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爱好者(2017年第1期)
- 《音乐爱好者》编辑部
- 2020-08-29 16:53:31
Music book音乐书屋
MAGAZINES 外刊介绍
BBCMusic2016年11月号《BBC音乐》
●本期杂志聚焦美洲的古典音乐世界。第一篇文章介绍了拉丁美洲的古典作曲家——墨西哥作曲家彭斯、查韦斯,巴西作曲家维拉-罗伯斯,阿根廷作曲家古雅斯塔维诺、皮亚佐拉与格里耶夫,秘鲁作曲家莱纳·弗朗克,古巴作曲家布劳威尔(Leo Brouwer)以及波多黎各作曲家西尔哈(Roberto Sierra)。
●第二篇专栏里,一些重要的美国当代作品被“组团”推举,方式是让十位当代美国作曲家“一人一首”地选出心目中的杰作。结果让人眼前一亮:克拉姆喜欢艾夫斯的《未被回答的问题》,J.L.亚当斯选择了费尔德曼的《写给四架钢琴》,莱希竟然倾向于爵士大师科川的专辑《非洲》!
●假若世界上还有一个专属弦乐四重奏演奏家们的圣地,那一定是加拿大小城班夫。那儿如画的山景出自天然,丰饶的艺术积淀却来自曾不遗余力推广巴托克弦乐四重奏的匈牙利小提琴家赛克利。在他逝世的那一年,阿尔伯塔大学的班夫中心举办了堪执牛耳的国际弦乐四重奏比赛,至今为止的八十余年已然孕育出伟大的传统,许多知名组合都是从班夫比赛里走出来的。2016年末的比赛照例吸引了一大批远道而来的教师、学生与室内乐爱好者。
Gramophone2016年11月号《留声机》
●一般说来,年逾半百的艺术家总不愿打破自己的稳固位置,但年届七十的钢琴家佩拉西亚却偏偏作出了换东家的决定:从索尼到了DG,让人不由一惊。这枚大黄标唱片是巴赫的《法国组曲》,DG为此请来了最好的录音师。佩拉西亚的触键一如既往的流畅,《第四组曲》中的阿拉曼德舞曲上升琶音线条尤为精妙,而萨拉班德舞曲里像有着沉重的“地心引力”,《第六组曲》的中的库朗舞曲深谙流动与歇息两两交织的艺术。佩拉西亚说,自己最早的巴赫聆听经历还是听卡萨尔斯指挥了一场《马太受难曲》。可能就是那一晚决定了他从不愿将巴赫的想法夸张化,而要成为作曲家与听众间的桥梁,自我格调姑且放在一边吧——顶多像《第五组曲》里的布雷舞曲,在装饰音上冒点小险,仅此而已。
●瑞典女高音索德斯特罗姆的声音不是最洪亮的,和首席女高音的天资有点距离,你甚至可以说她只是当年那批在不列颠集体登陆的北欧音乐家中的一份子,但必须承认她饱含着锐利的戏剧能量的嗓音能像磁石般将你牢牢吸引。虽于2009年辞世,录音中的索德斯特罗姆光辉不灭,比如贝多芬的莱奥诺拉和极其闪耀的、雅那切克的卡佳与耶奴发,后两个角色充分支持了她牢固而不虚飘、同时能切换到隐秘感十足的发音特色。当然,索德斯特罗姆不愿意仅局限于这些,在1957年与理查·施特劳斯本人合作《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反串饰演作曲家一角时,她的唱功连一旁的男歌唱家都艳羡不已。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她与布列兹合作过德彪西,并与瑞典皇家歌剧院从蒙特威尔第一直演到了利盖蒂。全文最后这样总结道:“可以不夸张地说,索德斯特罗姆几乎将她所诠释过的每个角色都挖掘到了最深层面。”
●德国指挥家吉伦(Michael Gielen)刚刚完成了他布鲁克纳交响曲全集第二部分的录制,若以十一首的总量(含非正式编号)计算已趋于完成,表现可圈可点。杂志更关注的是吉伦所采纳的乐谱版本,例如《第三交响曲》用了1981年的诺瓦克版(在1877年作曲家原稿上的修订),这一选择和哈农库特、海廷克等人一致,而与殷巴尔或诺林顿的1873年“原始版“不同。《第一交响曲》吉伦选择了维也纳版,《第二交响曲》是哈斯版,《第五交响曲》则回到了原始版。吉伦动用的乐队有两支:西南德广播交响乐团(SWR)和萨尔布吕肯广播交响乐团,后者曾经在斯克洛瓦切夫斯基的率领下留有令人瞩目的布鲁克纳交响曲全集(Oehms厂牌),两版孰高孰低,仍是未知。