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岛文化与生态的人文地理研究:舟山案例
- 童亿勤
- 1893字
- 2024-11-01 07:39:57
2.3.4 文化特征
普陀山自建观音道场以来,曾有律宗、禅宗、净土宗在山传法。早期亦有密宗传入,但很快与律宗相融合,即成绝响。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临济宗天童寺(今宁波天童寺)密云四世法裔潮音主持普陀山,至此,普陀山建树起普陀佛教临济正宗。其后印光法师专修净土,但并未形成教派。临济宗“以心印心,心心不异”的禅宗主张与观音信仰,都深刻地反映在普陀山佛教文化中,并通过其佛教景观表现出来,其文化特征见表2.4。
表2.4 文化特征
2.3.4.1 宗教活动
《普陀洛迦新志·规制》:“天灾流行,祈求雨泽,向由常住为首,领众诣潮音洞领香”。普陀山祈雨法事到海边领香请圣,与海岛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且民俗祈雨多至龙王庙,普陀山祈雨则请观音大士。观音跳(眺)、南海观音立像、潮音洞、梵音洞等,都反映出普陀山僧人充分利用海岛自然环境的优势来进行佛教文化的创造。
在观音造像上,普陀山观音像与海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法雨寺九龙殿中的海岛观音、紫竹林禅院的白玉观音禅坐海浪之上、梵音洞的鳌鱼观音等。1997年竣工的南海观音立像,更是充分利用雄旷的海洋环境营造出“南海观音”的宗教圣地氛围。
每年鱼汛来临,舟山本地居民多会做法事祈求渔业生产的安全和丰收,宋朝使者出使海外,路经普陀山时,必登山做佛事祈求平安。普陀山四周海面如有事故,亦多会去普陀山做法事。以上法事活动也逐渐演变成当地民俗,使得舟山本地的观音信仰被动地烙上了海洋文化的特色。
观音香会、“普陀山之春”和观音文化节,是普陀山三大旅游节庆日,以观音香会最为庄重。观音香会又称为普陀山三大香会期,分别是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日、六月十九观音成道日和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香会期间,各地信徒及旅游观光者常达2万人左右。“普陀山之春”旅游节以“生态旅游,人文体验,游客互动,百姓同乐”为宗旨,1990年举办第一届起,此后每年阳春三月举办一届,旅游节活动十分丰富,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游客。观音文化节是继前两者之后,在2003年举办第一届“观音文化与生命自然”的旅游节庆日,2004年及之后,均用“自在人生,慈悲情怀”为主题,一般在每年的10月—11月举行。三大旅游节庆日,均以观音信仰为依托,将宗教文化与旅游文化完美结合,更好地传播普陀山佛教文化(宋维红,2013)。
2.3.4.2 景观命名
普陀山诸多文化景观命名,多出于佛经、佛教传说、佛陀或僧侣名及“慈航普渡”的情怀,其命名方法主要体现了禅宗的心性论特点。这种命名方法,让普陀山的花草树木都蒙上一层佛教色彩,生动地描绘出佛教的理想境界(徐波,2003)。如普济寺取“普济群灵”之意,法雨寺取佛教经典中的“天花法雨”;“心”字石取禅宗十六字心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达摩峰则是取达摩祖师法名;观音跳、观音洞、紫竹林和南天门等取自传说。景观命名从佛、法、僧到佛教传说、意象,均透露出“见性成佛”的特色。
2.3.4.3 摩崖石刻
在千百余年的佛教历史中,常有官绅文士在普陀山的奇岩异石上题字。现存自明、清到现在的摩崖石刻多达160余条,主要分为地名记事、赞颂景物与礼佛弘法三类石刻。较为知名的石刻有侯继高的“海天佛国”“磐陀石”,明朝书法家董其昌书写的“入三摩地”等(刘利娜,2012)。如此多的摩崖石刻,是文人骚客们受佛教文化和山海景色感染所作,给普陀山增添几分人文气氛的同时,本身也具有很高的艺术、科研和考古价值。
2.3.4.4 佛茶与素斋
“以茶敬佛”是佛教规制之一。普陀山僧人自唐代起就在寺院附近开辟土地种植茶叶,所有生产活动均由寺僧完成,用来敬佛和待客,故名“佛茶”。禅门认为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且不发。”所以禅宗寺院十分讲究饮茶。普陀山佛茶有着优越的种植环境和严格的采摘、制作和贮藏规范。以佛教文化为内涵的茶艺表演,其基本程序包括:迎宾、净手、焚香、添水、请佛、净盏、点茶、献供、调茶、供佛、敬客、回念和礼毕。普陀山佛茶承载着佛教文化,是中国茶文化与佛教文化相互融合的杰作(苏祝成等,2009)。普陀山佛茶的另一个特征便是在诗词文赋方面。历代不知有多少僧俗文人学士来此朝觐观音,与佛茶结缘,他们爱茶、咏茶、赞茶,借茶写人、叙物、抒情,反映了当时的佛茶生产、加工和饮用场景,抒发了个人的思想情感。
素食和素斋是有区别的,素食是在不杀生的基础上的一种健康、环保、慈悲的生活方式。素斋又有更严格的要求,用斋也是僧人修行生活中的重要功课。本山寺院僧人用斋是不与游客一起的。普陀山上的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紫竹林四座寺院均有素斋供应,其他饭店也有素食供应,岛上素斋种类较多,大致分为七类:花色类、豆制类、小炒类、汤羹类、腌制类、糕点类和冷拌类。普陀山寺院素斋只是为香客和游客提供方便,并不以营利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