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参见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0—52页。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前提条件和实施路径必须保障人与自然和谐的共生。绿色发展不仅是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人类社会在不断创新的技术、不断积累的资本和日渐强化的制度的推进下,逐步从生产力低下和为温饱所困的农耕文明,走向了物质相对丰富且生活品质极大改善的工业文明。工业文明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但这种以物质的消耗和财富的积累带动外延拓展扩张的发展范式,也使人类陷入人居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生态恶化以及工业化后期阶段经济增长疲软的困境,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早期人类社会,文明的形成主要受生态环境的影响。大河流域因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合人类生存,往往成为古代文明的摇篮,此时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限。随后出现的农业文明阶段,资源消耗的数量和速度虽有所增长,但仍在生态环境能够接纳吸收的范围内。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文明范式下的低生产力局面,人类物质财富得到快速积累和极大丰富,但工业文明奉行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盲目追求货币收益和利润最大化,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人类社会发展面临严重危机。自工业革命伊始,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学界从不同角度对工业文明提出质疑和批判。古典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穆尔和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索洛以及生态经济学家戴利等,都从不同角度思考了增长极限的问题,但至今也没有找到解决西方工业文明根本性矛盾的途径。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巨大成效,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愈发严峻,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人民群众对生存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亦逐步提高,生态环境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扭转环境恶化态势、提高环境质量,是事关全面小康、事关发展全局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参见本报评论员《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四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5年11月3日第1版。中华民族要永续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稳中求进,环境要改善,民生要提高,完成这一系列艰巨任务的关键,就是要坚持绿色发展,而且要立即付诸行动,以“最大决心”推动绿色发展,探索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和治理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参见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5月24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6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维护生态安全的讲话、论述、批示已有几十次,足见其对绿色发展的重视。这些讲话、论述、批示,思想性强,观点鲜明,理论体系完整,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治国理政新思路新战略,丰富和完善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5年11月,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确立为“十三五”乃至之后更长时期必须坚持的重要发展理念,指导中国未来的发展和实践。绿色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具体要求:第一,绿色发展的定位是与创新、协调、开放和共享协同推进的基本发展理念;第二,绿色发展的目的是发展,是保障民生,保护和提高生产力;第三,绿色发展的内容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第四,绿色发展的具体措施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第五,绿色发展的标志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天蓝地绿水清及美丽之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确立,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责任担当。绿色发展正引领着中国走向永续发展,开启生态文明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