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盼望这世界上能有这样的一本书:一本可以教人忘记悲伤的书,一本可以为心止血的书,一本可以疗伤的书,一本可以传递力量的书,一本可以让人充满勇气的书,一本可以让人心想事成的书。作为一名职业心理咨询师,我觉得有必要把这本书创作出来,献给正身处逆境或未曾经历重大逆境的人。
在从事心理工作和学习中我发现,“抗逆力”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是人人身上都潜藏着的一种力量,它的运作机制蕴含着诸多的心理学原理。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应对一般的心理问题,还可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为了让不同经历的人都可以感同身受地去体验抗逆力的存在,书中列举了普通人一生中大概率可能遇到的20多种现实逆境,以期引领读者朋友发现并挖掘自己身上所隐藏的巨大潜能,并学会如何去激活和运用抗逆力。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社会越来越发达,衣食住行样样都比父辈们要更好,可就是觉得还是过去比较快乐和幸福!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变化越来越快,人也就越来越容易被各种困难所干扰,于是压力也就越来越大,这些体验无疑加剧了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挫败感和无奈。
日常生活中,诸如学业不顺、职场失意、事业失利、合作背叛、创业失败、恋爱受挫、婚姻危机、人际紧张等适应不良,会产生严重的挫折心理;而罹患重大疾病和意外伤害事故等健康因素带来的逆境,若应对不佳,更是可以使人身心遭受重创。
无论是哪一种困难,都可能会带来不愉快的情感体验,都会诱发情绪上的一些消极表现,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是一种逆境心理,逆境心理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机制。一般来说,逆境心理体现出来的是负面的情绪,类似于挫折感、自卑、挣扎、恐惧、焦虑、抑郁、愤怒、暴躁、绝望、沮丧等都是逆境中的常见情绪。
按逆境心理性质有正向逆境和反向逆境之分,正向逆境是指主题的行为动机符合社会规范,迎合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但由于受到不正确因素的干扰,最终产生的逆境感。与之相反的就是反向逆境,它是指主体朝着反社会或者逆社会的错误方向展开行动,他们的目的和动机并不符合社会规范,主体的合理需要并不合理,且遭遇了重大挫折。
抗逆力本身更倾向于一种策略,而不是一种蛮力,如果盲目地用强硬姿态来对抗压力,这同样是一种冲动的行为,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很容易导致相关问题产生更为强大的反弹力。所以我们在强调抗逆力重要性的同时,也不可单纯地认为抗逆力强大了就一定可以做出正确的逆境应对举措,当人处于反向逆境时,强大的抗逆力可能会将事态引入灾难!
在遭受贫穷的时候,我们需要知道贫穷就是一种逆境,对于那些抗压能力强的人来说,当他们陷入贫穷的生活中时,内心的需求和渴望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化,他们对于改变生活状态的渴望会加深,对于改变命运的想法会得到强化。这个时候,他们会表现出强大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摆脱现状,即便面临失败,他们也不会轻易放弃,直到达到改变的目的。
心理学家从个人需求的角度来分析爱情之路的坎坷和多变,他们认为任何人的心理需求都很丰富,而这些心理需求就像照相机的广角和望远镜镜头一样,当人们试图用望远镜镜头瞄准某一个对象时,这个对象就会重点凸现出来,而其他对象则被模糊处理,换句话说,当人们迫切地追寻某种需求时,其他的需求就会被淡化,而等到人们满足了需求并试图寻求新的需求时,其他的需求再次变得无关紧要。
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应当适当放宽限制,适当减少人为的干涉,尽量给予孩子更多独立的空间,给孩子直接接触社会的机会,让孩子直接面对威胁和挫折,这是间接给孩子制造逆境的重要方法,同时应该鼓励孩子去面对属于自己的生活,其中也包括如何应对生活中的磨难和挫折,只有让孩子自己去承受生活的压力,接受生活的挑战,才能获得更为强大的抗逆力。
心理学家还认为,顺境中人往往难以取得很大的成就,那些最出色的工作往往都是在逆境中完成的,因为当人们处于逆境中时,思想上的巨大压力、身体上的痛苦折磨会成为精神上的一种兴奋剂。
本书是一本可读性强的励志心理学图书,它适合的读者范围非常广泛,从职业角度区分可包括:求学阶段的学生、在进取奋斗的职场人士、正全力以赴的创业者和居家照顾家庭的女士等;从阅读目的看可以包括:有希望利用心理学知识帮助人们提高抗逆力或改善现状的心理及教育工作者、希望培养孩子的逆境抵抗能力的家长、希望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困境的人们,以及希望未来不管面对何种境遇都可以从容应对的读者们。
本书的顺利完稿,首先要感谢分布于全国的“家旗全国心理救援服务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家旗救援)特约心理学专家和心理工作者的倾囊相授,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勤勉工作,让我有动力和可能来完成本书的撰写。其次还要感谢百万级畅销书策划人刘一寒先生的热心相助与协调运作,让本书可以在原定计划时间与读者见面。同时还要感谢爱恩心理创始人吴痕先生、心理咨询专家张亚婷女士和梁志坚博士的专业指导和持续鼓励。最后要感谢福建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及福建省应用心理学研究会各位专家、老师的鼎力相助。正是他们对心理行业的热爱与付出的努力,感动了我并促成我首创了“契约化心理救援服务”的心理服务模式,并完成本书的撰写。
受客观因素制约,本书难免存在疏漏或谬误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同行及读者赐教指正或反馈意见。
邹建章
2018年12月于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