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关键在于全面准确理解基础上的行动,重点在于落实。绿色发展、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走文明发展新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11、208页。

以前,我们一提新农村建设,就是规划一排排的新房,城市建设就是千城一面的高楼林立,一抓经济就是炸山开矿、填湖建厂。由于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日益突出,水危机事件频繁发生,“雾霾”频繁来袭,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强,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过去那种粗放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持续,人民群众对于生态问题的不满越发强烈。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就需要立足平衡发展需求和资源环境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着力解决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充分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深刻把握,体现了对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责任担当,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深邃思考。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08页。

然而,相对于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跨越转型,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转型挑战更为严峻,任务更为艰巨,时间也可能更为漫长。当前我国脆弱的现实与美丽中国的梦想,意味着距离,展示着方向,凸显着重任。2013年4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表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07页。。习近平总书记同时指出:“全社会都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切实增强生态意识,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把我国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同上。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又进一步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要正确处理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把提出的行动计划扎扎实实落实到行动上,实现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习近平:《在贵州调研时的讲话》(2015年6月16日—18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8页。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过去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当前生态环境保护虽已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的变化,但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正进入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以及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三期叠加意味着建设生态文明的紧迫性不断加强,推进的难度日益提升。转引自李萌、潘家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开创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环境保护》2018年第11期。

“美丽中国”就是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包括了清洁环境的自然之美,辉煌璀璨社会文明的人文之美,爱护自然、尊重自然、友好和睦的行为之美等多重含义。参见本报评论员《以绿 色发展构建美丽中国——五论以实干贯彻十八大精神》,《人民日报》2013年3月3日第4版。建设美丽中国顺应了人民群众对干净饮水、新鲜空气、卫生食品、优美宜居的新期待,是13亿人民的共同心愿,集中体现了绿色发展的目标,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马尔库塞根据黑格尔和马克思关于“按照美的原则塑造对象性世界”理论,提出了“美的还原”法。他认为,美的形式既是人的存在的环节,又是自然界存在的环节,美本质上不是损害和破坏,而是一种顺应自然所固有的生命向上力的、感性的和美的特性,使自然界本身的悦人的力量和特性得以恢复和解放,提出“对自然的征服减少了自然的盲目性、凶残性和多发性”。参见 [美]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等译,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202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08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95页。我们要走的绿色发展道路,就是一条摒弃了野蛮掠夺自然资源和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全新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实现中华民族最大福祉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条追逐和实现美丽的道路,是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能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参见人民日报社理论部编《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74页。

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视角看,生态文明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揭示着未来的导向。生态文明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有可测度的指标和评价体系,如低碳经济,便是具有刚性、可测度且发展难度较大的生态文明建设途径。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但作为一项系统而庞杂的工程,绝非一蹴而就,尤其是我国东西部特定而迥异的自然环境基础,以及以水为表征的气候容量差异,美丽中国梦有着客观的自然承载能力的刚性约束。

“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中国。”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建设美丽中国》,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年版,第89页。习近平同志强调:“经济发展、GDP数字的加大,不是我们追求的全部,我们还要注重社会进步、文明兴盛的指标,特别是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我们不仅要为今天的发展努力,更要对明天的发展负责,为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可以永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同志在浙期间有关重要论述摘编》,《浙江日报》2015年4月17日第3版。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自然环境和地球生物,改善人类社会环境的生存状态,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保证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在已经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合作机制。”国务院研究室编写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导读本(2015)》,人民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年版,第312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1—12页。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209—210页。“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2页。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有绿色资源来支撑,实现林业现代化必须有资源总量作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实施环境功能区划,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37—238页。《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提出:“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保护培育森林生态系统。发挥国有林区林场在绿化国土中的带动作用。创新产权模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植树造林。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治理草原生态系统,推进禁牧休牧轮牧和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加强‘三化’草原治理,草原植被综合覆盖度达到56%。保护修复荒漠生态系统,加快风沙源区治理,遏制沙化扩展。保障重要河湖湿地及河口生态水位,保护修复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建立湿地保护制度。”《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二〇一五年十月二十九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人民日报》2015年11月4日第1版。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森林资源虽有明显增长,但总体上仍缺林少绿,森林生态安全问题依然突出。森林覆盖率只有21.66%,比世界平均水平低近10个百分点,居世界第139位。人均森林面积、人均森林蓄积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和1/7。由于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生态产品和木材严重短缺,生态脆弱区占国土面积的60%,木材对外依存度高达48%,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任务十分繁重。绿色发展,要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不再有雾霾满天、污水横流、土壤污染、垃圾围城等问题的困扰和忧虑。因此,要加大人工造林力度,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增强生态功能,保护好每一寸绿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化祖国,改善生态,人人有责。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从见缝插绿、建设每一块绿地做起,从爱惜每滴水、节约每粒粮食做起,身体力行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讲话》(2015年4月3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19页。。例如,以前我们的城镇化,应该说是“百花齐放”,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在把城镇化简单视为工业化和房地产化。所以,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招商引资,都在大规模地进行工业开发、大兴土木,这也就使得城市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千篇一律”,同质化严重,资源浪费也很严重。这样的城镇化,显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绿色化的城镇化。城市的基础设施不能今天建明天拆,既浪费资源能源又破坏生态环境。这就要求城市的治理者在制订规划时,要从城市规划管理的角度考虑生态建设和保护的需要,科学规划并做好落地,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对自然的影响,而不要打破自然系统。

