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疼痛的生理及病理生理学

一、疼痛的分类

(一)急性疼痛(生理性痛)和慢性疼痛(病理性疼痛)

根据疼痛的病程及病理机制可以将疼痛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不同类型疼痛的诊断和治疗原则、适用诊疗技术和治疗目的是显著不同的。

1.急性疼痛(Acute Pain)

生理性痛由外周伤害性刺激引起,包括外周有髓鞘(Aδ)纤维介导的刺痛和外周无髓鞘(C)纤维介导的灼痛。生理性痛的定位因发生部位而异,浅表痛定位明确,由强刺激皮肤引起;深部痛定位模糊,源于肌肉、肌腱、骨膜和关节,内脏痛具有深部痛的特征。急性疼痛在伤害性刺激存在期间持续存在,伤害性刺激消失时疼痛消失。例如,外科手术后切口的疼痛会随着切口的愈合而缓解。一般来讲,急性疼痛具有报警作用,提醒人们躲避伤害,对伤害做出反应。但如果疼痛持续存在,疼痛的持续应激反应就会给机体带来全方位的伤害。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损伤会在1~3个月内愈合,因此急性疼痛持续时间通常不应超过1~3个月,临床上通常以1或3个月作为急慢性疼痛的分界线,持续时间小于1个月的被称为急性疼痛,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的称为慢性疼痛,介于1~3个月之间的被称为亚急性疼痛。

2.慢性疼痛(Chronic Pain)

临床上将持续3个月以上,并伴有感觉异常、痛觉过敏或触诱发痛的疼痛定义为慢性疼痛。引起疼痛的伤害性刺激已经停止,外周损伤或手术切口已经愈合,但疼痛依然存在,且持续3个月以上时被称为慢性疼痛。慢性疼痛的病理生理基础是神经系统的损伤、敏化和病理性重塑。慢性疼痛是病理性疼痛,对人体无任何生理作用,会给人体造成全方位的伤害,损害人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目前普遍认为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亟需有效的管理和治疗。

(二)伤害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或混合性疼痛

按照疼痛的发生机制分类,疼痛可分为伤害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或混合性疼痛。区分不同类型的疼痛对于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

1.伤害性疼痛

伤害性刺激和炎症刺激导致外周伤害性感受器致敏,伤害性刺激信号经传入神经纤维、脊髓、脊髓丘脑束、丘脑传至大脑皮层,产生疼痛感觉。在正常情况下,伤害性刺激持续存在,疼痛就持续存在;伤害性刺激停止,伤害性疼痛就会消失。伤害性疼痛多发生在组织损伤尚未愈合和修复期间,因此伤害性疼痛多数属于急性疼痛,表现为胀痛、钝痛、酸痛、牵扯样痛等。

2.神经病理性疼痛

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伤或疾病直接导致的疼痛称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通常表现为阵发性电击样、针刺样、烧灼样或撕裂样疼痛,伴有病变神经支配区域的痛觉过敏(Hyperalgesia)、触诱发痛(Allodynia)、感觉异常或感觉缺失等症状。如果伤害性刺激长期存在或者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受到伤害,会造成神经系统病理性重塑和致敏,从而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其病程多超过3个月,且伴随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性敏化和重塑,因此神经病理性疼痛多属慢性疼痛。

3.混合性疼痛

混合性疼痛通常指同一个体同时存在伤害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

(三)按疼痛的部位分类

1.按疼痛来源部位分类

(1)躯体痛。躯体痛又可分为浅表痛和深部痛。浅表痛是由浅表(皮肤、皮下或黏膜)的痛觉感受器受到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深部痛是由肌肉、肌腱、筋膜、关节或骨骼的伤害性感受器受到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

(2)内脏痛。内脏痛指内脏受到牵拉、压迫、扭转或炎症刺激引起的定位不准确的隐痛、胀痛、牵拉痛或绞痛。内脏痛通常伴有牵涉痛,例如患胆囊炎时有右上腹痛的同时还会有右肩背部的牵涉痛。

(3)中枢痛。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会伴随疼痛症状,如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脊髓空洞症或多发性硬化症等。中枢痛难以定位,在病变产生后当即或延迟数年出现疼痛,疼痛性质不固定,多表现为持续性刺痛或麻木,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缓解。

2.按解剖部位分类

按疼痛发生部位分为头部、颈部、胸背、腹部、盆腔、腰骶或四肢疼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