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岛文化与生态的人文地理研究:舟山案例
- 童亿勤
- 1023字
- 2024-11-01 07:39:54
1.2.1 舟山群岛生态环境概况
舟山群岛的众多岛屿均属大陆性基岩岛,主要由花岗岩、流纹岩和凝灰岩构成。是浙东丘陵山地向东北海域的延伸部分。它是在第四纪的全新世,距今约七千年左右,才随着海平面的上升而成为与大陆分离的岛屿。受大陆地质构造延伸控制,群岛整体呈北东走向依次排列。诸岛为海岛丘陵地貌,岸线曲折,岬湾相连,海蚀崖、海蚀柱、海蚀穴等海蚀地貌发育广泛,期间还分布有海积作用形成的滨海小平原。群岛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南部岛大,海拔较高,排列密集;北部岛小,地势较低,分布稀疏。海域自西向东由浅入深,岛上丘陵起伏,最高峰安期峰位于群岛西南部桃花岛,海拔544.7米。
舟山群岛气候冬暖夏凉,年温适中,降雨偏少。最热月平均气温略低于同纬度大陆地区,而最冷月平均气温则要高于后者。最热月出现在8月,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年平均气温南部诸岛高于北部约0.5~1℃;年降水量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南部舟山岛中部是整个群岛的多雨中心,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北部嵊山等岛年降水量不足1000毫米。全年多大风,春季多雾,夏秋有热带气旋影响。大气污染较轻,是中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诸岛均无大的水系,多为独流入海的季节性间歇河流。多年平均年径流量5.92亿立方米。成土母质多为各类火山岩风化残积物和滨海海积物,主要土类有湿润正常新成土、铝质湿润淋溶土、潮湿正常盐成土和潜育水耕人为土等。受湿润状况的影响,地带性植被类型南北分异明显。南部舟山岛等岛屿为常绿阔叶林,中部岱山岛等岛屿为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北部嵊泗列岛等为落叶阔叶林。
近岸低盐水系与外海高盐水系交汇混合,是舟山群岛海域水文的重要特征。群岛附近海域是中国大陆架浅海的一部分,海底地势平坦,沉积物以黏土质粉沙为主,海域内岛礁密布,成为鱼类栖息和繁殖的天然屏障。长江和钱塘江等入海径流形成的自北而南的沿岸低盐水体及自南而北的高盐、高温的台湾暖流和北方高盐、低温的黄海冷水团三股水体在舟山海域互相混合消长,水温、水质、盐分适宜,为海洋鱼类洄游和越冬提供了最佳场所。长江、钱塘江等大江河从大陆上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盐类和有机物,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索饵、繁殖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因此,形成了世界著名、中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盛产带鱼、大黄鱼、小黄鱼、墨鱼及其他经济鱼类。海水养殖主要有蛏子、贻贝、蛤、对虾、海带、紫菜等。盐业生产条件优越,是中国主要产盐基地之一。还具有深水港口和航道资源优势,是中国东南沿海建设大型深水港的理想港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