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安排上,需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找准城市定位,明确产业选择和进入门槛方面的标准,做好空间规划,合理布局产业。对已有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能效,包括改变原有生产—产品—垃圾的线性方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践行绿色健康的消费模式,需要提升市民的环保意识,建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环境的生活观念和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践行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升绿色水平、低碳水平;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同时,城市开发强度需要得到有效控制,划定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防止“摊大饼”式扩张,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集约发展,要求具有“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加强城市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城市是我国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把握发展规律,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挥这一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有效化解各种“城市病”。参见本报评论员《以人为核心是和谐宜居城市的要义——四论打好“十三五”开局攻坚战》,《光明日报》2016年1月7日第2版。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和实践中,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综合治理措施,落实目标责任,推进清洁生产,扩大绿色植被,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转引自李红梅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14页。。共创美好家园,实现美丽中国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绿色发展理论,是对我们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世界各国在发展中的普遍问题的清醒认识。在过去一个较长时期,我国为了提升工业化水平、加速经济发展,采取了比较粗放的发展方式,导致经济发展与环境容量之间、环境质量现状与公众环境质量诉求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现阶段,在人均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的条件下,我国已不具备西方国家工业化早期粗放发展的条件,也不能寻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掠夺他国自然资产的增长方式,更不能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如果不摒弃为了“金山银山”而毁坏“绿水青山”的发展方式,不仅难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还将导致生态危机,严重威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凝聚着对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科学认识,凝聚着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当前,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是关键。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平均经济增长率接近两位数,几乎是同期世界发达国家的3倍。但是,实现总体小康以后,过去那种以拼资源要素为主要特征的高消耗、高投入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而西方发达国家在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更是以“时空压缩”的方式集中呈现出来。新常态背景下,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承受力脆弱、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十分严峻,已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矛盾、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障碍、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隐患。作为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从而实现双赢,是实践中亟待破解的难题。正是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发展中所遭遇的这些突出问题的深刻认识,特别是为了全面回应人民的诉求和期盼,绿色发展理念成为我们今后在发展中必须坚持的方向,丝毫动摇不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3月14日),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8页。我们必须从政治的高度来深刻认识绿色发展的重大意义,切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转变发展理念,下决心走绿色发展之路。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一伟大变革,要求我们超越西方工业文明,拓展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力发展空间和文化发展空间,寻求生态文明范式下的可持续发展与繁荣。我们不仅要顺应自然,尊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边界约束,摒弃违背自然规律的增长方式,使经济发展回归自然容量的范围;而且要积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最小的资源环境投入获得最大化产出,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人与社会和谐共荣。这样,人与自然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伴相生、彼此促进的关系。更为关键的是,我们要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严守生态红线、实行生态补偿、改善生态管理、保障生态安全,充分吸取工业文明的精华,克服工业文明的弊端,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境界,不断夯实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制度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当今时代发展特征相结合的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内容,亦是对中华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发扬光大,体现了习近平对人民负责的高尚情怀,有着强烈的历史担当和忧患意识,充满历史责任感,也彰显了习近平所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6页。。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秉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科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一定可以实现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建设好美丽中国,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确保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同时,绿色也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诉求。美丽中国的建设离不开同一个地球。随着经济全球化,生态问题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生态规则正面临深刻变革。我国主动适应生态全球化的趋势,积极推动生态绿色外交和绿色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生态治理体系的建立,为建设绿色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绿色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绿色关系全人类的福祉和未来,也孕育着世界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应对气候变化,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需要各国以对人类共同负责和人类间相互包容的精神,秉持平等、互助、合作、共赢的宗旨,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引领绿色产业、绿色城市和绿色消费的发展,实现各国绿色发展,携手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绿色发展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同时,还将携手世界各国,共同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共同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世界,共享绿色发展之繁荣,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