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工欲善其事

秋去春来,一晃大半年过去了。

嘉定十四年,五月。

绍兴府位于南方,天气早已转暖。

“唰”

一个少年从小河的水面下钻了出来。

“与芮,看,为兄抓住了一条草鱼。”

另一位少年走到了岸边说道:“看来兄长水性不错嘛,才旬月有余,已然运用自如了。”

“呵呵,这还是多亏了贤弟的教导啊。”

赵与芮将赵与莒拉上了岸边,“鱼不错,刚好烤来吃。”

两人报柴点火,于岸边烤着鱼。

赵与莒说道:“贤弟,半年以来,你的关节技,锻炼方法,水性,生存,法治,战争论愚兄皆以有所涉猎,然则仍感觉缺了些东西。”

赵与芮:“缺少真正的兵刃是吗?”

“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总是用木棍,无法感觉到铁血的战争气氛。”

“兄长过急了,现在的重中之重是要面临即将到来的时局之变。”

赵与莒轻轻点头:“明白,但不只是武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兄弟俩势单力薄。”

“哦?看来兄长昨夜拜读老子的道德经颇有所得啊。”

“嗯,黄老之学虽已衰弱,然内藏奇兵之术,昨日我反思良久,想明白了一些事。”

“还望兄长不吝赐教。”

赵与莒瞥了自己的弟弟一眼:“贤弟明明知道,还要我说出来。”

“也罢,去年八月,太子薨,被立为沂靖惠王后代的赵贵和也马上要被立为皇子了。”

“我有预感,我们兄弟俩即将被人发掘。”

“但我和贤弟两人势单力薄,就算被捧上高位,也只是提线木偶,任人操纵的傀儡罢了。”

“我们现在最缺的‘器’不是手中拿着的兵刃,而是为我们驱使效命的‘兵刃’。”

“没有可以依靠的力量的话,我们纵然被发迹,仍然有些太迟了。”

赵与芮揶揄道:“大半年来的无字之大书总算没白读啊,兄长。”

“贤弟莫要再开玩笑了,快想想之后该怎么办吧。”

赵与芮说道:“虽然山阴县令秦亨和县尉安然时常送来些许物什,但两人皆为墙头草,风吹两面倒,不值得信任。”

“为今之计,只有想方设法先进入京城之后,再寻找可靠的力量。”

赵与莒反对道:“贤弟,我两人进入京城之后,必然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又如何暗自活动呢?”

“呵呵,兄长,待到京城来人的时候,兄长独占鳌头即可,与芮可化身为一平庸人士,潜藏在暗中。”

“不行,这样的话,与芮你牺牲可就太大了。”

“兄长,为了最后的胜利,为了你我志愿的实现,些许名利,浮云耳,何足挂齿。”

紧接着又说道:“再说了,在明处的兄长才要承担更多的压力,无时无刻都要谨言慎行,而与芮却可逍遥京城。”

“到时候,如履薄冰,还望兄长万事小心啊。”

“唉,也只好如此了。”

“欸,与芮,鱼烤熟了,快尝尝看。”

“呵呵,兄长的手艺进步了不小啊。”

结束了一天的锻炼之后,赵与芮和兄长两人返回了家中。

在路上,赵与芮已经开始在心中谋算着即将发生的事情。

首先,在历史上发觉了赵与莒兄弟二人的余天赐也应该快到了,也就是说兄弟二人即将赶赴京城。

的确,到了京城之后,很多事自己做起来会被人知道,因此需要其他可以拜托的人。

兄长所言无错,现在的兄弟二人缺乏的是值得效命的“兵刃”。

有些事也的确要着手做了。

路上,赵与芮让兄长先回家,自己去山阴县县衙一趟。

有一个人,赵与芮看上了。

他,或许会成为兄弟二人的“兵刃”也说不定呢。

赵与芮独自走在小路上,穿过街道,来到了山阴县的县衙门口。

这是一次很小的赌局。

赌的是赵与芮看人的眼光。

坐在了茶馆门前的小桌上,要了一壶茶,静静地等待着。

赵与芮先前和秦县令打过招呼,明白他什么时候会出来。

少顷,一个瘦弱干黄的人走出了县衙。

那人出门后,也看见了赵与芮,本想转头就走,但却听到:

“兄台出狱,与芮无以为贺,些许茶水,可愿一品?”

此人可不是什么陌生人,正是赵与芮睁眼后看到的第一个人。

那个和他同关在牢房里的瘦弱书生。

书生一脸嫌弃:“你可是来取笑我的么?”

“哪里哪里,我观兄台面相绝非大奸大恶之人,亦不愿与人相争,因此想和兄台结识一番。”

“再说了,兄台刚刚出狱,腹中定然饥渴难耐,这里已备饭食,兄台请用。”

那个书生咽了口口水,的确刚刚出狱,饿的不像话。

所以,也顾不得什么礼节了,如饿狼扑食一般,疯狂进食。

哪还有一丝读书人的斯文儒雅。

在狂吃四大碗面后,终于填饱了肚皮。

打个饱嗝,而后看向了赵与芮,想要拱手称谢。

但是赵与芮却说:“别谢我,我可没钱,自己吃的,自己结账。”

“你!!”

“我什么我,我只是帮你叫好了饭,却没说要付钱,你莫要抵赖,店小二可是都看在眼里。”

“欠债不换,怕是你前脚刚出狱,后脚便再进去了。”

那小书生懊恼异常:“你可是坑害我?”

“呵呵,不存在的,还没问兄台怎么称呼啊?”

“在下顾瑧,你有何要求直接说吧。”

赵与芮顿了顿说道:“顾兄,因何入狱?”

“保长暗害,无奈罚了一年苦役。”

“原来如此,这也难怪你会说得罪了当官的没一个好下场。”

顾臻喝了口茶水:“但你却能安然无恙的出来。”

“纯属侥幸罢了,敢问顾兄,将来何去何从啊?”

顾瑧看向了天空的云彩,长叹一口气之后,说道:

“天下之大,竟无臻安身立命之所啊。”

赵与芮却不以为然:“谎话连篇,还敢说无安身立命之所?”

顾瑧有些不太开心,问道:“我哪里谎话连篇了?”

“哼,顾兄身躯看似瘦弱,却面无菜色,绝非文弱之人。”

“顾兄身处牢狱之中,却两眼炯炯有神,目光如炬,当不是颓废之人。”

“你的手上,虽有茧,但与一般干农活的茧不同,你这是握剑的茧。”

“所以啊,顾兄绝非什么得罪保长入狱,而是行侠仗义触犯律条入狱的,我说的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