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已 神明自得

——读荀子《劝学》有感

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尊崇孔子,认为孔子“德与周公齐,名与三王并”,始终尊孔子为师;他致力于弘扬儒家思想,汉代儒家之礼学出自荀子,诗经学、春秋学都与荀子有关,以致清人认为“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他丰富发展了儒家思想,在继承孔子“仁”的基础上,提出了“礼”和“法”观点,重视社会秩序和人们行为规范,与孟子的“义”具有同等的思想价值。吊诡的是,在后世所建构的儒家道统中,却没有荀子一席之地。究其原因,在于荀子的思想更具有批判精神和包容特点。他虽是儒家,却培养出了韩非和李斯这两个著名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是法家集大成者,李斯则把法家思想与政治实践结合起来,帮助秦始皇吞并六国、称帝天下。这表明荀子学说的兼容并包和广博深厚,大概也是荀子不入儒家道统的重要原因。但不管怎么说,荀学属于儒家思想范畴是没有疑问的。现存《荀子》三十二篇大多为荀子自己所著,涉及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劝学》位居《荀子》篇首,既是一篇说理文章,也是一篇优美的政论散文。全文论题鲜明、逻辑严谨,句法简练、声调铿锵,议喻交融、情文并茂,颇能代表荀子文章风格。

《劝学》就是劝勉、激励人们努力学习,文章运用大量生动的比喻,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的目的、态度、内容和方法。全文一千七百余字,大约用了二十个比喻,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主要是讲学习的重要意义。第一句话就是“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继承了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观点,认为人的道德品质是后天培养的,强调环境和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意思是,无论南方的吴、越,还是北方的夷、貉,婴儿呱呱坠地的哭声都是一样的,一到长大后,生活习惯和个性就完全不同,这是后天环境教育和学习所决定的。第二层次主要是讲学习的规律问题。荀子认为,任何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都是由一点一滴的知识积累起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第三层次主要讲学习的内容、态度和方法。《劝学》以问答方式谈论学习的内容,“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所谓经,是指《诗》、《书》之类的儒家经典,礼则是指典章制度。荀子重视礼和法,所以他说:“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第四层次主要讲学习的境界,这就是“全”和“粹”。荀子追求完美,“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

品读《劝学》,我们对学习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有了更多了解和更深刻认识。没有想到,学习本身还有那么多的学问。荀子是从人性的角度阐述学习问题的,这就有了思辨的色彩,闪烁着理性的光芒。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们对于人性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是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即“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另一种是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这就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但是,孟子、荀子的出发点是相似的,都希望培养造就君子和圣人,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也说过类似的观点:“涂之人可以为禹。”由于他们对于人性的不同看法,产生了塑造人的习性和品格的不同路径。性善论肯定人性本善,认为道德的根源不能从外部寻找,只能返回生命的内部寻找,强调思以致圣;性恶论认为人性是恶的,认为生命需要借助于外在的力量才能确立起道德的品性,强调学以致圣。因此,荀子更重视学习,性恶论更强调学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学习,对于人类社会以及每个人都有着重要意义。学习,伴随着人类社会全过程;人类正因为善于学习,才把自己从自然界中区分开来,才使自身不断得到进步发展。学习,也伴随着个体生命全过程;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实质在于学习的差别,那些孜孜向学、终身以学的人才能创造人生的辉煌。正是学习具有如此的重要性,我们不能不感佩荀子关于学习的立论高远和思想深邃。

