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放飞梦想,成就辉煌

——麻醉剂乙醚的发现

科学事件

威廉·莫顿(William Thomas Green Morton,1819—1868),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以下简称马州),牙科医生,世界上最早应用麻醉剂乙醚于外科手术的人。

一个世纪前,进行外科手术是极痛苦、可怕的事情。当时,科学家还没有发明麻醉剂,病人手术时要忍受极大的痛苦。为了减少痛苦,医生有时用压迫颈动脉的办法使病人休克昏迷。有时用棍棒把病人打昏,然后再开刀。但是,开刀过程中,病人会苏醒过来,痛得大喊大叫,手脚乱动,给手术带来许多不便。

莫顿是一位乡村农民兼小商店主的儿子,他在巴尔的摩牙科学院学习后,曾与韦尔斯短期合作,之后独自在波士顿开业。在1844年,他刚结婚不久,经济拮据,终日梦想能改进当时的假牙,以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但首先遇到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需要拔去原来的坏牙和牙根,有时还需把全部的牙都拔去。在当时还没有麻醉剂的情况下拔牙,病人会疼痛难忍。他曾看见不止一个病人,没有等把牙拔完,就愤怒得大踏步地离开了他的诊所,发誓不再登门。

威廉·莫顿

鉴于此,莫顿立志一定要找到一个无痛拔牙的方法。他想,如果能找到这种方法,他就会成为波士顿最富有的牙医了。但这在当时确实还是一个梦想。他知道,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无痛外科手术的方法,但都没有结果。他并不放弃,他尝试用过白兰地、香槟、阿片和催眠术,但通通都无效,反倒让病人很不舒服。这时,他意识到,既然世界上最大的科学家都未能解决这个难题,他这个学牙科仅一年半的人,恐怕是无能为力的。于是,他决定去求师。正好在离他住处不远的地方,有一位学识丰富的医生,名叫查理·杰克森(Charles Thomas Jackson,1805—1880),他不仅是一位化学家、地质学家和旅行家,而且还懂医学。莫顿想,这个人一定能教给他很多有用的知识。按当时的习惯,他就在杰克森的办公室注册,充当业余学生,在空闲的晚上与老师交谈并阅读老师的著作。有一天晚上,莫顿向老师请教如何使拔牙无疼痛的问题,杰克森建议可试用乙醚,当时人们用此药治疗哮喘病。第二天莫顿就去药房买了一瓶乙醚,在一个牙痛病人牙齿上涂抹后拔牙,虽有一定止痛效果,但作用时间很短,因为乙醚很快就气化了。后来他想最好能改为吸入法以产生麻醉效果。于是,他先在乡间岳父家将这一方法试用于捉到的松鼠和兔子,但它们一个个都被乙醚熏死了。这时他意识到,乙醚既然能致动物死,那么一定也能致人死。他害怕了,于是放弃了用乙醚麻醉的想法。

有一天,莫顿在马州总医院观看一次外科手术,使他感慨极深。那是1825年12月,著名外科医生约翰·瓦伦(John C.Warren)为一个病人截去一条腿。在没有麻醉剂的条件下,除了给病人口中含上一根小木棒在疼痛难忍时使用外,只有靠医生缩短手术时间来减轻病人的痛苦了。莫顿亲眼看到这种惨痛状况,心中十分难受。他想,人类是多么需要无痛手术呀!原先幻想的无痛拔牙方法,又重新回到了他的脑子里,他决定再试一试乙醚。

他翻阅药物学教科书,了解到乙醚有多种,如氯化乙醚和硫酸乙醚。他回想自己把松鼠和兔子熏死,是否用错了乙醚?书上讲乙醚可使人产生昏迷,那么在昏迷和死亡之间是否存在尚未发现的另一种状态?于是他买了一瓶硫酸乙醚回家,趁他妻子不注意,把爱犬引到后院,将蘸了乙醚的海绵捂住犬的口鼻使它吸入,几秒钟后,犬软弱无力地躺下,失去了知觉。这时的犬不是昏迷,而是真的睡着了。他拿开海绵,用力摇动,犬渐渐睁开眼,并站起来摇摆着走路,不久即恢复了原状。这是他第一次得到较满意的实验结果。

在以后的日子里,莫顿又在几个牙科病人身上试用吸入乙醚拔牙,也都收到了效果。于是他决定在自己身上试验。他先拿手表定时,然后用手帕蘸上乙醚用鼻吸入,几秒钟后他便失去了知觉,当他醒过来后,再看表,已过了8分钟,真正是睡了8分钟,他很想拔掉自己一颗牙,但这不可能。此时,正巧来了一个牙痛病人,要求他先催眠再拔牙。莫顿说,他已找到更好的办法。于是他用手帕加上乙醚使病人吸入,然后把坏牙拔除。病人苏醒后,他故意向病人说:“你准备好,现在要拔牙了!”这时病人回答说:“我准备好了。”莫顿笑着说:“我已经给你拔掉了!你看,这是你的牙。”病人从座椅上跳起来喊道:“不可能!我一点也没有感到痛呀,真了不起,哈利路亚!”这是1846年9月30日发生的第一个无痛拔牙成功的实例。

接着,莫顿决定去找外科医生商量做大手术,如果成功了,那就是最好的宣传。于是他去找马州总医院的瓦伦医师,把自己用乙醚实验的详细情况做了报告,瓦伦同意了他的请求,决定在2周后的一个上午举行。这是一场决定命运的战斗。在手术前,莫顿又去请教了一位化学家并一同设计了一个吸入乙醚的新装置,即用一个大口瓶,把蘸了乙醚的海绵放在瓶里,瓶口有活瓣可开关,并且还准备了解毒剂。

