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爱好者(2016年第3期)
- 《音乐爱好者》编辑部
- 2020-08-29 16:55:42
Music book 音乐书屋
外刊介绍
MAGAZINES
文字_子庚
《留声机》
Gramophone
2016年1月号
●德意志巴洛克——是不是一个大家烂熟于心的话题?可是这期的“留声机收集者”栏目一定能让你重新审视起这个名词。作者费奇(Fabrice Fitch)一是把唱片推荐重点落在了C.P.E.巴赫,其次则希望大家听一听仅有极少作品留存下来的奥地利作曲家、小提琴家魏希兰(Romanus Weichlein,1652-1706),以及两张集锦类的合集《Bound to Nothing》(Resonus公司)与《Zu Gast im blauen Haus》(ARS公司)。为什么呢?“敢不选J.S.巴赫、亨德尔,甚至都没泰勒曼!恐怕只有这些年轻人的室内乐组合,才算初生牛犊不怕虎。”
室内乐鉴碟栏目中提及的新片是Brilliant和Linn出品的泰勒曼奏鸣曲各一张,后者尤其惹眼,泰勒曼用了巴洛克竖笛作主奏乐器,以羽管键琴、琉特琴与大提琴为之伴奏。它们与“德意志巴洛克”的主题相映成趣。
●科万先生的金牌栏目“重发”(Reissues)里说的是伟大的中提琴家、指挥家鲁道夫·巴尔沙伊。如今距这位大师去世已有五年,ICA公司新近推出的20CD大合集让我们翘首以盼。合集中前三张主要呈现巴尔沙伊的中提琴演奏艺术——他师承伟大的俄罗斯中提琴之父鲍里索夫斯基(Vadim Borisovsky),选曲有巴赫与德彪西等等,自然也少不了他在鲍罗丁组合时的三首肖斯塔科维奇弦乐四重奏录音——其中对于第四号四重奏“犹太风格舞曲”的把握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记得巴尔沙伊还曾将几首老肖的四重奏改编为乐队版)。此外,碟中他指挥艺术的体现,在巴洛克曲目方面是率领莫斯科室内乐团,为俄系独奏家(如奥伊斯特拉赫、柯冈和伊莉莎贝塔·吉列尔斯)伴奏;交响方面则涉及了从莫扎特、舒伯特,直至斯特拉文斯基和蒂皮特等,而最珍贵的无疑是他本人对马勒《第十交响曲》的补全,巴尔沙伊版在当今多个马勒第十补全版中有着不容忽视的权威性。最后,科万用了“不能错过”(unmissable)一词来形容套装的发售。
《BBC音乐》
BBCMusic
2016年1月号
●说起来,封面人物斯特拉文斯基也是做过好多次的话题,可本期的角度略微不同。文章五段分别摘选了来自斯氏五个时期的五部代表作:《春之祭》(1913)、《管乐交响曲》(1920)、《赞美诗交响曲》(1930)、《浪子的历程》(1947-1950)和《竞赛》(1953-1957)。若说前三部较为知名的话,那么他“结合了过去与现在、光和暗”的三幕歌剧《浪子的历程》与开始试足序列音乐的芭蕾组曲《竞赛》就较少为国内乐迷所熟悉了。副标题中提及的“二十世纪最具自我革新精神的作曲家”在这里可谓名至实归。
●专访人物聚焦时年五十多岁的法国女高音歌唱家娜塔丽莉亚·德(Natalie Dessay)。说来令人叹惋,德赛两年多前就已退出舞台。2013年10月,她在图卢兹饰演曼侬,唱完了歌剧生涯的最后一支咏叹调。不过,她仍会以戏剧导演兼香颂歌手的身份留在音乐界,这与她最早时并非受歌唱训练,而是从事戏剧导演的愿望一致。德赛向来以明亮的音色、晶莹如流水般的花腔著称,代表录音如多尼采蒂的《拉美莫尔的露琪亚》和《军中女郎》等都频获殊荣。然而技巧与天赋上的如鱼得水并不代表没有心结,她坦陈:“我从来不敢唱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那要求太高,你还得从歌剧中脱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