《劝学》深刻阐述了学习的意义,学习是一个塑造道德生命的过程。人的生命从根本上说有两种形态,一种是生理形态,即从生到死,从儿童、少年、青年、中年到老年;另一种是道德形态,即人文精神的培育和良好道德的养成。生理形态是人所不可控的,道德形态却是可控并经过人的努力能够塑造的。生命的道德形态是生理形态的升华,没有道德的生命是没有质量的生命,甚至无异于动物。荀子从性恶论出发,强调学习是积善化性,“化性而起伪”,培养道德生命,“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意思是,学习最大的作用就是把人培养成为有道德的人;最大的幸福就是通过修身避免可能招致的祸害。在荀子看来,学习是为了造就圣人,这是道德生命的最高境界。荀子把人的道德生命区分为三个境界,即士的境界、君子的境界和圣人的境界。《修身》篇中说:“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劝学》认为,学习“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更有意思的是,《荀子》一书是从《劝学》篇开始,最后一篇是《尧问》,这和《论语》始于《学而》、终于《尧曰》的编排是一致的,由此更可证明荀子倡导的是学以致圣路径。荀子的圣人标准可以概括为一个“善”字,不能有任何缺憾,就像射箭,只能百发百中;千里行程,不能差半步;一生坚守仁义,不能有任何差池。“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劝学》最后说:“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在荀子看来,学习是为了培育人的良好品格。“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意思是,木头要经过绳墨斧锯才能使它伸直,刀剑要经过磨刀石才能使它锋利,君子只有通过广泛的学习和不断地自省,才能提升自己的道德生命,在实际行动中少犯错误。荀子还认为,学习不仅可以提升人的品性,而且需要日积月累,从而使人的品性发生质的变化,即“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对于每个人的生命来说,学习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弃的,如果放弃,那就是禽兽。“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在荀子看来,学习是为了避免不良环境教育对人的影响。荀子认为,环境教育对人的道德生命影响是非常大的,既可以把人教育成有道德的人,也可以把人熏陶成无良之人。“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而且,环境教育一旦对人的品性造成影响就很难改变,荀子以木头弯曲后不能变直的例子加以说明。“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意思是,笔直的木头,用火把它烤煨弄弯后做成车轮,就和圆规相适应。即使以后干枯了,也不能再伸直,这是因为烤煨弄弯的缘故啊。因此,荀子要求君子关注环境教育,选择好的环境,与好人相处,从而避免邪恶的影响,接受公平正直的教育,形成良好品格。“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劝学》深刻揭示了学习的规律,学习是一个坚持不懈、永无止境的过程。荀子认为,学问是无穷无尽的;人是越学习越感到自己不足,越学习越想要学习和更多地学习,“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在荀子看来,学习的第一条规律是善假于物,“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劝学》篇中,荀子用了四个比喻说明善假于物的道理,这就是利用地势,“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利用风向,“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利用车马,“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用舟楫,“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这段话从字面上看,善假于物是为了提高人的能力尤其是生理能力,而站在人性高度分析,其意义就要深刻得多,是指生命的缺陷决定了生命主体需要借助于外力来改造和完善自己,善假于物是为了塑造道德生命。学习的第二条规律是长期积累。荀子认为,学习是生命的本质,只能与人的生命相伴终身,“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意思是,一个人只要不断地学习,自然能够深入而有所收获;学习是要学到死才能停止的。学习还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这不仅适用于知识的学习,也适用于道德的养成。无论学习知识还是涵养德行,只有长期坚持和不懈努力,才会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就是荀子要求人们终身追求的道德生命。所以,荀子强调,学习是渐进式的积累过程,而不能靠跳跃、突击的方式进行,“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学习贵在坚守和持之以恒,“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习的第三条规律是专心致志。“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冥冥与惛惛都是表明精诚专一。意思是,在学习上没有刻苦钻研的志向,就不能取得豁然贯通的成就;在工作上没有埋头苦干的经历,也就做不出优异的成绩。荀子认为,学习最忌三心二意,就像徘徊歧路到达不了目的地,事奉两个国君就不能见容于任何一方,眼睛不能同时看清两个目标,耳朵不能同时听清两种声音,“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还以蚯蚓和螃蟹的例子加以说明,蚯蚓专心致志,就能上吃尘土、下饮泉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而螃蟹虽有爪牙之利,却连寄居的洞穴也没有,原因是不能专心致志,“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进一步引用《诗经》指出:“《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意思是,《诗经》上说:在桑树上的布谷鸟啊,一心一意哺育着七个小雏儿。善人君子啊,举止也要专一,举止专一了,用心就坚固了。因此,君子学习要专心致志,做学问要目标集中。

