化的中层内容。三是对心理结构和审美观念的影响,这是地域文化的深层内容。
地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原型,一种区域性的文化集体无意识,积淀在整体文化中,影响和制约人的文化心理和性格的生成及其发展,影响着作家的文学审美风格。
所谓原型,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原型(archetypes)是“最初的模式,所有与之类似的事物都摹仿这一模式”。原型批评家弗莱赋予原型以文学的含义。他认为,有些常见的自然现象,如大海、森林等,在文学中反复出现,就不可能是“巧合”,相反,这种反复显示了自然界中的某种联系。关于大海的叙述可能就是一个原型模式。他指出,一种文化原型就是“一个象征,通常是一个意象,它常常在文学中出现,并可被辨认出作为一个人的整个文学经验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意象能够呈现文化构成的全部细节,同时还将深深地刻印在人们的脑海里,潜移默化地制约着人的思想与言行。
所谓“集体无意识”,荣格认为:“并非由个人获得而是由遗传所保留下来的普遍性精神机能,即由遗传的脑结构所产生的内容。这些就是各种神话般的联想——那些不用历史的传说或迁移就能够在每一个时代和地方重新发生的动机和意象。”文化的“集体无意识”特点,使得地域文化具有超强的继承性特征,并对人的思维、心理感悟等方式及审美追求产生深刻影响。
学者黄健认为:“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说,文化原型的影响最为深远。地域文化作为文化原型,无论是对整体文化生成而言,还是对个体成长而言,都具有一种‘无限强大’的超人力量。这种力量的直接显现,就是它的母文化影响功能。”正是因为地域文化具有母文化影响功能,它便以集体无意识的方式深刻影响人们的性格特征和审美理念。
关于地域文化对当地居民思想性格的影响,不少思想家有过著名的论断。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南方感受性敏锐……在北方的国家,人们的体格健康魁伟,但是迟笨……你将在北方气候之下看到邪恶少、品德多、极诚恳而坦白的人民。当你走近南方国家的时候,你便将感到自己已完全离开了道德的边界;在那里,最强烈的情欲产生各种犯罪……在气候温暖的国家,你将看到风尚不定的人民,邪恶和品德也一样地无常。”俄国思想家普列汉诺夫也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它的心理是由它的境况所造成的,而它的境况归根到底是受它的生产力状况和它的生产关系制约的。”
关于地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不少学者、文学家也都颇为认同。美国学者赫姆林·加兰说:“显然,艺术的地方色彩是文学的生命力的源泉,是文学一向独具的特点。地方色彩可以比作一个人无穷地、不断涌现出来的魅力。”“今天在每种重大的正在发展着的文学中,地方色彩都是很浓郁的。”苏联文学理论家巴赫金指出:“文学领域,更广一点说,文化(不能把文学与文化割裂)组成了文学作品和作品中的作者立场的必然语境,离开了这个语境既不能理解作品,也不能理解作品中被反映的作者的内涵。作者对文学和文化不同现象的态度具有对话性质……”中国近代大儒梁启超论及南北文学风格时同样指出地域文化对文学创作的深刻影响:“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于诗于文于赋,皆南北各为家数。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散文之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者,北人为优;骈文之镂云刻月善移我情者,南人为优。盖文章根于性灵,其受四周社会之影响特甚焉。”
综上,作为文化原型,地域文化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特点、思维方式和饮食习惯,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性格、审美心理和艺术创作。因此,吴越文化作为古老的地域文化,已经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对汪曾祺的文学理念和文学创作发生了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