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德国企业文化
导读
中德两国经贸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1752年8月,在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Friedrich II,1712—1786)的全力支持下,埃姆登的王家普鲁士亚洲贸易公司商船“普鲁士国王”号在船长格来史克(Carl Gleitzke)的率领下抵达广州,掀开了中德贸易的大幕。
1861年9月2日,清政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崇纶与代表普鲁士及德意志其他的22个邦的艾林波伯爵(Friedrich Albrecht Graf zu Eulenburg,1815—1881)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德通商条约》。条约内容主要包括普鲁士及德意志其他各邦获得最惠国待遇,允许在广州、潮州、福州、宁波等我国20多处通商口岸购买房屋、租赁土地,等等。
1871年德国统一之后,德意志帝国迅速崛起为工业强国,开始步英、法等列强的后尘通过在中国投资,开设银行、洋行,修建铁路和矿山,掠夺与侵略中国。清政府则从德国军火大王克虏伯公司(Krupp)采购各种武器与军舰,并仿制枪械。成立于1865年的巴斯夫(BASF)公司也在20年后,即1885年开始在中国市场推销染料。
德意志帝国很快成为中国第二进口大国,对华海运的船舶数量仅次于英国。一战结束后,魏玛共和国、纳粹德国先后与中华民国政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经贸与军事合作,直到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中华民国政府对德宣战,中德经贸关系才随之停顿。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民主德国)于1949年10月7日在苏联占领区成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很快建立了外交关系。20世纪50年代,中国主要与民主德国展开各种经贸合作,向民主德国购买技术与设备,并派遣留学生赴民主德国学习。但是由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中苏关系交恶,两国政治关系趋冷,经贸交流在六七十年代一度停顿。
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德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二战之后由于联邦德国在国内推行社会市场经济政策,得到了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支持,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创造了“经济奇迹”,在70年代初发展成西方重要的经济强国。中国与联邦德国建交后,双方的合作也由最初的经贸交流逐步发展到多层次、多领域的技术合作:1975年,杭州汽轮机厂与西门子公司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购买西门子工业汽轮机制造技术许可;1981年,德国化妆品公司威娜(Wella)与天津第一日用化工厂合资建立天津丽明工贸化妆品公司;1985年,德国大众与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上汽集团)建立了中德合资企业上海大众(上汽大众);1990年,西门子在中国建立了第一家生产型企业——北京国际交换系统有限公司。随后,众多德国企业相继在我国寻找合作伙伴,建立了合资企业或生产基地,力图以技术与资本的优势进入中国市场。
1990年10月两德统一之后,德国企业看到中国继续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存在的巨大商机,加大了对华投资的力度,投资方式也从单纯的合资转变为成立专门的投资公司、控股合资企业、独立投资生产基地。几乎所有名列《财富》世界500强的德国大型跨国集团,都纷纷在中国建立了相应的投资有限公司,全面负责在华投资等业务。西门子、大众、博世不但扩大了投资规模与投资领域,而且在中国建立了研发中心,着力开发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德国大型跨国集团对华直接投资产生的规模效应,同时也吸引了大批德国中小企业陆续前往中国投资建厂和开设办事处。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大型国有企业开始在德国设立办事处,建立分公司。随着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对德国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与技术水平的认知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发现以德国为中心的欧盟市场巨大,前景广阔。但是中国企业开拓德国等欧盟国家的市场,时常遭遇较高的技术准入门槛,因此投资与并购遇到经营困难的德国企业,是一条绕开技术壁垒,进入对方市场的捷径。近年中国企业在德国的投资与并购案例逐渐增多,特别是2016年伊始中国企业对德国的投资呈井喷之势,中国家用电器制造商美的集团以50亿美元成功收购德国机器人专业公司库卡集团,更引起了中德两国政界和商业界的热议。
中德两国双向投资从30多年前开始,由涓涓细流形成了当今空前浩大的规模,中德经济的高度互补性,更加提升了双向投资的力度与规模。截至2014年年底,共有8200多家德国企业落户中国,2000多家中资企业在德国开设了分公司、办事处,成为不少德国公司的实际控股方,中德双向投资的规模与数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2014年10月中德两国政府签订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涉及110个合作领域,为提升中德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注入了全新的动力。《纲要》第二十九条明确指出:“继续鼓励和支持双向投资,为双向投资创造公平、透明、积极、友善的政策和公共环境。”
2015年3月17日,德国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申请加入中国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之后另外两个德语国家瑞士(3月20日)和奥地利(3月27日)也分别申请加入。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共同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在这张“一带一路”的路线图上,德国、瑞士、奥地利等都是其中重要的节点国家。
2015年5月,由百余名院士起草的《中国制造2025》正式发布。这份为中国制造业未来十年设计的顶层规划与路线图,通过努力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三大转变,推动中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2013年德国公布的《工业4.0战略实施建议书》为德国工业未来的发展设计了路线图。《中国制造2025》采用“1+X”的规划体系,在现有规划之外,还将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制定的措施,专门制定类似于“德国工业4.0”的规划。
以上这些愿景与规划已逐渐发展成为中德两国企业密切合作与双向投资的强大驱动力,因此继续加强与深化中国企业与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企业的全面合作,不仅在国家的宏观战略上已经清晰可见,而且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正在稳步推进。
在这种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面前,德国企业看重的是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背后的广阔市场和无尽商机,因此继续稳健地扩大与加强在华投资,尤其是服务领域的投资,全面实行本土化战略,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在各个行业的细分领域深耕中国市场是德国企业在华投资的战略选择;中国企业则更渴望在21世纪快速提升自己的技术与管理水平,在“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下,欲借助资本运作的优势,投资与并购运营出现困难的德国企业,全力借助德国制造业强劲的创新潜力与发展后劲,充分利用德国的人力资源,尽快拉近与世界先进技术和国际市场的差距。所以完全可以预期,两国企业的双向投资与密切合作必将会在过去数十年的丰硕成果上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与提高。而在上述合作的大背景下,深入研究德国企业文化,探究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深刻影响,意义更为深远。本篇共分五章。
第一章:概述德国企业及其企业文化的特征。
第二、三章:选取28家《财富》世界500强的德国企业以及德意志交易所集团的30家DAX蓝筹股企业、6家德国大型跨国企业、10家最有创新潜力的德国中小型企业,对这些企业的规模、拥有的品牌、技术创新能力,在华投资的领域、成果、遭遇的困境给出客观、真实的述评,并着力提炼这些德国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特征与内涵。
第四章:特别关注德国海外最大的商会——“中国德国商会”(又称“德国工商总会大中华区”,AHK)的职责及功能、服务于德国中小企业的海外物业中心——“德国中心”,以及德国中小企业协会等德国行业协会在华的业务开展情况。
第五章:专门介绍了分布在我国各地的德国工业园区及德国在华投资企业的企业文化特征。
本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