《劝学》深刻揭示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学习是一个区别君子与小人的过程。荀子论述学习的内容是丰富的,除了学习的意义、规律和内容外,还在《劝学》中用较大篇幅谈论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既然学习是一个塑造道德生命的过程,那么学习的态度就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态度是塑造道德生命的保证。荀子把学习态度区分为君子之学与小人之学,批判了“小人”借学习以炫耀自己和获取名利的做法。具体表现在,一是君子之学是为了培育德性,小人之学是为了追名逐利。“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禽犊是指可供馈献、玩弄之物。“以为禽犊”,实际上是指贪图名利。二是君子之学是言行一致、躬身实践,小人之学是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意思是,君子的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上,还要以身作则,表现在日常行动中,哪怕最微小的一言一动,都可以供别人效法。小人的学习,是耳朵听了,口里说说而已,口耳之间的距离不过只有四寸,这怎么能使自己的七尺之躯得到好处呢。三是君子之学是谨言慎行,小人之学是夸夸其谈。当人们问小人一个问题时,小人就要回答两个以上的问题,以炫耀表白自己有学问,“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同时,学习的方法也是塑造道德生命的条件之一,正确的方法是塑造道德生命的保证。荀子对学习办法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即“近其人”和“好其人”。所谓“近其人”,就是要亲近于良师益友、请教于良师益友。荀子认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意思是,《礼》和《乐》有一定的法度而无详细的解释;《诗》和《书》都记载掌故,未必切合当前的情况;《春秋》词旨隐约,不容易迅速理解。只有请教良师益友,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些典籍,进而接受更多的知识和养成尊贵的人格,对世事也会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因而学习最方便的法门,莫过于亲近良师益友。所谓“好其人”,就是要见贤思齐,把君子和圣人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荀子认为,“好其人”是与“隆礼”即崇尚礼法相联系的。学习如果不能“好其人”和“隆礼”,那至多不过是一个浅陋的书呆子,即“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荀子还认为,如果不能“好其人”和“隆礼”,尤其是不能“隆礼”,学习就好像用指头去测量河水的深浅,用戈矛去舂米,用尖锥到壶中去吃饭,即“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在荀子那里,陋儒、散儒为贬义,都是由于学习不得法造成的。正确的学习,就是要避免成为陋儒、散儒。

学人徐复观指出:“荀子认为性恶,只能靠人为的努力向外面去求,从行为道德方面向外去求,只能靠经验的积累。把经验积累到某一程度时,即可把性恶的性加以变化。由小人进而为士君子,由士君子进而为圣人,当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荀子特别注重学,而学之历程则称之为积;积是由少而多的逐渐积累。”这基本正确把握了荀子劝学思想的精髓。学是荀子思想的中心概念,也是《劝学》篇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学习是人进步的阶梯。只要勤奋学习,今天的我可以胜过昨天的我,做学生的也可以超过老师。这就要求我们把学习贯穿于人的生命全过程,首先是从小立志学习。任何有学问、有道德的人都是靠小时候打下的良好基础,学习是孩童和青少年的主要任务,千万不能荒废学业。否则,就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其次是中年继续学习,这需要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因为中年是上有老下有小,面临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稍不留神,就容易放弃学习。谁能在中年坚持学习,谁就能赢得人生,进而走向事业的成功和个体生命的辉煌。中年千万不能放弃学习,还应“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最后是老年还要学习。《劝学》是荀子晚年的代表作,这说明无论人生处于什么年龄段,只要耕耘,就有收获;只要学习,就有所得。老年惯看了秋月春风,远离了喧嚣躁乱,学习可以将丰富的人生经验升华为智慧,观照人生、洞明世态,涵养性情、启迪后人。夕阳无限好,让学习使人生的晚年过得从容、淡定和丰厚。

劝学(节选)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