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大宗商品产业协同与跨界融合发展研究
- 王永龙 伍婵提
- 3456字
- 2020-06-28 09:38:59
第二节 中国大宗商品产业发展分析
(一)中国大宗商品产业市场规模分析
1.制造业崛起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消费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是推动大宗商品消费增长的根本动力
经过数十年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制造国。过去十年,中国制造业崛起,数百种产品产量全球第一。2002年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中国制造研究报告中有160多种产品产量全球第一,2008年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中国制造研究报告中有220多种产品产量全球第一(见图1-3)。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制造国。
图1-3 2008年中国部分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工业品种及其占比
2.目前中国大宗商品消费量已居于世界首位,主要品种的消费量连创新高
中国对大宗商品主要品种的需求是刚性的。近年,中国对大宗商品消费量保持稳步增长,各主要品种消费量屡创新高,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大宗商品消费国。中国铁矿石、精对苯二甲酸(PTA)、煤炭、精炼铜、原铝、棉花、精炼镍、大豆和PVC的消费量在全球的排名中已位列首位。以变化较大的铁矿石、精对苯二甲酸(PTA)和原铝为例,中国铁矿石消费量占全球比重从1978年的4.5%上升到了2010年的57%左右,精对苯二甲酸(PTA)从4.7%上升到了53%,原铝从3.3%上升到了41%(见表1-9)。
表1-9 1978年与2010年大宗商品主要品种中国消费量对比
3.中国内部需求将主导大宗商品消费量增长
内部和外部需求是拉动中国大宗商品需求的主要力量,而且未来中国大宗商品消费动力将更多地来自于内部需求。
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未来,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仍会带动国内大宗商品消费的增长。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会促进人均GDP的提高、就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内部结构的演化,进而推动大宗商品消费的提升。其中,中国人均GDP提高会提升消费者对于汽车等产品的需求;就业结构的调整会进一步推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带动中国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等建设;工业结构的演化将会促进加工装配业的发展,这三方面因素将会共同带动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可以预见,内部需求会成为中国大宗商品消费规模提升的主导引擎。
4.中国大宗商品产量总体呈现增长态势,未来主要品种的供应能力会进一步增强,我国大宗商品主要品种产量总体上持续走高,只有极少数品种存在波动
中国大宗商品消费量在保持增长的同时,也带动了产量的提升。近年来,大宗商品产量持续走高,2010年至2014年,铜产量由290万吨增至479万吨,锌产量由316万吨增至526.5万吨,煤炭产量由23.7亿吨增至32.4亿吨,甲醇产量由758.5万吨增至1574.3万吨,玉米产量由1.5亿吨增至1.7亿吨。甲苯、大豆、棉花的产量存在一定幅度的波动,增长态势不明显(见表1-10)。
表1-10 2010—2014年中国大宗商品主要品种产量
5.未来我国大宗商品产量将呈稳定型增长
农产品生产受到种植面积、科学技术、气候变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未来五年,中国在耕地面积、农村土地集约改革方面难有重大突破,而且,气候变化会更为频繁,一系列因素共振将导致农产品产量很难大幅提升,主要呈现稳定性增长。
6.中国大宗商品进口量持续上扬,但在定价权上处于弱势地位
中国大宗商品进口量连年增长,但部分品种进口依存度高。中国作为初级产品的消费大国,国内产量无法满足需求,大量品种需要由外部进口。近年来,大宗商品主要品种进口量持续上扬,并且伴随进口量的提升,部分品种的进口依存度也相应提高。2010—2014年,铜进口量由82.7万吨增至292万吨,2014年铜进口依存度达到39.40%;铁矿石进口量由3.23亿吨增至6.19亿吨,2014年进口依存度为63%;甲醇进口量由112.7万吨增至518.95万吨,2014年进口依存度为24.8%(具体如表1-11所示)。
表1-11 2010—2014年中国大宗商品主要品种进口量及2014年进口依存度
7.大宗商品中国时刻
目前,多个大宗商品品种出现“中国时刻”,国际大宗商品生产商、贸易商等借此推高大宗商品价格。随着中国对大宗商品进口量的提升,中国对某种大宗商品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这一时间拐点被称为“中国时刻”。目前,石油、大豆、铜、铁矿石、天然橡胶、镍、黄金、煤炭、棉花等10个品种已出现中国时刻(如表1-12所示)。
表1-12 主要大宗商品出现“中国时刻”的时间表
8.中国大宗商品主要品种进口规模仍会扩大