在做手术的当日上午,莫顿和瓦伦医师都很紧张。由于事前透出风声说这次手术与往常不同,有新鲜事发生,所以,有许多哈佛医学院的学生和一些观众都来了,手术室看台上挤满了人。病人是一个年轻的油漆匠,要把颈上的一个肿瘤切除。当莫顿把口具套在病人口鼻上开始麻醉后,病人很快就睡着了。这时瓦伦医师开始手术,当切下去一刀后,瓦伦看了一下病人的脸,见病人并无异样,仍在睡眠中微笑着。当把肿瘤切去,助手缝合伤口时,病人有些苏醒,莫顿问病人疼不疼,病人说:“疼?没有,像是有人抓我的脖子。”随即又进入了睡眠状态,手术即告完毕。

在手术的过程中,看台上的观众鸦雀无声,每个人都看到了眼前出现的这个奇迹,但没有一个人真的相信这是事实!手术完后,瓦伦医师对观众说:“先生们,这是真的,不骗你们!”这时整个手术室内欢声雷动,大家向莫顿报以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莫顿此时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是喃喃地表示感谢。

这是1846年10月16日。

正是在这个光辉的日子里,莫顿把人类经受手术痛苦的历史划分成为两个时代,这是他不朽的业绩。马州总医院至今还妥善地保存着这一间手术厅,作为永久的纪念,供人参观。

莫顿的试验成功后,很快被用于医学实践,这消息也很快传至欧洲。在仅仅两个月后,英国著名的外科医师李斯顿(Robert Liston)用乙醚在伦敦大学学院医院,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无痛截下肢手术。

不幸的是,当莫顿试图申请这项发明权的专利,期许获得一大笔奖金时,遇到了很多麻烦。他先前的同事韦尔斯和曾经给予他建议和指导的化学家杰克森都很是嫉妒,竞相与他争夺专利和奖金,三人为此不和,各不相让。其中韦尔斯后因犯有严重伤害他人罪被捕入狱,于1848年自杀身亡。杰克森与莫顿争夺最激烈,双方诉讼持续了20年,最后两败俱伤。莫顿因身心交瘁,于1868年不名一文地死去,终年仅49岁。杰克森也变得精神恍惚,陷于疯狂,死于1880年。杰克森最后的7年都是在精神病院里度过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莫顿和杰克森的墓地里,都竖有纪念碑,都高傲地宣称,在为人类减轻痛苦中,自己取得了胜利。

事件解析

1.翻阅整个历史,像麻醉剂这样被人交口称颂的发现可谓凤毛麟角,而对人类健康有如此深刻影响的人物也屈指可数。回顾当初,外科医生锯断病人的骨头,病人疼痛难忍,撕心裂肺,失声于床。此情此景,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外科手术室的阴森可怖,不亚于魔鬼的宫殿。在19世纪时,威廉·莫顿看见病人要忍住疼痛来进行外科手术,于是他就梦想着能寻找到一种无痛进行外科手术的方法。虽然一直没有结果,但他仍然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并脚踏实地为之努力奋斗。在这过程中,他深知自己的不足,认识到自己学识浅薄,于是他虚心求教,成为一个很有学识的医生的助手,并且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在每个空闲的夜晚仔细阅读医学著作。同时,他善于思考,大胆想象,细心验证。虽然一开始用乙醚麻醉使实验动物致死,但由于他的善良和胸怀大义,他选择继续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而奋斗。他不断反省和思考他的实验,在一个个问题中不断完善他的做法,他还以身试药,最后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同时,他也为人类的医疗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这个科学事件我们可以看出,要实现一个伟大的科学发现需要做到:脚踏实地,努力奋斗;不放弃,不言败,坚持到底;不怕犯错,不惧失败,不断总结和吸取经验。

2.遗憾的是莫顿对荣誉过于执着,反而因此失去了更多。韦尔斯和杰克森竞相与他争夺专利和奖金,最后莫顿因身心交瘁,于1868年不名一文地死去。其实一个人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最后也会光溜溜地离这个世界而去,名利都是身外之物,只要能够尽一个人的心力,使社会上更多的人得到他工作的裨益,才是人生最愉快的事情。如果威廉·莫顿不过于追求他的美绩,继续不断地前进,相信他会有更多的成就。

3.外科手术曾经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为了做手术,有的医生用绞勒的方法使病人暂时窒息;有的则用放血或压住颈部血管的方法使病人的大脑暂时缺血而昏迷;有的干脆用一根木棒猛击病人的头顶,使病人失去知觉……这些野蛮的做法给病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有的在手术中突然惊醒,痛得大喊大叫;有的在手术后留下了脑震荡等后遗症;有的甚至因此而丧失生命。麻醉剂的发现不仅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而且在更大程度上推动了外科医学的发展。

科学思想与启示

马丁·路德·金说过:“如果你的梦想还站立的话,那么就没有人能让你倒下。”正是因为我们看见了鸟儿在空中飞翔,梦想像鸟儿一样自由搏击广阔无垠的天空,所以我们有了飞机;正是因为我们看见鱼儿在水里游弋,梦想能像鱼儿一样欢乐地遨游辽阔无际的海洋,所以我们有了船舶;正是因为我们目睹了世间万象,梦想能够超越一切,所以便有了探索自然的行动。虽然人类最初的梦想是天真的,但是人类就是在这天真的梦想中一步步从荒蛮走向文明。

在生活中,我们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有了梦想,就可为之奋斗。尽管在追梦的道路上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只要你努力了,离梦想就会越来越近。所以,相信自己,放飞梦想,并为之努力,我们就可以走得更远。

值得一提的是,科学的贡献在于对人类的奉献,荣誉是对人的肯定和赞许,是激励人类上进的动力,但一切科学研究不是为荣誉而为,而是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