受中国经济转型、资源紧缺等因素的影响,未来相关大宗商品进口规模将会继续保持增长,而且涉及的品种也会进一步增多,但国家对定价权的谋求、企业对大宗商品的采购运营管理、中国货币政策的变动、经济增长的放缓、少数几种原材料的本土产量的提升等因素会使某些品种进口量存在上下波动。大宗商品定价的取得是一个长期且系统性的工作,有赖于大宗商品资源的掌握、大宗商品贸易商及其运营商的支撑以及大宗商品基金的营运等。目前,中国虽然已经开始在国外积极争夺矿产资源、在国内大力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但是短期内很难掌控大宗商品主要品种的定价权,尤其是进口量较大的品种。不过,对一些优势品种,如稀土,中国正在尝试掌控定价权,以期打开定价权缺口。
9.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带来企业盈利的不确定性,促使中国大宗商品加工企业注重原材料采购运营管理
未来,原材料的价格波动是所有制造业企业面临的最大风险,对单个制造企业来说,进行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管理、风险管理是企业提升利润较为有效的途径,也是企业进行品牌与技术创新的前提。因此,可以预见未来的制造业企业将会摒弃现在的理念,开始注重大宗原材料的采购运营管理。
(二)中国大宗商品行业主要问题与风险分析
由于中国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环境仍存在较多问题,如政策法规欠缺、市场监管主体不明确、公司治理结构缺乏制衡机制、客户资金无有效的第三方监管、行业自律缺乏、理论研究滞后等,因此其在迅速发展过程中会面临诸多风险,如交易市场主体的法律性风险、交易市场内部运行的风险、价格波动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投机性风险、套期保值性风险、交易履约风险等。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与风险有以下三点。
1.审批设立混乱,投资建设市场成本较低,投资主体盈利目的性强
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审批设立混乱主要表现为多来源、低门槛。以上海为例,设立在上海的13家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只有1家是经政府批准成立的,其余12家都是直接在工商局登记注册的。即使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设立全部交由中央层级的政府机构审批,仍存在“政出多门”的现象,如发改委、银监会、商务部等多部门都拥有审批权。其根源在于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定位不清晰导致的主管单位不明确。
在《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中规定,建立电子交易市场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有提供交易服务、物流配套服务以及信息服务的能力,但并没有规定建立电子交易市场最低的注册资金额。目前,国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建设一般都是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初期投资只占总投资的一部分,发展好了会继续追加投资,两三年之内如果不见起色,投资多半会终止。若以1年为投资建设期限,那么,电子交易市场的投资规模依照大小依次为:最低规模,300万~400万元;适中规模,600万~800万元;较大规模,800万~1500万元。由于投资所需资金相对较低,相关主管部门审批较宽松,所以介入电子交易市场的投资主体逐年增多。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投资主体为了能尽快收回投资,经常违规操作、纵容投机交易行为、虚报交易量等,致使电子交易市场交易风险大大增加。市场一旦陷入困境,交易商的利益便无法保障。
2.交易模式的“变相期货交易”行为,引致交易风险
由于大宗商品交易市场采用的交易机制与期货交易存在诸多相同之处,如均采用保证金制度、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T+0交易制度以及双向交易机制等,致使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被很多人称为“变相期货”“准期货”。国家曾多次明令严禁电子交易市场的“变相期货交易”行为,但仍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如2006年1月“变相期货”第一案——浙江嘉兴茧丝绸事件和2015年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兑付危机事件,均形成巨大资金对垒,造成巨大交割风险。以上两起事件中都存在电子交易经营过程中实行以增加交易量、增加佣金收入为目的的激励办法,存在“无意识或有意识诱导”交易双方的交易行为。在实际交易运行过程中,有的市场甚至几乎忽略现货交易的服务行为,出现经营多年的电子交易市场没有现货交割仓库,发生现货无法交收的情况。无约束、缺乏监管、变相诱导,致使交易风险不断升级和扩大。
3.缺乏政策支持、无视法律约束,导致无效监管
中国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法制建设滞后于电子交易市场的发展速度。截至目前,国家尚未颁布有关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法律法规。中国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基本是按照《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国家质检总局,2003)设立的,它只能作为行业规范(或标准),并不具有法律方面的权威性。由于无法律约束,当交易市场各类纠纷频发时,却找不到法律依据,相关部门无法稽查和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